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读过的7本好书
阅读于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仅可以用来打发一个人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好的作品中吸收养分,提高专业能力和精神品质。
截至今日,在2017年认真阅读过的图书20本(其中读完11本);粗略翻过11本。于是在这一年里,我大概与这30多本书,有了一些或深或浅的缘分。
接下来,将简要介绍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且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它们是:
▼
1 《抑郁症的非药物疗法》
推荐对象:心理爱好者、抑郁倾向患者、心理专业从业者
这是一本很好的心理自助类图书,不失专业,也易于理解。
它算是打开了我对抑郁症治疗的新认知。之前,一直认为抑郁症必须得靠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只能起辅助作用;但是本书的观点,却有些不一样。
作为资深精神科医生,作者却不愿为抑郁症患者配药,他认为在采用药物治疗之前,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试用。他一方面用大量篇幅介绍抗抑郁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以及那些尚未证实的疗效;另一方面又给抑郁的朋友们提供了相当多实用、可操作的方法。
作者认为,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个体自己的不放弃以及积极参与,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同时他也强调:抑郁症并不是绝症,患上抑郁症不只是预示着今后只能完全陷入到痛苦中;抑郁症只是一个警钟,警示人们需要对当前的生活做出调整。因此,抑郁症是一个起点,一个改变自己,重获生命能量的起点。
▼
2 《为什么是以色列》《宽容》《极简欧洲史》
推荐对象:史学爱好者
这三本书,应该归属于我了解基督教、欧洲历史的丛书;阅读顺序是:《为什么是以色列》 《宽容》 《极简欧洲史》。
自从看完电影《钢琴家》之后,我的心中就充满疑团。
为什么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对犹太民族如此不友好?犹太人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使得欧洲人如此厌恶他们?犹太人有什么明显特征吗?为什么德国纳粹一眼就能将他们分辨出来?犹太人原本的家园在哪里?为什么说犹太民族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犹太教与基督教有何区别……
以上这些问题《为什么是以色列》这本书可以回答一些,但还有一些未能解答。
于是我又阅读了其他两部:《宽容》和《极简欧洲史》。
《宽容》是一本大部头,且内容深刻不易理解,相对不容易阅读,以至到如今,我也没能读完全本。
《宽容》里面有大量篇幅介绍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时期的社会现状。描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演变、衰落的历程。在此,我有些弄明白:为何宗教信仰在欧美人心目中会如此重要;为什么宗教改革是欧洲社会变革的根源。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能理解,为何宗教力量在欧洲社会会如此强大,甚至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教皇的权力大大高于国王。
这时,我就需要一本《极简欧洲史》。《极简欧洲史》算得上是这几本书里,对于欧洲历史、宗教解释最为全面的了,当然也非常简洁明了。十分适合对欧洲历史一无所知,又希望尽快弥补知识漏洞的我。当然为了与同时期的中国历史相对比,我也将《中国通史》作为工具书一起使用。
通过以上阅读,我终于搞清楚:基督教发展变化史;欧洲民众的宗教观;犹太民族的崩溃史以及以色列的建国史;巴以冲突的由来;教权与皇权的争夺战;欧洲文明的发展史等等。
▼
3 《心理学家的故事》
推荐对象:心理爱好者、心理专业从业者
《心理学家的故事》是我买过的最贵的中文图书。在书店看到时就十分喜欢,等不及网上购买,就迫不及待的花了99元,将其收入囊中。阅读后,发觉,内容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
书中不仅介绍了《西方心理学史》 中出现过的所有心理学家的生平故事,而且心理学史中未提及的“小众”心理学家们,它也有推荐。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心理学史时,我们只能了解到心理学家们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成就;但是对于他们的成长背景、家庭生活、研究背后的故事等都鲜有了解,而此书为我们弥补了很多遗憾。让读者们看到了更加“有血有肉”更加“接地气”的心理学家。
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华生,出身贫寒,曾经还是一个问题少年,甚至还蹲过监狱。但是突有一日,他顿悟了,变得勤奋好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娶得白富美,更是年纪轻轻便当上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正当人生得意之际,却因为桃色事件被迫永远离开了心理学领域。离开心理行业之后,华生投身广告业,竟然也创造了不俗的成绩。
又如,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马斯洛,早年间却花了很多心思研究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访问了大量女青年。现代心理科学的奠基人冯特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还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的作品普通人一辈子也读不完……
▼
4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活出生命的意义》
推荐对象:心理爱好者、心理专业从业者、感到生活空虚无聊者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欧文亚隆先生的大作。一如既往的高品质。
阅读该书,我终于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前世今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内容(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发展历史、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发展瓶颈等。
尤其是阅读“无意义”,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深有感触。
“如果我们注定得死,如果每一个人最终都是独自一人身处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世界之中,那么生命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应该怎样活着?人类这种寻找意义的生物,却被投入到本身毫无意义的宇宙之中,于是,存在的动力性冲突便从进退维谷的境地中滋生出来。”
如何才能治疗“无意义感”?
于是,这里不得不提《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弗兰克尔的作品。弗兰克尔自身的经历为他研究“意义疗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素材。这位犹太心理学家曾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惨遭非人折磨,且他的家人全都死于集中营。
弗兰克尔认为,他能够在集中营中幸存下来,与他坚持的生命意义分不开。
他表示,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他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图书之外,还有一些不错的书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阅读。
认真读过的书:
《西方哲学史》《自由在高处》《四十自述》《容忍与自由》《人格心理学》《论不服从》《活出生命的意义》《暗时间》《少年维特之烦恼》《摆渡人》《王子与贫儿》《庄子》
随手翻过的书:
《中国通史》《顾城的诗》《逃离》《美的历程》《司马迁的微小说史记》《圣经的故事》《罗生门》《故事》《畅销书写作技巧》《如何才能不焦虑》《不正常人类研究所》
读后感:
<end>
PS:阅读能解决困惑,若不能,请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
QQ:273817496
微信:grace76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