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的书本相遇(娄艳凤) | 教师随笔
指导阅读
提升写作
开栏语
教师随笔
大家一起来吧,把我们身边的教育故事写出来,写好它,既是我们教育历程的印记,也给同行们以启发,还让孩子们领略了老师们的好文采。
娄艳凤
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凤凰小学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部作品影响自己的人格,记忆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应该说,这是我与书本的第一次相遇。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读这本书的情景,那是个高中的寒假,我冒着寒风走了好几里地,到同学家里借了这本书,回去之后就趴在小桌上看了起来。我真的被这部作品感动了,孙少平、孙少安的经历让我流下热泪,他们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感染了我,我看到了平凡的人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在高考改命运的年代,给了我很大的勇气来面对不完美的生活。
大学时,读书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专业的要求。读了很多书,而一个人悄然走进我的精神世界,那就是苏东坡,他被西方誉为千古第一文人,我相信所有的烦扰都可以从苏轼的词中寻找归宿,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些让人豁然开朗的句子。而我更欣赏的是苏轼的人格魅力,面对生命中的三起三落,四次贬谪,他依然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工作后,从事教师行业,读书更倾向于实用性,读的更多的是一些教学理论专著,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曾有位老教师告诫我,不干班主任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第一次干班主任是在一个农村学校,班里多半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孩子大都孤僻冷漠,没有自信,不喜欢学习,纪律散漫。这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班级管理者,要去用心去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心灵,用爱和宽容发现和培养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以自身的言行去带动和感染学生。在这些先进理念指导下,班风班貌有了很大改观,孩子们脸上更多的是笑容,教室里时时会有琅琅书声。
初次踏上讲台,对于教学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幸好阅读了从教之路的第一本教育学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如饥似渴地仔细读着每一条宝贵建议,并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有时间就回过头来细细品味,结合自身教学,不断实践反思,而这些理论至今还指导着我的教育教学。李希贵先生是教师们在教育行业的榜样,在教育界30年,他从潍坊走向世界,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再到校长,他的人生关键词始终是读书、思考、改革。做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为此,他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而这些改革也最终指导着我们今天的教育。读了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认识到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为语文教师,我的目标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课堂。窦桂梅老师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认识窦桂梅老师是读了她的一篇名为“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育改革的三个超越”的文章,我认识到教学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进行拓展延伸,要与生活相联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进行感悟和创新。窦桂梅老师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对语文主题教学进行了很好诠释,我认识到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视野,在深度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挖掘和课本有关的课程资源,加深对教材解读的深度,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这种理论影响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在课堂上,我积极学习单元整体教学,也积极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力争使我的语文课堂真正有文化视野、语文味道。
读书越来越成为我生活的必须,我习惯了触摸泛黄书页给我带来的精神思考,我更愿意让书带给我宁静的内心。我好像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位老朋友,当我失魂落魄的时候依然可以跑到老朋友跟前,跟他诉说着我的喜怒哀乐。回想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深深地眷恋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而且从现在开始,我又在继续阅读他的其他教育著作,每当我犹豫徘徊、裹足不前的时候,那个古老的教育的童话不断在前方召唤着我。
我认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男女都找到了一本在他们的心灵中终生留下深刻痕迹的书本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耐心地期待着少年同他的书本相遇。
苏霍姆林斯基一直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本最心爱的书,并指导他们反复阅读并思考这本书。那一个个心灵的改变就是从读书开始的,他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他认为,假如一个人在童年时代未能亲身体验到那种手不释卷的扣人心弦的快乐,那就根本谈不上受到过完满的教育。于是,在他的快乐学校进行了一系列阅读之旅,在童话室里诞生了一个个小诗人,在温婉美丽的傍晚黄昏,他和孩子一起朗读美丽的童话,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关教育的童话。
书在儿童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小窗子,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与自己的书本相遇,将孩子们引渡到精神的航船上来,与孩子进行丰富的精神交往。
娄艳凤,潍坊市坊子区凤凰小学语文教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坊子区优秀教师团队成员,曾获坊子区优质课一等奖,坊子区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坊子区教学能手,潍坊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撰写论文曾在《山东教育报》,《当代小学生》、《潍坊日报》《坊茨文艺》发表。
读书是知识分子的本分,特别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看来娄老师深得其中滋味了。读她的这篇文章,真的是很感动、很佩服,从路遥到苏东坡,这是为人生打底色;从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到李希贵,这是为事业打基础。她的精神,她的素养,应该不能不算深厚了。
而她,恐怕也不只是读了这些书吧。文章里流露出的这份自信、这种干净,自然是位饱读诗书的好教师了!
(张国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