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匯】莊嚴敦厚 富足興旺——玉豬
莊 富
嚴 足
敦 興
厚 旺
豬,古稱豕、豚,是六畜之首,也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在我國原始部族中,豬的飼養與農業的發展是並存的。豬在遠古以至現代人類的經濟生活中具有特定的意義,不僅如此,在原始混沌的人類理性記憶之中,豬還具有著一種“神聖”的意義,這種對於豬的“神聖”觀念一直嬗遞了幾千年,直至近代的某些民族中,依然存在著。豬從原始叢林走入人類家庭生活,經歷了由神祗到俗物的轉變,豬文化在中國文化中也是獨具特色。
在我國古代,尚豬之俗,興然若布,古人崇尚豬的風俗觀念,廣泛影響著古今的許多民族文化。生生不息、脈脈相傳的民俗藝術中包含著諸多豬形象,這也絕非偶然,它有著特殊的文化內含。
原始崇拜的對象多是人們本身感到惶恐畏懼的神化的自然力,豬正是通過這種神化以後才受到人們敬仰的。“猪”這個字是後來才有的,最早豬的寫法,並不是“犭”旁,而是“豕”旁,寫作“豬”。“豕”是豬的象形,甲骨文的“豕”凸顯了豬的特征:長嘴和肥胖的肚子。有的甲骨文還在頸部畫上三個斜線,象征野豬的鬃毛,這也體現了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豕”在漢字的字體演變過程中,豬的四肢和尾巴不斷形變,形成現在的寫法,並成為所有豬的類型及和豬相關概念字的偏旁部首。
人們對於豬的崇拜可分為兩大時期,當時生產方式處在狩獵時期時,人們所崇拜的豬是野豬,它兇猛、強悍、殘暴,古語中就有“封稀(野豬)修蛇皆為民害”之說。人們畏懼野豬,希望它的威力能夠保護自己,也希望借助它的力量抵擋襲來的災難,於是人們便與它相親合,認為野豬是自己的祖先,祈求它的保佑,豬就慢慢被神化起來。
長江流域龐大的豕韋族就是這樣一支以豬為圖騰的氏族。它盛於商,上承舜時陶唐氏、夏時禦龍氏、彭,下啟周時唐杜氏、及後世範氏、韋氏、韓氏、衛氏。關於豕韋氏地望,《山海經·海內經》說:“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同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又《竹書紀年》:“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乾荒”為“韓流”傳誤,而“流”之祖文,為倒子”形,與“後”“育”“毓”為胞文;“韓”祖文為“韋”,故推“韓流”本當作“韋後”,後者母(女)祖也,如夏祖曰“夏後”,所以“韋後”為豕韋(包括韋氏、韓氏)之祖。“同彘國”、“韓流氏”均為豬圖騰者,又為豕韋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從狩獵生產發展為畜牧業與農業生產時,豬成為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從此,對於豬的崇拜與先前的意義開始有所不同,但這種崇拜卻變得更廣更深。豬成為農耕生產、安居生活甚至是財富多寡的標誌,在人們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豬是最早用以祭祀的家養動物之一,葬豬成為新石器時代具有特色的喪葬習俗。新石器時代,不少遺址和墓葬中都發現了豬的遺骸,許多墓葬都使用豬牙、豬頜骨乃至整頭豬隨葬,如長江流域的湖北、江蘇、浙冮的一些新石器時代墓葬中發現了豬頜骨,大溪文化墓葬裏有不少豬牙制的裝飾品等。
那麽,當時人們以豬或豬骨隨葬的習俗用意何在呢?學者們的解釋各不相同。有學者認為,“豬是財富的象征”,葬豬有多寡不均,正表明死者生前占有財富的不同。也有學者認為,葬豬的實在意義可能與原始宗教有關。《易經》上說:“豮豕之牙吉”,《說文・豮》:“羠豕也”,以為乃是“去勢豬”。所謂“吉”者,善也,有避兇驅祟之意。由“牙吉”延及牙床乃至整個豬頭,人們以為它能象征吉利,能除祟驅邪,用豬頭、豬頜骨隨葬,是對死者靈魂的一種護衛。
豬在成為圖騰崇拜的同時,也完成了從野生到家畜的馴化過程,古人亦將豬的形象繪刻於器物之上或融匯於器物之中,並視之為神聖通靈的寶物,這無一不顯示出先民非凡的審美情趣和超乎的想象力。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造型精美、繪畫生動,陶缽高11.7、寬17.5、底邊長15厘米,夾炭黑陶,平面成長方形,侈口,圓角,器表打磨光亮,長邊兩側各刻一只豬紋圖像。無獨有偶,除了缽上的豬外,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一件陶豬,長6.7、高4.2厘米,此陶豬腹部下垂,鬃毛突起,四足交替似作奔走狀,造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
以玉作豬形物,大致有兩個高峰期,一為新石器時期,二為漢代。在紅山先民眼中,豬的地位卻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從紅山文化玉豬龍身上便能明顯地體現出這一點,它是紅山玉器的典型器和標誌物。
紅山文化玉豬龍是在胖胖厚厚的玉玦的基礎上加工創作出來的,碩大的耳朵、前伸的皺鼻以及蜷曲的玦形身子,成就了最早的抽象化的玉豬造型。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紅山文化玉豬和出土於陜西韓城西周芮國墓地的紅山文化玉豬就再形象不過了,作為典型的玉豬,人們更願意稱之為玉豬龍,這與“龍的傳人”的情感有關。富有天賦和藝術想象力的紅山先民將玉豬的身軀變長,變細,首尾不再相連,拉長皺鼻,再揉進奔馬的鬃毛(或許只是復原野豬的鬃毛),雕琢出最早的C形玉龍造型。也許因為這種玉“龍”源自於玉豬,也許因為這種玉“龍”就是玉豬誇張變形的藝術造型,於是乎,就形成如今令人耳熟能詳的器物與名稱——“玉豬龍”。
