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大腿根儿为什么这样痛?
——从疼痛进行股骨头坏死的自我判断
股骨头位于大腿根正中间,是构成胯关节(学名:髋kuan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人下蹲、站立、行走等活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因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营养血管堵塞造成骨细胞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塌陷,因此有“股骨头的冠心病”之称。自1888年世界医学界首次报道股骨头坏死这一疾病至今,以其“治疗周期长、费用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成为骨科临床上常见、难治的慢性疾病之一,因此又获“不死的癌症”之称。
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然病史的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60岁最多;约80%患者为双侧发病,70%的患者右侧首先出现症状,约80%未经有效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会在在0.5~3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约20%的幸运患者经有效干预治疗5年内不发病,则有可能“逃过一劫”,但偶儿也可见到大量服用激素10年后仍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个案。
**********************************************
股骨头塌陷后很快需行人工关节置换,尽管关节置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整体治疗费用高昂、中青年患者的长期疗效仍难预测,所以换关节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国外研究表明,精致的手术技术、优良的关节假体、合理的日常使用才能使78%的病人获得约20年的使用年限,20年以后需要全部更换或部分更换“零件”;中途因外伤、骨质疏松、感染等原因可能造成棘手的疼痛,则很难处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因此,尽可能保存患者自身股骨头非常重要,科学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早期诊断是一切治疗、预防的前提。基于多数病人早疼痛初发时对疾病认识不够、重视不足,难以接受磁共振、X线片等检查,因此对疼痛的早期认识和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的股骨头坏死病人常无明显的胯部症状,大多数病人只偶尔感到下腰部、大腿根周围或膝关节上方有酸胀不适,长距离行走、长时间负重时症状加重,甚至出现跛行,但一般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正是因为疼痛部位不定、时轻时重、变化多端的特点,造成很多股骨头坏死病人漏诊、误诊,贻误时机,甚至经常看到初次就诊的病人即表现为较严重的股骨头坏死,有的甚至股骨头塌陷、变形,才知道是股骨头坏死,留下终生遗憾。下面就疼痛的特点全面剖析股骨头坏死,让此病无处遁形!
疼痛的部位
股骨头坏死引起疼痛的神经根在腰3和腰4神经上,而这两个的反射区域一个在腰部,一个在膝盖上,股骨头坏死刺激周围神经,放射到大腿内侧和髋关节、臀外侧及膝关节,特别是闭孔神经的作用较大,传导股内收肌疼痛、股四头肌及膝关节疼痛,所以会引起大腿疼痛;放射到腰部就会“感觉”腰痛,其实是神经传导给人的错觉。因此,膝盖疼和腰疼也属于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之一。
疼痛的变化
早期,因股骨头内骨髓水肿、股骨头周围滑膜水肿、关节腔积液,造成大腿根周围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甚至不能翘二郎腿、穿鞋袜、抬腿骑车,会造成整个屁股困疼、大腿无力等症状,卧床休息、止痛药物、泡热水澡可以明显缓解疼痛。这个阶段的病人,关节穿刺甚至可以抽出血性的关节液,而正常情况下关节液是黄色粘稠液体,穿刺不出关节液(如下图)。
中期,股骨头内部分骨小梁缺血、水肿、断裂,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尤其是活动一天休息时疼痛更为明显,卧床休息、止痛药物、泡热水澡可以缓解疼痛,但只要略多活动疼痛就会加重,而且疼痛持续的时间会明显延长。进入中期以后,经积极药物治疗、扶拐休息等措施,疼痛会有所缓解,这时候也容易让一些病人误以为“股骨头治疗好了”,其实暗藏危机,真相是这样的:关节内积液减少、骨髓水肿减轻、骨小梁部分断裂压缩,从而股骨头的强度相对增加,所以疼痛减轻,其实是股骨头已经开始了塌陷,这个时候更应该提高警惕、继续治疗(如下图)。
后期,股骨头逐渐塌陷,疼痛又重新开始加重,也就是病人认为的“这段时间太忙,吃药少了,所以疼痛加重了”,其实是股骨头关节面软骨碎裂、软骨下骨开始塌陷,关节活动时“碰撞”增加;伴随着塌陷程度的加重,关节活动度越来越重,从叉开腿困难、大腿根内侧筋及肌肉绷紧、疼痛到穿鞋袜困难,再到下蹲困难,就完成了整个股骨头坏死的演变过程。至此,一切保守治疗将无明显效果,大部分医生的建议不再是推荐各种手术方法进行保留股骨头的治疗,而是:回家准备准备,决定换关节吧!但天无绝人之路,如果病人非常年轻、骨质条件良好的话,还可以破釜沉舟、进行植骨修补的尝试,股骨头塌陷后依然通过手术得到矫正(如下图)。
疼痛变化趋势图:
图解:各期股骨头坏死均可导致大腿根或其周围疼痛,即便正常的关节因为劳累、软骨损伤等原因也会出现疼痛,这个阶段多为无痛,即便有疼痛,也是非常轻微,经休息、药物治疗后会迅速缓解。进入骨髓水肿、关节积液期后,疼痛会迅速加重,关节功能也会明显受限,一般被诊断为“滑膜炎”,经卧床休息、扶拐、静脉输注消炎药后会很快缓解。塌陷前期:若骨髓水肿期持续时间超长,则骨小梁因长期水肿压迫、缺血,发生部分骨小梁断裂,此时疼痛会逐渐加重,但经有效治疗症状能够改善,若病情稳定,骨小梁修复良好,疼痛会逐渐减轻,甚至达到轻微或无痛的状态;反之,骨小梁难以修复,进入塌陷期,疼痛继续加重,此时的发展会有两个方向:1.经髓心减压、植骨等手术或药物治疗,骨小梁停止断裂、塌陷,疼痛逐渐缓解,甚至不痛;2.骨小梁继续断裂、塌陷继续加重,关节活动度逐渐变差,疼痛进行性加重。股骨头坏死晚期一般表现为疼痛严重、关节功能如盘腿、下蹲、行走等受限,个别情况下,骨修复与塌陷同步进行,但关节面整体较好,塌陷后骨质压缩,股骨头内骨质稳定,反而出现关节功能受限但疼痛减轻的“奇怪”情况。
综上所述,因股骨头坏死病因复杂,在各个阶段的病理特点不同、每个人感觉神经的不同“体验”以及坏死后塌陷的进程不同等诸多原因,大腿根及其周围的疼痛并非“千篇一律”;对于有类似疼痛、怀疑股骨头坏死的病人,还是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自判”,“百度医生”看病既会让人“迷茫不知所措”,又可能把不适宜的治疗方法“头条推荐”给不懂医学而酷爱通过网络做出决断的“知识分子”。
声明:版权作品,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