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养小镇(文旅项目)也要做电商?
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初,有朋友接了个康养小镇的项目运营,说里面也涉及到了电商,希望我能从运营的角度给予一定的意见。后来这项目谈的不是特别顺利,也再也没有听其提过,我想大概是黄了吧,但毕竟,我个人还是付出了一定的心血,趁这闲暇的机会,我想分享给大家,在康养小镇和文旅项目上,我的运营观。
首先我想回答的是:为什么康养小镇或者文旅项目也要做电商?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谈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项目配套电商到底要做什么?回答了做什么,自然就能解答,为什么要做电商了。
无论是康养小镇还是文旅小镇,都是围绕景区在运营。而作为新的景区,缺什么?有人说,缺知名度?没错,从运营的角度来讲,除了中国广为传颂的景区,小景区都缺这个,这些广为传颂的就跟电商里稳居的TOP一样,自带流量,还有人去旅行,扩散,而对一般的景区,就只能加大运营力度。缺乏知名度是表象,本质缺的是流量,也就是客流。你得有访客,得有去参观旅游的人,然后通过运营套路,让游客成为你的传播载体,通常而言,就是大家所谓的“朋友圈”。而且,必须在这里指出,景区也是一个产品,它也有明确的定位,消费者画像,沿着消费者画像,制定详细明确的“运营计划”。
此外,景区是一个大产品,而景区配套比如景区内所提供的吃喝玩乐,从食品,宾馆,餐饮,互动型项目也都属产品范畴。做产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以大运营观切入的产品,才有可能是好产品。当前在产品和运营上,从总的操作层面而言,有个误区,就是产品和运营割裂,产品不管运营,只要做出来就好,而运营则通常认为,产品不够吸引人。但如果是具备运营经验的人来操刀产品,往往事半功倍。即产品从研发指出,就考虑到后期的运营,并为产品做好了相应的运营规划。换言之,就是所谓的变现套路或者盈利套路。
康养小镇也好,文旅小镇也罢,其内部的产品,比如以康养小镇或者文旅小镇项目延伸而来的品牌产品,除在景区消化,还同样可以通过电商化的操作,对外消化,如线上平台,新零售渠道等等。看似是在销售产品,本质也是推广品牌。在类似的项目操作中,纯电商所承担的展现与曝光,也就是推广功能,要高于单纯的销售功能。当然,这是从大的层面来看,以市场占有率来解读品牌,那肯定还是销售额越高越好,至少说明你销售的产品多,客户到达率高,自然,也就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这就意味着,电商在类似项目中,其实是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当然,是以纯电商的角度去理解的话。如果是大的电商角度,即大运营观角度,一切皆运营,谋局部篇,排兵布阵,则电商思维,是高瞻远瞩的选择。
最后我想讲到一点,康养小镇或文旅项目中配套的电商销售其实就是做两点:第一,以实体产品的在线销售追求项目(景区)在全国或目标市场上的触达性和知名度;第二,以虚拟产品(服务)的销售吸引项目(景区)游客的到达性与留存性。
此思维导图为其时对该项目的简单理解与策划,不构成最终实施方案,敬请注意。同时,为了让此图更为清晰,我使用了SVG并转存JPG格式,有点错乱,但有一点,清晰度够了,所以,在查阅的时候,请谅解。
今天在与小区业主群里交流过程中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总说企业和运营人都应该“互联网思维”,但是,互联网思维太多,到底是什么,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虽然我们谈的是电商,谈的是物业,但物业说到底还是服务业,重在“服务”二字。电商也是如此,用高大上的说法就是稻盛和夫的“利他”,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述就是怎么更好的“服务”客户,在服务过程中赚取该得的利润。把有共同好处的服务做到极致,没人会拒绝你!
康养小镇(文旅项目)是项目,也是产品,还是服务。怎么围绕用户做服务,是大产品认知下的大运营。如果一定要对类似项目发表意见,我想,还是围绕“流量”、“渠道”、“留存”与“转化”展开工作。
以前我们做项目策划总是说5W,放在运营上,就是:我是谁?用户是谁,在哪里?用户为什么来(用户凭什么)?用户怎么来?来了怎么办?如果一定要加上近年流行的微商运营策略,那一定是:产品能否被“口碑”,就是是否具备话题性,能否让用户成为传播的出口,引来更多的人!
上面分享的这张图片是“活动运营”或“活动管理”中注意避免的“坑”,有需要收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