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互联网年轻人群,「PickU脱单」靠心理学匹配婚恋对象 | 产品观察

PickU脱单主打严肃、真实、高效和心理学的特点,平台会依据用户在主页板块记录的个人故事,心理学测试所产出的报告,以及个人认证的部分,沉淀所有数据,层层筛选,为用户测算出更匹配的人。

作者 | 李萌嫡

编辑 | 李威

近日,一款定位于服务互联网青年的脱单交友APP「PickU脱单」正式上线。区别于以往的恋爱社交产品,PickU脱单主打严肃、真实、高效和恋爱心理学匹配的特点,旨在帮助用户寻找稳定关系的男/女朋友或结婚对象。目前PickU脱单只发布了iOS版本。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PickU脱单的运营方是杭州天作之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3日,由吴刚、蒋萌和吴华婷3人共同出资10万注册成立。其中,吴刚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蒋萌为监事。据了解,该公司合伙人都曾在阿里工作多年。

在产品运营逻辑上,PickU脱单十分贴合中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传统观念。页面设计也相对简单,分为匹配、消息和我的三个界面,分别解决了触达、互动和个人信息的问题。

区别于其他脱单平台的随机匹配方式,PickU脱单的最大亮点就是:基于心理测试的结果来匹配用户。测试本身就对很多用户存在吸引力,在微信朋友圈中出现过很多测试类的刷屏H5产品。这类产品以传播为目的,终结于大家对测试结果的比较,PickU脱单则将这种吸引力扩展成了产品的突破口,通过在用户之间比较测试结果,来更高效地构建新的关系。

在用户注册后进入陌生人匹配的界面,首先要做一套13道题的心理学测试,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心理学报告。在我做的这套题中,涵盖了生活、工作、兴趣爱好、恋爱观等各方面的问题,比如“恋人出差一周,你希望多久互动一次?”、“和别人聊天时你更关注哪方面?”等。

这套心理学测试报告是用户在PickU脱单內进行社交的基础。首先,系统将依据这份数据报告,通过心理学研究,并结合用户的认证完善程度,为其初步推荐兴趣、性格、三观乃至生活期望相当的用户,以节约时间,达到高效交友的目的。

与此同时,用户聊天交友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相互的心理学测试报告进行匹配,测试双方的匹配度。用户也可以将个人资料制作成“交友卡”,主动分享到微信等第三方社交媒体中,让亲友帮忙转发/介绍。当其他用户产生兴趣时,会先测试双方的匹配度,然后跳转至APP内建立社交联系。

除帮助用户增加曝光度之外,这种基于第三方分享的方式也是产品进行传播和裂变的手段之一,基于熟人信用背书的社交产品,往往比强硬渠道推广更有效率。此外,在PickU脱单內,双方互相Pick才能建立联系。而提升匹配度的关键一点在于,用户个人主页资料和信息认证的完善程度。

PickU脱单强调采用对接阿里云系统的“人工认证”,以保证用户真实性,提高智能匹配的结果。对于用户而言,信息认证的完成度越高,在系统中的“真实度”也会随之提升,所获得的平台曝光量与推荐度也会增加。

同理,个人主页资料的完善度也有助于提升系统对用户的了解。在个人主页內,系统提供自主添加故事的选项,比如朋友眼中的你有哪些标签、你希望的另一半是什么人?小时候职业理想,最近看什么书等等。

总之,用户在主页板块记录的个人故事,心理学测试所产出的报告,以及个人认证的部分,都会成为产品内的数据沉淀,帮助用户测算出更匹配的人。不过,这一方式是否有效很难在短期内得出结论,至少在我体验的几天內没有看出变化。

在我首次登陆后,系统仅推送了6个用户,其中一个还是我正在试用产品的同事。我尝试和一位匹配度70%的男生进行了互动,这名男生来自字节跳动,北京某高校硕士毕业,收入在100万以上,兴趣爱好有读书创作、厨艺、思考、理财和桌球,没有任何信息认证。

实际上,无论在外貌还是兴趣爱好上,这名男生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在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双方似乎并没有产生很强的社交意愿,沟通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基于心理学测试的匹配依旧只是一块敲门砖,PickU脱单并未给出后续促进沟通交流的解决方案,这让产品的特色打了一些折扣。

“严肃”是PickU脱单打出的另一张牌。产品的匹配界面以信件样式呈现,只能在每天22点收取新信件,并且严格限制用户收到的信件数量和匹配人数。在PickU脱单內,每个用户的信箱会在当天22:00更新,由系统重新推荐新的匹配用户。

每个用户最多只能同时与9人保持活跃匹配关系,超过9人后,系统将自动把低频互动用户放到失效名单中。并且,双方匹配成功上以后,其中一方取消了喜欢,或者一方匹配列表已满,另一方也会被挤出列表。产品介绍中表示,限定数量是为了让大家珍惜交友机会,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广撒网或者约的用户。

