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病在脾 治从脾始
1984年,一位76岁的中医老前辈告诉我:肝囊肿,病在脾,如果只在肝上下功夫,病永远好不了。
中医认为----结节、肌瘤、囊肿、增生之类的疾病,多半是由肝郁气滞造成的。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多半,并不是“一定”。因为这些病大多时候从肝论治,所以有的人遇到这些疾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治肝。这么做真是大错特错,因为治病呀,最重要的是辩证施治。
案例:就拿前段时间我接诊过的一位肝囊肿男患者来说吧。其实我还挺佩服他的,为啥呢?因为他的肝囊肿,西医说不碍事,只是建议定期复查。
但他明白,身体是一个整体,这玩意的出现,肯定是身体出现异样发出的警醒,不可能不碍事的,早发现,早治疗,思虑再三,他决定转投中医。
瞧瞧人家,会用整体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我佩服他的明智之举。
之后,他找到了一位中医,这位中医是从肝着手为他进行治疗的,虽然有点用,但还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因为之前他朋友在我这调理过甲状腺结节。 他后来打听到我,就找了过来。
我看了看他的情况,对他说道:“你这问题虽然和肝有关,但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脾。”
问及原因,我告诉他,他常常胃脘胀满,大便溏稀,腹胀胸闷,再加之舌红苔黄,这明显是脾胃失调之象。
他问:“脾胃失调为什么能影响到肝?”
我回答:肝囊肿----在中医看来就是一个气、血、痰湿凝结的疙瘩。肝藏血,肺司气,所以气血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肝肺。而肝又随脾升,肺又随胃降,所以当脾胃的升降出现问题,最终就会影响到气血的流通。 因为脾胃不调,升降机能出现问题,肝气上不去,就会郁结下陷,肺气下不来,就会出现上逆,气血不相离,气滞定然就伴随着血瘀。
脾有运化水湿之效,脾胃不调,运化失常,水湿就会内蕴,慢慢成痰湿。气滞血瘀,再加上痰湿,日久,就形成了肝囊肿。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提出:健脾益气的同时,还要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组方:白术、党参、茯苓、制半夏、夏枯草、昆布、海藻、佛手、川芎、柴胡 。
进程:患者前后用药40天,经去医院检查,没有再发现肝囊肿。当然,为他调理期间,我都会根据他的最新病情,及时对方子做出调整。
方析: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我当时的开方思路:
〔 白术 党参 茯苓 〕— — 〔 健脾益气 〕 白术、茯苓--都有健脾燥湿之效。党参可补中气,我用它主要来辅助白术等药来健脾。
〔 柴胡 佛手 〕— — 〔 疏肝 〕 柴胡--疏肝解郁的作用,众所周知,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再提及。佛手--这味药,不仅能疏肝,还可以健脾、理气、化痰。
〔 川芎 丹参 〕— — 〔 活血化瘀 〕 川芎--是血分之中的气药,除了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之外,它还能行气开郁。至于丹参--在这我主要用它来活血化瘀。
〔 制半夏 夏枯草 昆布 海藻 〕— — 〔 化痰、散结、清热 〕 制半夏--有燥湿化痰之效,与软坚散结的昆布以及海藻合用,不仅能化痰,还能散结。 [夏枯草----]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必然会生热,所以夏枯草这味药,我用它来辅助昆布等药散结的同时,还用它来清热。
肝囊肿还得健脾! 这是1984年一位96岁的老中医指点我的。遇到患者,我只是根据他们的病情,活学活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