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有谋张文远(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还是有偏有向,写刘备阵营里人物所用的笔墨要远远高于曹操和孙权以及其它所有的势力。您看啊,一提三国,人们最先想到的一般都是关二爷,诸葛亮,曹操能排到第三就不错,跟刘备戏份差不多。再往后就是赵云,张飞。而如果提曹操的武将,很多人就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许褚,李典于禁岳进,都是凑着对儿来的,一提这些名字都知道,但聊三国很少聊到他们,这就是典型的配角。

其实能在曹操手下当将军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在《三国志》当中都留下过辉煌的事迹。只不过《三国演义》篇幅有限,罗贯中又要突出主角,在选取材料的时候,就把这些配角的事迹大部分都删掉了,只是零星地写进去一点。而且主角还有一个待遇,就是能够享受作者为他们加工甚至虚构的一些精彩故事情节,而配角就免了,就算有虚构的故事,他们的形象也都不高大。没办法,就像陈佩斯先生在小品里说的:“配角就配露半张脸。”

今天要说的张辽就是这群配角里的重要一员,说几个《三国志》当中记载的他的故事。

话说东海太守昌豨造反,张辽和夏侯渊一起去镇压叛乱,结果进展的不是很顺利,还没把昌豨收拾了呢,部队没粮食了。这下没办法了,大家就商量着先撤回去,有什么事回头再说。结果张辽持不同意见,他跟夏侯渊说:“咱们困难,那边也不轻松。我就发现每次战斗的时候,这昌豨就往我这边看,而且最近他们那边射箭的密度也越来越弱了,我估摸着他也不想打了,想跟我谈谈投降的事,要不我去一趟,跟他谈谈得了。”他让人告诉昌豨,“我来向你传达我们领导曹操的命令,你下来咱们聊聊。”昌豨还真下来了,张辽告诉他:“我们领导的能力你也知道,但他也不想什么事都用武力解决,为了让百姓少受刀兵之苦,能够和平解决的那是最好,投降早的给的赏赐也多,你觉得打下去你有前途吗?干脆投降,争取个好态度多好?”昌豨一听,答应投降,但让张辽一个人跟他去他的大营里面转一圈,张辽还真答应了。去了,见了他家里人,聊了聊,昌豨真服了,跟着张辽来到许都。

曹操听说张辽这么干,吓一跳。处理完昌豨投降的事,直接跟张辽说:“哥们儿,你不带这么玩的啊,作为大将,你轻身犯险,出危险怎么办。”看张辽怎么说的,“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就是说您的威望在那了,我是按照您的指示办事,昌豨肯定不敢害我,就算他不拿我当回事,他也怕您不是?看看,张辽多会说话,跟昌豨和曹操,应对都得体,绝不是吕布那样有勇无谋的人物。

张辽要是光会说话,他那叫有谋无勇,直接就干谋士去了。他在战场上也是极为勇猛,话说他曾经带着张郃和牛盖讨伐叛将陈兰,陈兰盘踞在天柱山上,这座山垂直距离二十里地,角度很陡,就有一条小道通山上,骑马过不去,只能步行,这绝对叫易守难攻。张辽传令攻山,大伙跟他说:“这山太险了,咱们兵又不多,不够垫的,上不去,咱得想个主意啊。”张辽说:“想什么主意?这会儿没主意可想,这就是一对一的拼,谁勇敢谁就赢。”巧了,战国名将赵奢也说过:“两军对战,如二鼠斗于穴中,将士勇者胜。”张辽就这么干的,亲自带着人就上去了,斩杀陈兰和另一员叛将梅成。

有勇有谋了,再来看看张辽带兵的水平,所谓的大将之才。当时为了攻打荆州,张辽被曹操派遣,屯兵在长社。有一天半夜里军营突然乱了,指挥部的人都慌了,以为是部队哗变。张辽特别冷静,一听,“不对,不是整个部队都乱了,这应该是个别人在折腾,就是想把整个军营搞乱。”他立刻传令:“所有人原地待命,没命令别动。”没跟着作乱的兵都停下来安静了,那一小撮捣乱的立刻暴露,被张辽消灭。

曹操死了以后,曹丕当皇上了,封张辽为晋阳侯,这是个县侯了,比《演义》里面关二爷那个汉寿亭侯高两级。转过年来,张辽病了。他这一病,他手下的兵纷纷打听他的病情,很是关心,看出来这帮兵跟张辽很有感情。而且后来孙权起兵犯境,张辽带兵出征,把孙权吓坏了,说:“虽然张辽病了,但这家伙太厉害,挡不住,大伙小心。”张辽也没让孙权失望,果然又大败孙权大将吕范。

不过张辽最后没回去,就病死在前线了。《三国演义》里把这个结局给改了,改成张辽跟着曹丕出征东吴的时候,为了保护曹丕,被冷箭射死。

其实在曹营这一众配角里面,张辽算是比较幸运的,起码有属于自己的专门的章节,那就是著名的“威震逍遥津”。孙权十万人马攻打合淝,张辽守城的这边就七千人,曹操留下的指示还让他出兵。张辽领会领导精神很到位,“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就是说曹操去打张鲁了,离得太远,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东吴肯定认为很轻松就把我们拿下了,我们先主动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他再打咱们就该嘀咕了,咱们这边也增强信心,这才能守城。果然他成功了,还不是小成功,差点把孙权逮着。虽然这一段没什么虚构,罗贯中先生基本就是按照史实叙述的,但没有裁掉,罗先生就很对得起他了。这也是曹操这边武将难得的高光时刻之一。

我感觉,张辽在《三国演义》里的待遇之所以还不错,也是因为他在书里跟关二爷是好朋友,沾了光了。其实关二爷也沾过他的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关二爷被围在土山上,如果不投降真就是死路一条。但关二爷这个人不是你劝他他就投降的,以二爷的心性,你必须给他铺足了台阶,他才下呢,否则他宁可一死。张辽就是那个铺台阶的人,你看他劝关羽这段,说话的水平不亚于战国时候靠嘴吃饭的那些个舌辩之士。而且他是两头忙乎,对曹操是尽忠,让他有机会收服关羽,遂他一个心愿。对关二爷是尽朋友之义,你看他好像是替曹操办事,但曹操失去关羽,最多就是难过几天,关二爷就没命了,所以张辽这真是在帮他。而且您看,一开始两边分歧很大,张辽就像一个称职的中介,顶一脑袋汗跑来跑去,最后说的两家达成协议,真不容易。

当然,当初白门楼关二爷也救过张辽一命,这个咱们上一段说过了,关二爷和张辽应该说是《三国演义》里面唯一身处敌对阵营,没有亲戚关系,却有很深交情的人物。不过有点遗憾的是,他们这个交情在《三国志》最多就有个影儿,更多的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其实关云长这个形象也是《三国演义》里面艺术加工最丰富,形象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开篇的时候我就说要先说说桃园结义这哥仨,结果从刘备那儿绕出去了,现在终于绕回来了,咱们下一段说关二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