PickU脱单支持App内购买虚拟货币和会员充值。其中一年会员费用298元,会员特权包括增加15个收信名额,查看谁喜欢了我,提高曝光几率,每月领取100颗糖果(虚拟货币),花费32颗糖果可以向未相互匹配的用户发送一条消息。

同时,PickU脱单也举办线下社交活动。仅6月份就举办了两场,每场男女各20人,年龄限定在25-32岁之间,收取报名费128元/人。首场邀请了浙大心理学硕博团队,以及来自阿里的20位男生和不同行业的20位女生,通过主题桌游形式进行社交实验,解密隐藏在恋爱中的社会行为学。第二场则是男女搭配进行分组挑战的玩法,让嘉宾在游戏过程中,找到契合的另一半。

此外,完善所有个人资料可以增多收到两封信件。每完成房、车、学历、公司等任何一种认证,都可以再多收到两封信件。显然,产品团队试图以增加每日收取信件的数量来激励用户完善自己的真实资料。特别是,对房、车、学历等资料的认证,让整个产品在社交之外,多了更浓重的婚恋色彩。

而且,PickU脱单正在为芒果tv综艺真人秀节目《和女主角恋爱》第二季招募单身男嘉宾。而此前,百合网、世纪佳缘等老牌婚恋网站的推荐嘉宾也曾多次在《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中频频亮相。

相较于更为宽泛的陌生人社交,百合网和世纪佳缘所处的婚恋领域更符合PickU脱单现在的定位。尽管PickU脱单的打出了智能匹配、人工认证、高端用户,甚至心理学研究等看似与众不同的理念和玩法,但是,其目前展现出来的骨架依然是婚恋网站所擅长的“线上社交+线下活动”模式。

但是,在体验过程中,很多用户并未将PickU脱单视为一个严肃的婚恋领域的产品,而依然是一个陌生人社交产品。对于PickU脱单的团队而言,需要向用户展现一个更清晰的定位,来确定自己究竟要为哪一部分用户,讲出什么样的故事。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加微信号:xinshangye2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主编正在输入...

互联网青年脱单会是一门大生意吗?

(0)

相关推荐

  • Soul如何让年轻人的“灵魂”心甘情愿的买单?

    社交一直是人们进行自身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活动.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端的社交性活动不仅承担着人际间交往的纽带作用,同时也扮演着满足个人信息及情感表达诉求的重要角色.移动社交app更是成为了人 ...

  • 社交相亲项目开发需要什么条件

    社交APP开发,婚恋软件开发,社交交友APP开发 移动社交的应用广泛,而专注于婚恋的app却比较少,因此针对于婚恋开发一款社交app将具备无限的潜能.威aqq4048 各种婚恋交友中,异地恋的成功率极 ...

  • Soul难成下一个陌陌

    ©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武亚玲 "我们这个公司可能是有些平淡." 2020年,陌陌CEO王力用这句话给公司做了个总结.这话听起来,就像一个人平静接 ...

  • 不看脸的Soul,真的能拯救"灵魂"?

    虚拟男友的热度还没有过去,社交软件soul又再次上了热搜. 不过这次上热搜的并不是因为这款软件有多火爆,而是因为近日社交应用Soul合伙人李某以及员工范某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被上海普陀区人民 ...

  •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Timing时机

    Bill Gross 在 TED2015 的演讲一直很火爆.这家伙实在太有名了,不仅曾发明造就谷歌今日成功的商业模式:他还有个闻名硅谷的 IdeaLab,基本可把后者看成是"创新工场&quo ...

  • 陌生人社交:Soul、探探产品分析

    导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熟人社交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与宣泄需求,于是陌生人交友平台在Z世代群体中悄然兴起.在本文中,作者首先 ...

  • “社恐”的年轻人们,在Soul学会社交了吗?

    微博热搜榜曾登上这样一个话题,"8成年轻人认为自己有社恐".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社交似乎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既害怕社交,又害怕孤独"成为不少人的真实写照. ...

  • 闻声识人,吱呀打开了新的陌生人社交模式?

    相应地,陌生人社交领域,有迹象显示,在经历图片社交.同城社交.请吃饭社交.直播社交之后,玩家们正在针对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推出更多超越"第一代互联网住民"想象的玩法. 其中 ...

  • 灵魂匹配:陌生社交Soul的增长机制

    文章作者:姚凯飞 内容来源:阅读以明智 导读:Soul作为"灵魂社交"的先行者,这两年发展稳健,不管是用户规模还是产品ROI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一直以来,人类底层的社交需求并没有太 ...

  • 年轻人交友软件“Uki”竞品分析报告

    编辑导语: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所以我们在不停地"社交".从线下到线上,从熟人到陌生人,从网页论坛到层出不穷的社交APP.如今,基于网络的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社交常态.互联网上让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