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裕)川南叙永城区一地名,见证川盐运销云贵历史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盐灶上之名的由来
文/赵光裕
川南叙永县东城有一个叫“盐灶上”的地方。东城宝珠社区未拆迁前,若由当铺巷往里行进至塘上坝子坡下,分路到杨柳湾,就必经盐灶上。
现时,由于“盐灶上”和附近的房屋已拆除,要找这个地方也容易,从上桥直走和平大桥,途经阮家巷左侧未拆房一面的尽头,有一吴姓房屋未折,往这座房子右侧走,不到百米,有一根大黄桷树,树的下边就是盐灶上的旧址。
大家知道,叙永历来是川、滇、黔食盐的集散地,“盐灶上”当然与盐有关。清朝时期,叙永设有永岸盐务局管理盐务。永宁河在永岸有两个盐运码头:一是西外管驿嘴;二是挂榜门。管驿嘴是永岸盐务局的专用盐运码头,该码头上面有西盐仓,集中储运由自贡、犍为运来的食盐。而挂榜门则是私人盐号起运经盐务局调拨经营食盐的码头。盐船靠岸后由挂榜门码头运到东大街、东门口多处盐仓,这些盐仓隶属各私人盐号,规模较小,比起西盐仓来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为什么要谈这一段史实,因要谈“盐灶上”,就要涉及巴盐的包装。巴盐是用竹篾编的形如叙永当地瓢篼一样的竹篓子,称盐担子。一盐担子装巴盐一百市斤,通常称之为一担盐,这盐担子在巴盐转运时,无论是背盐人(民间称为背子)还是木板车、马拉车运盐均弃去,盐担子成了废物。巴盐在盐担子里装着,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巴盐的表面会溶化,溶化的盐水浸入盐担子的竹篾里。巴盐在盐仓里存放时间越长,这种溶化现象越烈,盐担子吸收的盐水就越多,用行话来讲就是咸头越重。
解放前巴盐很贵,最高卖到一斗(四十市斤)包谷一市斤巴盐,折合现时的包谷价约四十余元人民币。那么,必定有人打盐担子的主意,也就是怎样把盐担子吸收的盐份给分离出来。于是就有人与盐商合计,议定一个盐担子价格,买下弃之不用的盐担子,收集起来搬到某处。对盐商来说无论多少总是一笔收入,双方一拍即合。首先选定的地方就是今天谈的“盐灶上”,在这里取盐担子里的盐份熬盐。因盐担子的原料是竹,可以燃烧。先用盐担子当柴火作炊,一旦盐担子多了作炊一时用不了,则在空坝上将盐担子堆起来烧成灰。把积下来的灰倒入木桶中,掺水搅拌,使竹灰中的盐份尽量溶入水中。为欲取尽灰中盐份这个工序往往反复作一次。然后把洗灰水放入铁锅中熬制,逐渐使水份全蒸发,留在铁锅中的就是食盐了。用这种方式尽管是小打小闹,它毕竟能产生经济效益,且又利用了废物更产生了社会效益,终归是一件有益的事!
这里还须讲一讲,在抗日战争前,我省自贡、犍为均生产巴盐(民间称砣盐、盐巴),抗战时期,天津久大精盐公司因日军逼近天津,迁至自贡。久大公司除生产食盐外,还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若不生产巴盐而生产细盐则有一种副产物可作化工产品原料,比单纯制盐的利润高得多。从此,四川始有细盐,但一时未普及。细盐的包装不用盐担子,如果我省一直生产细盐,就不用盐担子包装巴盐,就用不着用盐担子烧灰熬盐,我今天也写不成此文了。
御景东城未开发前,我家住在杨柳湾,每天多次经过“盐灶上”,我对这个地名产生了兴趣,问了街坊上的前辈,其中有位叫王羽候,他曾在盐务部门工作过,对我讲得最详细。据王前辈讲,“盐灶上”兴起的具体时间他也不知道,但他小时就知道盐灶上熬盐从他的年龄来推测,也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从我县的盐运历史来推测,恐怕与我县成为川盐在川、滇、黔的集散地之后,也就是“盐灶上”兴起之时,也是合符逻辑的。
盐灶上之名无论解放前后均不是官方的命名,因其在这儿熬盐,人们无意中称此地为“盐灶上”,久而久之就叫出名了。这个地名虽然很普通,但它见证了川盐运销云、贵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