“谁”让中国人吃饱了饭?
这个问题在中国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1978年的改革开放、大包干、邓小平。
他们的说法是,改革开放后,小岗村人敢为天下先,在“秘密契约”书上按了红手印搞了大包干,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产,中国人民才最终填饱了肚子。
小岗村
如果以时间段为分割线,从那以后,中国人均粮食产量确实有所提高,至少惨绝人寰的大饥荒不再出现过。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1976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只有305公斤,在1982年全国实行分田到户后,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接近350公斤。从数字上看,这只能算是提高了一点,还谈不上“大幅度”。
事实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不是中国人民能够吃饱饭的直接原因。否则,中国自给自足的的小农经济已经长达上千年之久,历史上人们因为吃不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又为什么数不胜数呢?
在生存都是问题的岁月里,想要吃饱饭是一种奢侈,“易子而食”、“路有冻死骨”就是对饥饿年代最好的控诉。其实,没有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让中国人民吃饱饭,但这个问题如果换一种提问方式: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便有了实质性的答案。
粮食
土壤结构的升级
中国地大物博,占地面积多达960万平方公里,但实际上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却不足世界的7%。与中国人口数量相近的印度,虽然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差甚远,但可耕地面积却是中国的1.5倍。
此外,中国土地的地理分布跨越多个维度,不同地区的土壤结构也不尽相同,比如华南地区以红土地著称,东北地区则是黑土地,西北地区却又是黄土地,土壤结构的不同意味着不同地区所能发展的农作物便大有异处。
回到上诉的问题,这一硬性条件绝不是某一个个体能够提供的。实际上,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是毛主席,为解决土壤结构的不均衡性,遂拉开了一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高潮。
到了19世纪50年代之时,我国开展了大范围的山坡梯田,休整可耕种的土地,加厚土地表层厚度等,这一系列的生产建设活动是不断提高我国耕地质量的一大原因。
山坡梯田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整治,我国土壤结构确实在短时间内便有了明显的优化,土壤之间的养分得以充分交融,可耕种面积逐渐扩大,培育出来的农作物产量也有增无已。在地稀人盛的背景下,我国对于土地的开垦做出了较大范围的努力。
有人说,土壤结构的改善与中国人能否吃饱饭的关系不大。他们的说法是,到了21世纪,国家提倡退耕还林,土壤结构倒退如初,然而中国人现在依然粮食无忧。其实,减少可耕种面积,是人们基于大自然环境日渐破败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征与矛盾,在50时代的时候,我国属于战后重建的国家,人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数百万人饱受饥荒之苦,大范围地砍伐森林,扩大可耕种土地的面积,解决粮食问题迫在眉睫。
面对地少人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也只能竭尽所能地扩大可耕地的面积,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越来越强大,杂交水稻技术也得到了改良,粮食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杂交水稻
截止至2020年末,我国已经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人们再也不必为了温饱问题而担忧,此时子孙后代的发展问题又成为了人们首要的考虑,也正因如此,退耕还林,保护好环境又取代粮食问题成为了人们发展的目标。
总结而言,这两者的发展固然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每一个时期的国情不同,每一个决策便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
事实上,北大荒这个词对于70后来说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我国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大面积开垦土地的时期,国家曾动员大量的知识青年下到新疆和东三省这些偏远的北方地区去开垦荒地。
到了70年代后期,这两个地区的耕地面积最终增加了500万平方公里,如今的东北和新疆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了,这一成果离不开当年的垦荒活动。
北大荒
水利建设的优化
纵观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著名的水利设施皆是为了便利农作物的灌溉而建,譬如秦朝的三大水利:灵渠、都江堰、郑国渠。
新中国的成立初期,人们逐渐意识到水利才是农业的命脉。于是,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对黄河,长江,淮河等多条河流进行大规模地整治,直至1976年,我国已经建成了85000多座大小型水库,人工修建河道更是将近100条,例如著名的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库,密云水库等,这些水库建立的目的也都是为灌溉所服务。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更好地避免了因泛滥而给人们带来的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更是对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起到了不容忽视地作用。
农作物的产量得以极大程度上地提高,有赖于水利工程的优化与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可谓是一举多得,百利无害。
水利工程
古有大运河造就“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一代佳话,新中国有“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一副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正是中国人民以英勇而无畏的精神,以及崇高的热情成就了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辉煌,同时促进了粮食的增产。
不管是土壤成分,还是水利设施的建设,这些行为都极大地保证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仅靠这2点还远远不足以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尤其粮食的增长需要各方面进行能动性的调整与改善,比如化肥的妥善使用。
水利设施
化学手段
百草枯作为“农用化学品之首”,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最初被广泛用于农业间的除草,但由于该除草剂对环境和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它的作用已经完全变了性质。
在我国建国初期,各方面都在努力摸索与发展,其中包括如何建立起一个完整且安全的化工体系,这也为后来的化肥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作物的生长,对土壤与水分自然有所需求,但如果想要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利用妥当的化学手段促进其生长也十分有必要。
在我国历经长达将近30年的努力和发展,粮食产量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水产业,畜牧业流量等也在不断攀升。
百草枯
水稻基因的改良
人们评价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正是他致力于水稻技术的研究,才改良了种子的基因,为我国的粮食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技术改良,以期望能够实现粮食增产的目的。到了1956年,我国培育出了第一个水稻矮杆品种,紧接着又是广场矮杆水稻,珍珠矮杆水稻等品种的相继问世。
直至1980年,仅仅是广东地区的水稻种植就获取了极大的增产。种子基因的改良无疑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信息,也给亿万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举世瞩目,这也是历来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在1964年的时候,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并发展成将近20个省市的研究团队。
每一个地区适合生长的水稻都不尽相同,这是困扰我国千百余年的事情。但在杂交水稻取得一定成绩之后,科技人员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帮助东北地区研发出了适合本地生存环境的高寒水稻,让原本没有生产优势的东北一时之间也成为了全国水稻种植的主产区,这一颠覆历史的改变,如何能不令人们感到欣喜与振奋?
水稻
直到今天,吉林和黑龙江的水稻和玉米已经占据我国粮食总量的一半以上。
现如今,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研发团队已经成功研究出了盐碱地水稻,这不仅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突破,对于全世界而言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成果,可以说如今我的我国已经全摆脱了粮食危机,正不断走向粮食大国。
总结而言,解决中国人民的粮食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庞大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的不止是政府领导者在宏观上的高瞻远瞩,需要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作为辅助,需要来自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汇聚。作为后辈,我们不要忘记为了完成农业发展的那些努力,学会珍惜粮食,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