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 | 1984年,深圳诞生了一家迷你书屋

1980年代活跃一时的深圳迷你书屋。杨洪祥摄于1984年7月

深圳很少有人提起那间叫做“迷你书屋”的书店了,它和许多人和事一起,渐渐被岁月烟尘掩埋。不过,因为有痕迹划过,有数据存留,有影像证明,只需有人呼唤一声,它就会复活。

2021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忽然又想起迷你书屋。我曾问过当年为之拍过照片的杨洪祥,请他谈谈迷你书屋的详情。他说,创办人刘红军还在啊,你让他和你讲。

我不认识这位叫做“刘红军”的人,所以一直也没有接上头。但这不影响我继续对迷你书屋保持兴趣。我把它当成一个窗口,我希望从这里可以看回深圳的1980年代,体会当时深圳人的阅读热情,了解那时什么书畅销,哪些作家受追捧。那一定是深圳阅读史上火热生动的一章。

我是在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库里搜到深圳曾有这么一家书店的。《深圳特区报》1984年7月15日的报道说:

每当夜幕垂空,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湖”楼和旱冰场上的霓虹灯、彩灯亮起来的时候,“迷你书屋”就处于营业高峰时刻。记者看到,“迷你书屋”真是迷住了不少人。一个小小的曲字形售书台前挤满了人,挑书的,买报的,使三个服务员应接不暇,深圳青年报社不得不从编辑部每天抽出一名记者,轮流来这里帮忙,就这样大家还感到难于应付。开张半个多月,新华书店拨来的五千册书已近售罄,而中国青年出版社运来的首批一吨书,也所剩无几,《黄金时代》、《希望》、《中国青年》等杂志更为抢手,差不多有多少,卖多少。

报社负责人刘红军说:四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到深圳青年中搞抽样调查,有百分之五十六的青年在“你需要什么”(大意)一栏中填写了“希望有更多的书店和图书馆”。特区青年对文化知识有这样强烈的渴求,这件事儿,使刘红军砰然心动:为什么不办一间书店,首先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呢?”这一想法不仅得到了编辑部全体人员的赞同,也得到了团市委、市新华书店以及来深圳考察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负责人的支持。办间简易书店的计划就这样产生了。

像国贸大厦三天起一层一样,青年报社的小伙子们办事效率也快得惊人,五月订计划,六月就要开张。没钱,由编辑部先预支七千块钱;缺人,记者去当售书员;书源不足,托人去跑。忙了一个多月,面积虽然仅有四十五平方米,却是上埗区的第一家书店,于六月二十五日就开门营业了。第一天,就卖了五百多册图书。

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已经不在人世,我曾听姜威多少次讲他的故事。

这篇报道很有意思,保存了不少那个时代的信息。比如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1984年已经到处在讲了。就读书而言,报道透露出当时的现状是:其一,一些书刊颇为抢手,深圳青年人阅读热情高涨;其二,深圳书店奇缺,一半以上的青年人认为深圳应该有更多的书店;其三,那时做事的效率真高:投入几千块钱,筹备一个多月,“上埗区的第一家书店”就开张了。

徐敬亚和朋友们在迷你书屋前合影。

三个月之后,迷你书屋开始进入文学作品,成了借以抒情的对象。特区报登过一篇《特区,有这么一间小屋——“迷你书屋”小记》(作者莫少云),深圳经济特区的媒体上终于出现了第一篇献给一个书摊的纪实作品。

这是一间小小的工棚式小屋,用角钢作架,以铁皮作瓦、作砖围盖起来的小屋;一座占地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小屋;在高楼如林的深圳特区,这座小屋,就像建筑群中立着的一块青砖!

这一间小屋,没有多彩的霓虹灯光,也没有欢快的舞姿,但是,她却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千百个年轻人,乃至中年人、老年人!