新石器時代,不僅北方的紅山文化有玉豬,南方的淩家灘文化也有玉豬出土。在安徽省安徽淩家灘遺址第五次考古中,一酋長墓裏發掘出土的玉豬,驚艷四座。這只玉豬長、寬、高分別為75厘米、38厘米和22厘米,重量在170斤,年代是5500年前,這只玉豬是中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最早的玉豬,所以命名為“中華第一玉豬”。經研究,它是淩家灘原始部落酋長的禮器,用來表示族權、軍權、物權、神權。
玉豬的第二個時興時期是漢朝。漢代繼承和發展了先秦儒家“貴玉”的思想,皇室貴族不但生前佩玉,還迷信美玉能保護屍骨不朽,故都喜歡以玉器殉葬、陪葬。玉豬,就是作為一種天下和財富的象征而成為漢代獨具特色的喪葬玉器,並成對出現,置放於死者的雙手之中握著。《釋名·釋喪制》:“握,以物在屍手中,使之握也。”所以漢代的玉豬有一個專用名詞,叫玉握或握玉。
漢代玉豬的出土,地域很廣,陳大年在敘述廣東所出土的玉豬時說:“其流風直遍及吾粵,故凡在東山大小北處發掘,如屬漢晉古冢,無不得有玉豬,多系成對出現,此於北方玉豬,想也同一作用。但兩方玉豬比較,粵制特別短小及粗糙,此則當粵省文化,當然不及中原,自然因陋就簡也。”
西漢玉握豬玉質多為青白玉,大多沁呈赭色或茶色,玉質石感明顯,缺乏透明度及光澤,屬次等玉材。西漢的玉握豬寫實風格明顯,此時的玉握豬呈長條形伏臥狀,前期體型一般比較修長,而後期開始變為厚壯,圓雕感增強,並且開始出現東漢玉豬“八刀”的雛形。
西漢的玉握豬常采用陰刻和浮雕相結合的手法琢刻,豬嘴圈上拱,並有三、四道圈紋,鼻孔內凹雙眼圓瞠,雙耳浮突,耳輪明顯,臀部圓鼓,小尾上卷,線條簡練,形象逼真,琢磨光滑,招人喜愛。
東漢玉握豬,普遍采用新疆和田上好的白玉和青玉,造型也一改西漢的寫實風格,轉為寫意抽象,有的僅為一塊方形柱狀玉雕。東漢玉握豬多呈長條形,形體細長,呈平臥伏狀圓柱體,四肢屈於身下,背、眼、耳、腿、尾的雕琢,均較西漢玉豬簡練。
有些東漢玉握豬身上僅有寥寥幾道大坡面刀削痕,用以表現豬的五官及四肢,世稱“漢八刀”,成為漢代玉握豬的典型琢磨方法。東漢玉豬除作握玉外,還有尾部琢小孔者,可隨身佩系。
豬,這一頗具文化品質與中國精神的美妙意象,其所蘊含的人文情懷和勃勃生機,不僅被歷代的能工巧匠雕塑成了象征財富和子孫興旺的期盼,更是古人祝願美好平安、健康富足的象征。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0.9釐米,寬2.5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1.8釐米,寬3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5釐米,寬8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1.7釐米,寬3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1.4釐米,寬3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1釐米,寬2.7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1.8釐米,寬2.6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1釐米,寬3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長5.2釐米,寬4.5釐米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藏
實際尺寸:高10.4釐米,寬8.4釐米
河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14釐米,寬10釐米
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6.74釐米,寬5.2釐米
巴林左旗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8.5釐米,寬6.2釐米
亳州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0釐米,寬8.4釐米
甘肅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2.1釐米,寬2.4釐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1.5釐米,寬1.7釐米
連雲港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3釐米,寬2.5釐米
南京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1.5釐米,寬2.4釐米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藏
實際尺寸:長9.9釐米,寬2.1釐米
莒县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0.4釐米,寬2.6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