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土窑洞

儿时的记忆
       ——土窑洞
作者 | 大树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山西、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久久居住在这里人民的象征,亘古的窑洞历史,养育了这里的人们,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和古老的故事。

土地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窑洞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最简单的生活条件之一;

有了窑洞,就有了家的感觉,多少人为了有一个窑洞而奋斗不止。我的爷爷从小就是孤儿,为了他自己的窑洞,他兢兢业业,勤劳勇敢,披星戴月,拼命奋斗二十多年,终于修建起属于自己的U字形山顶大院,整齐的土窑洞排列成明五暗七形,有了窑洞,就有了家。爷爷娶了奶奶,以后就有了伯伯、爸爸、叔叔和姑姑们,以后又添了伯母、妈妈、婶婶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有了我们兄弟姊妹。一大家子几十口子就住在这山顶大院的土窑洞里。爷爷自然是院主,带领着他的儿孙年复一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在黄土高坡上,黄土地为这里的人们奉献着吃、穿、住、行。土窑洞就是栖身之地,也是爷爷奶奶我们这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家。

我生在窑洞里,住在窑洞里,长在窑洞里,窑洞给予了我无穷的想像和希望,黄土、土坷垃是我们的最爱,是我们小时候梦想的寄托,厚重的大山,茂密的树林,深厚的草丛蕴藏着无尽的希望和喜悦,小羊、小狗、小猫、小兔是我们的玩伴,窑洞是我人生中最留恋的地方,是最能激起回忆的地方。

窑洞里的魅力就是养育之恩。简单到掏个洞就是窑洞,投资少,受益快。选择一处背风向阳的地方,将院子整理出来后,就能打窑洞,一般窑洞有三米多高,三米左右宽。选择好打窑洞的地方是最重要的,土质厚,土脉好,窑洞也就打的好,打的快。打窑洞要从窑洞的中线以上开始往里掏,掏到一定深度后,返回来再起底,起底时要把土炕预留好,随后就是掏烟囱,烟囱在窑洞的中靠前一些。掏烟囱是个技术活,一般是由人从窑洞的下面往上掏,这样掏的烟囱粗动的土方量大,人也比较遭罪。二是用犁铧尖套在木棍上往上顶,酷似现在的打井机的原理,只是从下面往上墩,这样掏,烟囱细,土方量少,人也少遭罪,顺利的话,一孔窑洞也用不了多少时日就能打好,打好的窑洞稍微凉一凉,就要用麦兜泥来过泥,防止风吹开裂。如果遇到土脉不好,有掉土块或者塌方的地方,那就复杂了,就要搭建木来支撑,支撑固定好后,也要用麦兜泥过泥好,也就如同现在的毛胚房。然后就是支口门窗,粉刷装修,打坑,泥炉子,置买东西,搬家入住。一家人同住一条火坑,点个小煤油灯,乐融融地住在一起。土窑洞的实用在于冬暖夏凉,冬天再冷再凉,只要烧上两三顿饭的火,窑洞里就是暖烘烘,土炕上更是暖融融的。

常言道:“家暖一盘炕”,土炕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三面靠墙,炕内部用砖或土坯砌成循环相通的坑道,一头通过墙内通道直到窑顶,一头连接炕头的灶火,炉火的热量可以通过坑道传导全炕,炉烟通过烟洞达于户外,炉火之妙在于“不扇而风,不呼而吸”。到了冬天,俊俏勤快的媳妇把柴火塞进炉内,用大铁锅做饭;慈样和善的奶奶盘坐在灶头取馍舀菜;一家老小坐在温暖的灶头上围着饭桌吃饭,有说有笑,构成了一幅农家乐的生动画面。黄土高原的窑洞类民居的主要优点是:一、合理利用自然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不需要用大量的木材和砖瓦,只要有劳力,在黄土高原黄土层就可掘洞,这对地处穷乡僻壤、经济不很富裕的农民来说是最便利的。二、窑洞冬暖夏凉,具有特殊的保暖性能,居住在窑洞内夏不畏酷暑,冬不怕严寒。

打土炕得先挖好烟道,然后铺上青石板,用麦兜泥封闭好摸平,生上火将炕烤干,铺上席子就能用了。土炕用上两三年,就得重新返修再打一次炕,因为是土炕,难免有坍塌的地方,老鼠盗洞和烟煤积聚堵塞。如果生火不顺利,烟囱不抽烟,从炉灶里往外冒烟,这时奶奶就将门闭的留一条缝,用高粱杆拍子在门外用力扇,这样烟囱就抽开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预示着要返(打)炕,返炕挖出来的烟煤、炕土还是上好的有机肥料,返炕一般都在每年夏天进行,这样一家人在外面好对付。

我们家的土窑洞坐北向南,在县城北关最高的山顶之下,站在院子里就能远眺座座起舞弄影的群山,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呈现在眼帘。近观山城的美景,弯弯曲曲奔腾的小河,勤劳忙碌的人们在田园里点缀着画面,尤其是在这夕阳西下的憧憬里,在我们家果园的映衬下,一幅田园风光写意画面,恰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时,才能嗅到爷爷修建山顶大院的优美味道和体会到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土窑洞现在已是过去时,窑洞里的故事耐人寻味,它的养育之恩仍时常然映现在眼前,它的魅力无限,它仍然为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着安居乐业的作用。

黄土高原的土窑洞,是黄土地对人类奉献出的厚爱,它养育了住在土窑洞里的人们,从这里依稀可以领略到人类祖先营窟挖穴的居住古风,这一古风将在新的时期给与黄土地上的人们一个新的内涵和新的起点。

作者简介:孔宪民,微信名:大树,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退休干部,爱好文字。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

(0)

相关推荐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呼琴琴 丨散文/热炕头

    作者简介 呼琴琴,笔名:麦子,山西省石楼人,现就职于石楼县南城初中.喜欢文学,喜欢用文字来记录人情冷暖,为世界留下我们来过的痕迹. 热炕头 作者:呼琴琴    小时候的冬天,最享受的就是盘坐在后炕上玩 ...