这一间小屋,有着奇异的流线造型的小屋,就是“迷你书屋”!她座落在红荔路旁,与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湖”楼为邻。每天,活动的叶形的窗门开启,她就以自己独有的风采和笑容,迎接前来求知的读者。

我一来到特区,听到“迷你书屋”这个名字,就对她产生强烈的兴趣。于是,我找到了《深圳青年报》的蒋黎娃同志。这位年轻、热情、有着积极上进心的书屋负责人,给我讲叙了书屋兴办前前后后的经过。

摆在我面前的有这样两个数字:一九七九年,只有三万多人的深圳,年平均一人手上有二点五册图书。而到八四年上半年,虽然深圳人口已发展到了三十万,人平均图书却上升到九点五册!另一个数字是:八四年四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到深圳青年中搞抽样调查,有百分之五十六的青年在“你需要什么”一栏中,填写了“希望有更多的书店和图书馆”。

数字简单,却那么富于哲理,从中我们看到了特区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求。

听小蒋讲到这,我想到深圳市政府提出的“特区要起飞,需要双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号召,想起了“创艺摄影冲晒中心”的两位年轻姑娘说过的话:“不知怎的,我们一直是很自傲的,但在文化人面前,突然感到一种低能,以致搅乱了我们的心态平衡……奇怪,我们挣的钱比他们多,但好象他们过的生活总比我们充实有味。”这些年轻人,感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产生了智力追求的饥渴欲!

…………

“迷你书屋”,多么美、多么令人动心的名字!

“迷你书屋”是一朵花!不,比花更令人倾心!

“迷你书屋”是一支歌!不,比歌更令人动情!

不是么?看吧,她一开业,就迷住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这附近一段广阔的路旁空地,停下一辆辆叮叮噹噹的自行车,走过来一群群下班的干部、工人、学生……,一时间,六七百册图书一售而光!三天内,书屋就得进一次书!“迷你”!真的,书屋把四方读者都迷住了,“迷”到她的身边来了。

蒋黎娃同志讲到这,告诉我一件动人的事:一天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她正在办公室里办事,忽听说有人来找她。小蒋迎出门去,见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见了她劈头便问:“同志!你管书店吗?”小蒋点点头。对方又说:“我是来买书的……”小蒋想说:离开门时间还早啊!对方似看出了她的心思,接着讲了自己的心事:“我听说这一带办了间'迷你书屋’,就带着孩子买书来了。可不知书店具体地点,坐公共汽车又坐过了头。好容易才找到了书店,又见关着门。我们在那转了几圈,才打听到是青年报办的,因此找上门来了。”小蒋听着她的话,又看见她那汗涔涔的样,二话没说,破例为这位年轻的母亲开了店门,陪她找书并热心为之介绍,一直到她满意而归。

书屋不仅迷住了本市的读者,还把全国许多省市的青少年读者“迷”住了呢!小蒋告诉我:“书屋开业时,我们在报上发了条消息,这一下,就名声在外了。”接着,她找来几十封读者来信给我。我接过来细细翻阅着——嗬,真是好事传千里,千里心相连啊!看这些来信吧,有新疆、辽宁来的,有江苏、安徽来的,还有四川、湖北来的……有要买书的,有求助的,有赞扬的,一字字像一星星火苗在我眼前跃动。河南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一位青年工人写的一封信别有一番情意:“深圳,多么响亮而又神秘的名字!她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窗口,也是广大内陆青年所关心的地方。一些青年只是凭自己的想象来看深圳,认为这里是高楼林立、繁华的商业区,令人眼花,青年人衣着时兴,色彩夺目,连日用品都被'港化’了,却不知在世界技术大革命的浪潮冲击下,深圳青年是怎么奋发向上为祖国争得荣誉的。我多想通过'迷你书屋’这个窗口,了解一下深圳青年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以及他们的爱好啊!”

多有意思!“迷你书屋”——了解特区的“窗口”!多生动的比喻!从这个“窗口”,人们看到多少追求知识的目光,看到多少热切上进的青年人的身影啊!

“迷你书屋”迷你,迷他,也迷了我!可当我深入书屋了解情况时,又有一个“没想到”出现在我面前——在这书屋工作的,竟是三个临时工!他们,一位叫林耿成,一位叫邱丽芬,一位叫李翠娟。就是这三位年轻人,在四处招工的特区,放弃了别的高薪工作,而甘愿在这个小小书屋卖书。他们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而且夏秋时节,这座铁皮小屋气温特高,两把吊扇不停地吹,仍使人热汗直流。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三位年轻人,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三天进一次书,搬运、上架、清理,还得外出联系货源,以及记账、核算。工作是辛苦的,而且工资却比较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法,他们笑着回答我的是这么一句话:“有什么想法?我们这间小小书屋书籍还不多,能给渴望多学科学文化的特区青年提供一点解渴的'茶水’,我们就高兴了。”

