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黄河以南 || 张月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张月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曾经,淮安人赌咒发誓会拿沭阳人调侃,说谁要不凭良心,出门遇到沭阳人。不经想,河南人也是北上广人的嘲弄对象。河南人就像一块马路上的井盖,车碾人过,不发出一点响声。默默无闻地承受着一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让人想起花园口掘堤的悲惨。一次次灾难,一次次战乱,有多少河南人像蝼蚁一样死去,活下来的河南人,啃着树皮,喝着黄汤,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河南人的平稳,体现出中原大地传承的中国精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翻看历史,河南当年打右派全国第一,后来的超生也是全国第一。一代代河南人顶着计划生育的风雨前行,现在人口已经过亿了。多少年来,河南人一直走在历史的前面,坦然接受岁月给予他们的一切,上不怨天,下不怨地,一碗玉米糊,二个粗面馍,日子照样过得风生水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无论如何想不到,一场大雨,居然能让人们淹死在内陆大城市的马路上。千年一遇也罢,五千年一遇也罢,居然要依靠全国支援抽水机抽水。天要下雨,天要刮风,天要出太阳,我们管不住,但地下的积水流不出这能怪谁?事到如今,河南人没有一个吭声说怪谁。其实,发视频,发抖音的大都是路过河南的外地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河南人身上有着中国人精神的集中体现,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抗争不屈,中流砥柱。如果共和国是大厦,河南就是基石;倘若共和国是巨轮,河南就是舱底。一场疫情,河南抗住了南边的湖北,也抗住了北边的河北,任凭风吹浪打,河南岿然不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果要选择穿越,很多人会选择穿越到北宋时的首都汴京,也许,今后的河南人不再说“七五年发大水”,改说“二一年发大水”。
如今河南的雨住了,马路积水也在消退。只当是一场恶梦罢。多少代人经历过的一幕一幕,都是这样过来的。用不了多久,生活阳光又会温馨地照临到身上。正如河南媒体自己表述的一样,雨过天晴,河南更漂亮了。
壮哉河南!伟哉河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别扔了
临别,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
淮安汤饭与南京泡饭
香烟
迷惘的年
淮安的冷
淮剧在淮
生命路上,我们都是匆忙赶路人
马头镇官巷的浅夏时光
一生坎坷,成就出一部旷世之作
楚秀园的历史有多长
小喜欢
鲫鱼炖豆腐
逐渐远去了的报刊
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
原来你也会说话
洪泽那个湖
舌尖上的“沙县小吃”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