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风雨淮河源

数万年前,一轮蛮荒的月亮在寥廓的苍穹上俯视大地,一条涓涓小溪挣脱了群山和岩石的怀抱,欢快东流。两岸草色肥美,一种叫“淮”的短尾鸟一群群地栖息在河边,生殖繁衍,“淮水”竟因此而得名。

《桐柏县志》载,“淮,始于大复,潜流地中,见于阳口。”北纬32°17′-32°43′,东经113°00′-113°49′,海拔1140余米的大复山主峰太白顶上,有石砌的大淮井一口,水清澈见底,几处泉眼若串串珍珠,像煮沸的开水,咕嘟嘟地冒出水面,终年不涸。后人根据记载勘察后确认,此处即为千里淮河的发源地。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典籍《禹贡》上就记载着“导淮自桐柏”。《大明统一志》也记载:“桐柏山,淮水出其下”。一股股的泉水从大淮井中渗出,无声无息向下潜行,又汇聚无数细流,直到桐柏县城以西15公里处的小镇固庙,才开始形成河流,这里就是县志记载的阳口了。河流不远处另有一小淮井,井边立有一通高约二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镌刻“淮源”,字大如斗,遒劲有力,浑然天成,乃康熙年间桐柏知县高士铎所书。由此看来,《尚书·禹贡》是中国人认知自己的大江大河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淮源碑能保存下来,可谓桐柏人民之大幸。

山有山神,河有河神, 淮河自古是以洪祸水灾而闻名的。因此才会引起历朝历代官方和民众的重视。在古代黎民百姓心目中,淮渎神威灵普照,让人崇敬,庄稼的丰歉,生灵的繁衍,都依赖淮渎神的庇佑。这座位于桐柏山太白顶下的淮渎庙,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是我国当时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之一。东汉延熹六年(公元154年)迁淮祠,并立《桐柏庙碑》。唐宋以后成为淮渎庙,淮渎之神在隋朝被封为“东渎大淮之神,”唐天宝六年加封为长源公,宋代康定元年又被加封为长源王。

关于淮源及淮渎神的来历,在中国古代典籍《山川典》中早有记载:“帝尧时,舜居摄,祭淮渎。”祭祀淮河之神的庙宇就是淮渎庙。据统计,仅元明清三代祭淮就达50多次。

在过去的年代,作为桐柏人,在淮河下游可自称为贵县桐柏。桐柏,桐包柏,桐含三月紫,柏吐万年青,更是千百年来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当时祭淮的官员最低也是四品,到御亭宣读祭文,一次跪拜后,只允许钦差一人交存祭文和瞻仰圣容,淮渎之神的煊赫地位和祭祀仪式的庄严尊崇可见一斑。"明朱元璋亲撰祭淮碑文,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至今还悬挂在淮祠的正上方,雍正皇帝也曾亲书《惠济河漕》赐庙。

淮河源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禹王锁蛟”。相传当年在桐柏山下淮河源头,住着一个叫无支祁的水妖,猿首蛇身,有腾云驾雾的本领,经常兴风作浪,祸害百姓,致使山洪频发,淮河泛滥,民不聊生。舜帝派鲧治水无望,杀之。又派鲧之子大禹治水,大禹明察秋毫,看出水灾的祸根就是潜伏在淮河源头的妖怪巫支祁,遂用定海神针将水妖捉拿,用铁链紧锁后投入深井中,并在深井旁立了个石柱,把铁链拴在石柱上。无支祁问大禹何时才能放它出去重见天日,大禹说,等石柱开花,你就可以出来了。许多年过去了,清朝的一个夏天,有两位官差路过此处,在井边乘凉。无意间把官帽摘下来顺手扣在了石柱上,无支祁看见红缨,只当是石柱开花,霹雳一声,挣断了锈迹斑斑的铁链,腾空而逃。从此淮河又不断地发生洪水灾难。

在古代黎民百姓心目中,这些官方的祭祀和民间传说,既颂扬了淮渎神威灵普照,又表明历代百姓都期盼着新的大禹出现,为他们消除灾害,降临福祉。淮源和淮渎庙以其特殊的地位、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辉煌建筑,不仅成为人们祭拜敬奉的神圣之所,也成为文人墨客旅游观光的胜地。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青山。”风流才子唐伯虎游玩桐柏山后也诗兴大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

如今,坐落在淮源古镇的淮祠经过不断修缮,禹王庙、淮井、淮源巨碑,构成了一个古朴庄重的文化建筑群落,有小桥流水、池塘花木、曲径幽廊,大殿左侧有反映淮源文化的实物陈列馆,大殿后面有数十通历代有关淮源的纪念碑,与国家级原始森林保护区淮源景区连为一体,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淮源,中华四渎之一淮河的源头,已不单单是一个历史文化课题了,更是一种精神宗教。这种精神宗教是中华民族淮河儿女的宝贵财富。淮河源的恒久和不可替代就在于它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精神寄托。风雨淮河源,虽然历经沧桑,却早已根植桐柏、根植民心、根植于中华大地的版图上,成为淮河源历史文化唯一的坐标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静,女,河南南阳桐柏人。先后在《星星诗刊》《中国诗歌》《绿风》《延河》《散文百家》《小品文选刊》《北方文学》等纯文学刊物上发表散文、诗歌多篇(首)。曾获南阳市政府文艺成果奖,2015年度十大书香个人。出版诗集《栀子花开》散文集《行吟山水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作协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