…………

当时的一篇略嫌煽情的报道,现在已成宝贵文献。我们因此知道了从没人提起过的书店员工名字,知道了当时书店何等受欢迎,还知道河南平顶山的一位年轻人来信中对深圳的看法。有了这些数字和人名,1984年的深圳阅读史才亮了起来。

一年之后,有人对着迷你书屋发出了更“严重”的感慨,这意味着迷你书屋正在担负着越来越重的使命——

瞧,“迷你书屋”啊,一扇敞开的智慧窗口。静谧得象无波的清池,而一颗颗心啊,正涌动着激奋的潮头?呵,书页,篇篇页页该是扬起的帆,它,伴着你将涉过烟波层层,不断地揭开宇宙之谜,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谁说特区是一块文化的沙漠,不,特区人是勤奋好学的……

原来,1984年,深圳就已经被称作“文化沙漠”了。换句话说,1984年,热爱深圳的人们就开始反击“深圳是文化沙漠”的言论了。迷你书屋,曾经多么责无旁贷。

后面的故事,后面再讲。

(0)

相关推荐

  • 张展西║《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庆》外五首(诗)

    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庆 边陲小镇换新装, 国际都城炫极光. 经济猛增超万倍, 雄姿勃发屹东方. 赞文艺下乡 植根黎庶壮诗行, 文艺传承血脉长. 曼舞轻歌翁媪乐, 紧随时代韵铿锵. 大坑白鹭飞 乡村美丽 ...

  • 少年书屋‖文/无恙

    少年书屋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在零几年的中国农村,最先进的手机还是按键的诺基亚,没有电脑.没有iPad,唯一的一台电视机还时不时闪着雪花,对于那时那地的少年而言,正应了 ...

  • 胡洪侠| 《深圳书店“阵亡”录》开始征集线索

    [此文写到最后,突然产生征集深圳"阵亡"书店名录的想法] 深圳报业大厦新闻眼的某时某刻.图/夜书房资料 先顺着昨天公号内容往下写-- 苦想多日,没有弄清这套远景版"世界文 ...

  • 胡洪侠书话|以一本大书,致谢深圳的大美

    <南寻深圳>序 2014年10月16日 2012年夏,<晶报>创设"独唱团"系列专版,邀请资深编辑记者以专栏作家姿态披挂上阵,在自己擅长领域每周发言,靠鲜明 ...

  • 胡洪侠书故事|台北、香港和深圳的三个老男人还能一起再“对照”吗?

    右起:台北杨照,香港马家辉,和我. 台北杨照.香港马家辉和我同是1963年生人,他们二位或大我半年,或五个月.十年前我们开启"对照记@1963"写作计划,每周选一常用词,对比对照对 ...

  • 胡洪侠|“德国最美图书”曾经云集深圳

    首届深圳文博会,2004. 按:2004年首届深圳文博会上有过一个"德国最美图书展".记得当年刘青正担任文博会公司的副总,这个展览是她自上海游说各方才拉到深圳的.一晃十六年过去了, ...

  • 胡洪侠 | 风行台湾三十年的“邱素慧译本《1984》”果然是抄袭

    我那篇<台湾的1984>2015年4月份在北京<读书>杂志和台北<印刻>杂志同期刊登,收入这篇文章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84>徐立妍译本也在同月发行,据 ...

  • 胡洪侠 | 深圳“4·23”小史(之一)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个名称国人大概嫌其太啰嗦,于是争相自行简称.有一段时间都说成是"世界图书日",从今年的情形看,& ...

  • 胡洪侠 | 深圳4.23小史(之二)

    1996年11月第六届全国书市在深圳举办. 4 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时刻:深圳报纸上开始有人直接谈论4·23了. 准确地说,我们没有在2003年的4·23等到关于4·23的声音.<晶报>在2 ...

  • 胡洪侠|这十几本书,我决定带回深圳

    五一长假原拟回故乡,因故未能成行.临时起意江南一游,首选未曾踏足之地,比如无锡.常熟等等.又想,苏州虽然去过几次,不妨顺道重游.谁知朋友之间呼来唤去,又是读者活动又是贪逛书店,计划中的"一来 ...

  • 胡洪侠|今天下午的深圳非常石黑一雄

    深圳上城本来书店<克拉拉与太阳>活动现场. 原来<克拉拉与太阳>已经销了十多万册,加印了两次.说到这些,上海译文社专程来深圳做读者分享活动的冯涛一行四人个个脸上难掩兴奋. 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