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管理十四要点(三)
关注我们,打造行业领先企业
四、结束只以价格为基础的采购习惯(End the practice of awarding business on the basis of price tag alone)。
1.没有质量的低价格采购代价极高
2.用单一供应商提供单一零件或服务
采购部门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不能单一进货价作为考量,虽然某些角度,如收益最大化,这样的要求在所难免,但是没有质量的低价格是没有意义的。低质量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所以整体成本开支上升是不可避免的结果。结束只以价格为基础的采购习惯,事实上,可以减少整体成本开支。
这个要点就是典型的“道理大家都懂,就是做不到”。同样,这个要点也是需要以第一个要点为基础。很多国内的企业一提到采购就是买东西的部门,而并未将其进行有效的工作划分和业务对应的人员选择。
我们走访国内很多的企业(不乏A股上市的名优企业),发现其采购部门的业务重点在物资调达而非供应商的寻源和发展上。特别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要求,为了避免出现可能的“问题”,很多国企在招标采购中,更多是通过价格进行决定。
但是我们去了他们供应商现场调研后发现,他们很多都是作坊式的生产过程,内部管理的痕迹都是欠缺的,最典型的就是质量过程失控,不良品留出的几率非常大。这些企业同时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再客户的现场设定一类岗位,美其名曰“现场服务”实际做的是返修的工作。
之前服务的一家企业,其自主研发了柴油发动机,并且引进了国际非常先进的机加工和装配产线。当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发动机缸体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时候,非常震惊,一问才知道,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国内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无法长期保证,并满足他们发动机使用时的苛刻工况,为了长远的利益和口碑,他们宁愿选择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最高的进口铸件。
五、持之以恒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Improve constantly and forever the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改进质量和生产能力,可持续减少成本开支。
1.只想改进结果,而不改进系统是在骗自己
2.统计过程控制学是系统管理和改进的钥匙
3.控制图是强大的系统管理和改进工具
产品的质量是结果,为了生产出合格产品,到底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这些必要条件就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进行识别。质量改善不仅仅要获得合格的产品,更要持续的获得这样合格的产品,因此,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这个意识需要让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理解并共识。
精益理念认为,好的过程才能有好的结果!什么是好的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确认依据。这些确认的依据需要利用控制图予以呈现,帮助所有人看到明确清晰的标准和实际数据的变异趋势。目视化的数据呈现既能够帮助改善产品和服务现状与消费者需求的差距,更是帮助整个公司建立一种暴露问题,数据说话的企业行动准则。
成功的企业,质量绝对不是质量部门的工作,而是一种整个企业改变观念,落实不满足现状,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动力。所有的理念放在心上,更要落在“地上”,而使用控制图至少是这种理念的具象呈现!
六、实行岗位职能培训(Institute training on the job)
1.培训不是在制造额外开支
2.培训教师要专业,自学常会有缺陷
戴明在其著作《戴明论质量管理》中,指出管理人员需要通过“质量金三角”的全过程控制方能达成上述第一要点中的两个目标。他认为,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发挥功能或被顾客接受,并不是产品本身在制造及试验室里或试验场上的测试所能确保的。质量必须由三方面的互动来决定:
1、产品本身 ;
2、使用者及其如何使用产品、如何安装、如何保养、被引导而产生的期望 :
3、使用说明、员工训练、维修人员的训练、维修服务、零件提供。
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企业人才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的方式就是“引进”和“自我培养”。短期看来,引进的人员具有经验和能力,可以快速上手并开展工作,但主管领导若不能知人善任,而只要结果,任其自主推进,怎会因为做事方法和成长经历的差异,带来团队合作的问题。
这就是很大的弊端,我们在许多国内的企业看到这样的例子。从大厂或者世界五百强引入人才,却无法和自有团队形成合理,反而出现相互倾扎,互相推诿拆台的局面。引入合适的人才和理念不应成为主流,而是帮助企业不做井底之蛙的手段之一,核心是需要建立能够自我复制,自我培养、自我进化的人才发展机制。
这其中是有投入的,而这种投入现在往往被管理者轻视,认为自己培养员工就是给别的企业做嫁衣,培养好了就容易被别的企业挖走,自己投入期望变成的人力资源就成为人力负债了。建立能够持续培养人才的机制和能够留住人才的机制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但是培养人员的机制是根本,这样的能力被建立后,就可以抵御部分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领导者必须理解哪些问题会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受到挫折而无法满足,亦或是因为某些经验或者能力上的缺失带来承担工作的恐惧。进而通过设计相应的培训或者实践机制来帮助其补足短板,解决工作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