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补气血亏虚,黄精桂圆煲汤喝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过的时节,可也是防病养生的上佳时机。
除了艾灸、贴穴位等,三伏天养生需要注意的是适当进补。
夏天本来就是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营养消耗量很大,需要好好补养。
正所谓“春夏养阳”,以利于“秋收”和“冬藏”。然而夏天又是特别难调养的季节。
因为太热了,太潮了、太难受了。暑气逼人,把人往空调房里、往凉食冷饮上诱惑。
没胃口、没精神、脾气大、睡不着,成为大家一时的通病。
三伏天更是暑热难耐。中医认为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也随着汗水往外走。
汗就是津液啊,出汗太多就会造成气津两虚。伏天雨水也多,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
此外,夏季心火旺又会克肺。所以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就是这个道理。虚者补之,要匡扶人体的正气,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进补。
一碗三伏汤,把上半年的气血亏虚补回来
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食疗文化,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病的原则是:“药以祛之,食以随之” 。
材料:反复蒸晒过的黄精、桂圆干
做法:黄精10克、桂圆干20-50克,一只鸡,入锅煲上一个小时,煲好以后盛出来加点盐,喝汤吃肉。
这个食疗方,老少咸宜,但要注意,孕妇不能喝。
桂圆,不轻不重,作用在人体的中焦,它是补益心脾的,可以养气血,血虚的人常吃桂圆,可以补血,脾虚的人吃桂圆,可以补脾。
我们不要以为桂圆就是水果,它的功能是随便说说,任何水果都有的,大家可以先看看下面张锡纯关于桂圆的医案。
有个妇人,40多岁了,一开始的症状是心中发热,气机不舒,找中医给用了清热泻火,理气行气的药。
结果吃完,就开始不停地拉肚子,而且止都止不住。然后赶紧地换医生,医生一看,用凉药腹泻,那就赶紧换成温药吧。换成温药之后,刚开始还有点儿效果,不怎么拉了。
可是没几天,又继续腹泻,一天要泻到四五次不止。
所以当这位病人后来找到张锡纯先生的时候,身体非常虚弱,虚汗淋漓,心中慌乱惊恐,饮食很少。
张先生想了又想,随后用了一个方子,里面的组成就只有三味药:龙眼肉、生山药、炒白术各一两,补脾兼补心肾。没想到,妇人服用后“数剂泻止”。
其实用的三味药里,山药和龙眼肉都是食物……真正的名医,就是可以这样随便用些常见的食物,捎带手的就把病给治好了。
大家永远不要小看我们身边这些简单普通的食物,它们就是良药,良药也并不全都苦口。
再说黄精,李时珍称它为“气血双补之王”,在《本草纲目》中突出强调其“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的作用。
常言道“南有黄精,北有人参”,黄精自古以来就是养生的好食材。
古人把黄精看为芝草之精,为吸收了大自然黄土之精华的存在,甚至被民间誉为“太阳草”。
《日华子本草》说,黄精补五劳七伤。凡百病最后没有不伤到脾胃的,所以治虚劳也得从脾胃培养起来。
而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要想气血充盈,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黄精可嚼食饱腹,因此古籍上说它可度凶年,就是说,一遇上灾荒没有收成了,用这个黄精当食物吃,充饥,是可以帮助人度过难关的,可见,它自古就是药食两用之物。
黄精这个东西建议大家用炮制品,制黄精补益作用大大增加。
黄精的蒸晒炮制工艺最早可追溯到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书中载:九月末掘取根,捡取肥大者,去目熟蒸,微曝干又蒸,曝干,食之如蜜,可停。
九蒸九晒详细记载于孟诜的《食疗本草》:饵黄精………九蒸九曝。蒸之,若生则刺人咽喉,曝使干,不尔杇坏。
反复蒸晒过的黄精是黑色的,乌黑油亮,软糯的,带有一点焦糖味,食之,类似于红薯干加了红糖,软糯油亮,口感甘甜。
这个方子的好处就在于它是一点点补起来的,没有特别快的效果,虚弱之人,就是应该慢慢来,不可过于着急太补。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

赞'和'

在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