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原因当成目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
一切结果必有原因,你纠结于原因,就很难改变结果。因为生气了,所以要大声说话;因为羞涩,所以不敢表达自己。生气和羞涩都是性格一部分,会让人觉的不可改变。那么大声说话,羞于表达还会继续。
如果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来看,改变就容易起来。“为了大声说话所以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因为会不敢表达所有表现出羞涩的样子”。说话的方式和敢不敢表达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羞涩和生气也就改变了。
生气的本身是为了掌控,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害羞源于家庭教育里经常被否定,用害羞掩盖自己的不自信。如果总聚焦过去。只是用原因论解释了结果,不会给当下带来任何改变。因为永远回不到过去。也就像人们常说的我知道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是因为你总在原因里面。
把“从哪里来”变成“往何处去”,问题变得简单起来。“为了大声说话而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大声说话是因,那么有意识的降低声音,生气也就不会出现,情绪会随着语气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你是因为悲伤所以被同情还是为了被同情而表现出悲伤的感情。
那些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人,总认为处在这样的场景中先有了害羞的心态。你用性格解释原因,那么不敢表达还是不敢表达。
如果用逆向思维,只是“为了不想讲话而表现出害羞的样子”。那么拿出勇气去讲话是可以做到的,控制害羞是很难做到的。这样的话改变就简单起来,大声说出你的想法,坚持做,害羞的心态也就不会出现了。
刚上学的孩子,偶尔因为肚子痛不想上了,去医院看,也没有什么问题。你不能说孩子在撒谎。但留在家里痛疼消失了。这说明身体只是给不想上学的念头表现出一个症状,就是说为了不上学而表现出肚子疼的样子。
这个痛往往来自心理上,如果父母多去沟通,了解不上学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担心被批评,或许因为和同学有了矛盾。当没有上学的压力,“肚子疼”也就消失了。
前几天在在楼下因为车的问题,两个人大发雷霆,甚至拳脚相加。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是因为愤怒所以大发雷霆。其实可以从另一面思考,是否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了怒气。或许你不同意这种说法。但当警察来了之后,马上对警察客气起来。
在家里也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孩子没完成作业训斥他,这时电话铃响了,当你带着怒气拿起电话,一听是老板,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客客气气交谈了几分钟。放下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继续训斥。这说明愤怒是一种手段而已,是一瞬间的感情。
所以改变一下角度,把原因当成目的,问题便会简单起来,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