  • 同武军 | 土炕情深

    土炕情深 文/同武军 常言说:"三九,四九,冻破碓臼."正值冬日寒天.我那不争气腿疾又隐隐发作.强忍着疼痛,处理好疾手的工作,直至晚上十一时才歇息下来,自涂常用的膏药于腿部,半靠床 ...

  • 狄树强丨热炕

    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冬季的寒冷悄然离去,收纳电褥子时,不由想起家乡的温暖的土炕. 现在老家还有一些农户使用土炕.主要是在山岭乡村居民家中,少数老年人还是比较喜欢用的.多数是闲置荒废在老房子里的,一年里 ...

  • 鲁北往事:垒烟囱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01期 鲁北往事:垒烟囱 文/扈忠信  小时候,最爱看的电影是<小兵张嘎>,黑白色的.多少年了,有段画面至今仍然萦绕脑际.嘎子和胖墩做摔跤游戏,嘎子在连败的情况下 ...

  • 窑洞——故乡千年的温馨

    故乡庆阳,地处陇东, 以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黄土原面董志塬为中心,黄土塬.黄土残塬逶迤相连,沟.壑.川.梁此起彼伏,纵横交错,具有独独的地形地貌及人文风物,庆阳先民依山就势,凭仗黄土层深厚坚韧的 ...

  • 【山西】史光荣丨散文/老家的土炕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老家的土炕 史光荣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亳清河畔的老家亳城村,住的是窑洞,睡的是土炕.     在低矮灰暗的窑洞里,土炕就是聚焦点,是整个窑洞的心脏,不仅是家里最大的物件,也是家 ...

  • 【三秦文学】韩和平:【土炕记忆】(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土炕记忆 作者:韩和平 冬至后的漫漫长夜,一部连续剧我能在醒来--翻身--睡着--再醒来中接着看,早晨起来,一方面感到惊奇,另一方面,觉得有必要将剧情写出来. 山路弯曲,风在嘶鸣,我 ...

  • 家乡土炕

    家乡土炕   文/周翠珍 岁月不停,时光不老,热炕头是我心中一方膏腴的沃土,生长着人间亲情.                                                       ...

  •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 美食故事(音频)丨汪会芝:儿时的记忆-摊煎饼(山东平邑话)

    后来, 吃过很多美食, 可记忆中的味道, 总是无可替代的 提起山东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饼卷大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爱吃煎饼,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爱吃煎饼.但是,巧了,俺们就是那部 ...

  • “儿时的记忆”:瓦罐子怕拍

    瓦罐子怕拍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中,瓦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在那时,老百姓家里的坛坛罐罐中,瓦罐子并不多,多用来煨汤.熬药和野外装水,方便生活之用. 瓦罐子,一种用泥土烧制的罐子,挺粗糙的,价钱也不贵,属于 ...

  • “儿时的记忆”:泥草房怕烧

    泥草房怕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老百姓住的房子多为泥草房.山墙是用黑土加麦秸秆打成的,而房盖上铺的是高粱秸秆.巴帘子和草苫子等易燃物品. 屋里搭有南北火炕,火炕中间有烟道,直通屋外的烟囱. ...

  • “儿时的记忆”:院子土墙怕倒

    院子土墙怕倒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家家户户住的是泥草房.房子四周是一个很大的院套,院墙是用黑土掺上小麦秸秆一榔头.一榔头捶打出来的,墙不高, 一米左右.房子前面院墙开有小门,上面有一个用破 ...

  • “儿时的记忆”:酸菜缸怕碰

    酸菜缸怕碰 酸菜,一种在秋天时用东北大白菜腌制的食品,是东北老百姓冬天主要的蔬菜. 每年到了秋天,东北乡村老百姓家里可热闹了.人们从大地里收回大白菜,拉回家里放置在院子里的一角,开始晾晒,使得大白菜蔫 ...

  • “儿时的记忆”:大黑锅怕砸

    大黑锅怕砸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里,老百姓家里都有一口大黑锅,用来烧水.做饭.炒菜.蒸干粮.有的时候家里冬天喂猪的猪食还得用这口铁锅来加热. 对于老百姓家里来说,一口大黑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 ...

  • “儿时的记忆”:柳罐斗子怕漏

    柳罐斗子  柳罐斗子怕漏 我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柳罐是用来从带辘轳把的土井里往上打水的工具,它是用细柳条编织而成的. 在过去那个特殊的时代,木桶不抗摔,容易破碎,铁桶当时还是很珍贵的, ...

  • “儿时的记忆”:大酱碟怕歪

    大酱缸 " 大酱碟 大酱碟怕歪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北乡村老百姓家里的炕桌上,只要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吃饭时家家桌子上都会有一个大酱碟,而且里面盛满了自己家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