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与四逆散
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由附子、甘草、干姜组成,大辛大热之方。
妙在甘草入方,与附子,干姜列队,成为甘热扶阳去阴之有力之剂,元阳充沛,作为诸阳之末的四肢必然温暖。此方方论浩浩,不一而足。四肢厥冷,尚有阳气偏亢,郁结在内,此为少阴枢机不力。
用方截然不同,但是名字小异,初学者常被迷惑。这就是四逆散;柴胡,芍药,甘草,枳实组成。本方偏凉,凉散郁热,凉转枢机。解除手足厥凉。
一寒一热方子,看似性质背离,其实临证必须一同考虑。患者主诉四肢凉,寒厥,热厥,全凭医生,拨开迷雾,去假存真,搞清寒热真假。掂量使用2方。寒热真假判断,不再赘述。
这两张方子,自古论述颇丰,本文只就四肢厥逆之联系,拢说一下。
四逆散,另有玄妙之处,就是经文言“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今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本来清凉疏散气机,不力,反手加入附子,薤白温热助散。
逐渐走进四逆汤境地。仲景大师,本意揭示,证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症候群,而不是恒定不变,阴阳转化时时出现,泥古 泥方不可取。
用四逆散、四逆汤寒热有别
老中医的养生术
手足厥冷由于伴随症状的不同,而病因、治法大相径庭。若手足厥冷伴有畏寒、神疲、脉沉细微或欲绝等,此为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寒厥证,治疗宜用四逆汤。若手足厥冷伴有身热、脉弦等,此为肝气郁滞,阳气内郁的热厥证,治疗宜四逆散。可以看出,四逆散、四逆汤都能治疗手足厥冷,但因其病因病机的不同,而组方用药不同。下面分别表述之。
四逆汤的组成:生附子、干姜各9 克,炙甘草12克。功效: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或亡阳证。症见手足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滑,脉沉微。亡阳者症见手足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四逆汤的方义:由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亡阳导致真阳衰微欲绝,阳气不足,不能温熙四肢,则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治宜回阳救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阳祛寒,尤其是生用,迅达内外,回阳救逆力量更强,为君药。干姜辛温之品,温中散寒,其药性“守而不走”,以补附子“走而不守”之不足,与君药配合,共奏回阳救逆之功,为臣药。炙甘草甘缓和中,即可缓和附子、干姜之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温阳破阴而无劫阴之弊,又可协助附子更好地发挥回阳救逆的作用,并助干姜温健脾阳,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回阳救逆之功。
四逆汤的辨证要点:手足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舌淡苔白滑,脉沉微。
四逆散的组成:柴胡、积实、芍药、炙干草各9克。功效: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主治:热厥证。症见手足厥冷,身热,或院腹痛,或泻利下重,脉弦。
四逆散的方义:由于肝胆之气为外邪所遏,不得疏泄,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成手足厥冷。治宜透解郁热,疏肝理脾。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辛散之性,透解郁热,使阳气外达,为君药。积实行气理脾,消痞导滞,调理中焦之气,为臣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和柴胡一起恢复肝的体阴用阳之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之功。
四逆散的辨证相点:手足厥冷,身热,脉弦。
在治疗手足厥冷时,一定要辨证准确,不能寒热不分,四逆汤、四逆散不分。
四逆散合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疗腰痛、腿疼
孙某,女,36岁。初诊日期:2012年5月4日
腰腿疼痛1年余。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渐出现腰腿疼痛,受寒及劳累后加重,因疼痛未能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未予重视。近日患者渐出现腰腿疼痛加重,平时休息时亦疼痛,于是经人介绍前来诊治。刻下症见:腰痛,双下肢疼痛,时左时右,并有窜痛,口中和,平素手脚凉、恶寒,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双侧脉沉细无力。
患者腰腿疼痛、恶寒、舌淡红、苔白、脉沉细,考虑为少阴病,又患者四逆(手脚凉),故用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治疗少阴病;患者苔白考虑里有寒湿,亦阻滞气机,会加重四逆,同时患者时有双下肢窜痛,故气滞证确凿,故上方合用四逆散以理气化湿。因患者腰痛疼痛明显,加一味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综合辨证为:少阴病,处方:生麻黄8,附子10,细辛6,当归15,白芍20,桂枝10,通草10,柴胡15,枳实10,炙甘草5,鸡血藤30.。7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完3剂后,腰腿疼痛较前已明显好转,又继服4剂后,腰腿疼痛大减,双下肢窜痛消失,手脚渐温,乏力较前好转。双侧沉细无力脉渐有力。继服四逆散合当归四逆汤加减7剂善后,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