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四年,到底收获了什么?
【留美学子】 第1266期
精选经典!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引言
美高四年,到底让我收获了什么?
久久思考应该从什么视角去看待四年的美国私立高中男校生涯,很难下笔,有无数回想、思念、情怀,却又过于杂乱,像记忆碎片般轻易就失散了。
留在脑海中的,
便是一缕淡淡的印象,
一个滋味儿。
像初中的胶粒儿操场、
食堂的麻辣烫、
管乐团的训练,
美国高中的回忆
便是图书馆上层小屋的孤独夜、
游泳队的魔鬼训练、
一个人举着相机、
掌控剧组局面的场景。
当和外人道来在高中男校发生的种种事情,比如一年开除16个学生、高年级同学全校组织反大麻行动、还有英语老师用假期时间帮我修改英语作文,他们自然会总结出对我高中的一些印象、特点,让我从客观角度审视我的高中四年。
但我主观的经历是否真的像大家评论的一样,单性别生活而带来的孤独、乏味和严格呢?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看过电影“房间”,我们学校正像电影中所描述的这个二十平方米木制房间。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被坏人锁在木屋里,七年都不能脱逃出来,屋中的玩具、画、书和生活用具构成了女孩自己的小世界,然而房顶的一扇小窗户,是女孩眼中遥远未知的“大世界”。
妈妈努力想去告诉女孩子“大世界”有多好,并想让她逃出去,然而“大世界”,对于女孩子来说,只是一扇发着白光的豁口。
我想,四年在Woodberry高中的境地和女孩子在小木屋中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处,学校像一个自己的小世界一样,自己的人脉圈、法律、社区、价值观,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当小女孩最终逃出房间,看到外面的“大世界”后,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相似的,走出校园后快步入大学的我们也是茫然,不禁去感叹这四年所错过的,和将来可能要面对的种种陌生情境。
但是,Woodberry高中能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品格修养,是做事、做人的方法和如何在艰难时刻做出抉择。我相信这是基础,是第一性原理。
现在,我站到了大学“大世界”面前,迷惑、迷茫,Woodberry,我的高中,所教会我的几条原则,虽然不能像一个导航仪一样帮我精准地指路定位,但它更像微弱的灯光,引导着我未来的方向。
01
高中的Honor Code,一个由学生和校长共同履行监督的学校条令,规定任何谎言、抄袭和偷窃都是一次性开除。刚入学的时候,很害怕这些“一次开除”规定,就多读了几遍这本条令,把它摸透,想去领悟其本质。
可是,九年级时就屡屡走到犯错的边缘线,比如,有些作业为了省事用了Sparknotes, Google Translate,其实都是不允许的。但是,我都及时把自己的引用却没有注明的文章和工具告诉了老师,他们也就没有追究。
学校在周末礼拜时会诵读到 “do the hard right against the easy wrong”,就是要摒弃简单的错误而是选择做艰难而正义的事情。
在中国,抄袭和引用别人的文章不注作者都是家常便饭,哪里会考虑去多花精力,做些正义的事情?简单地去抄袭,不会被老师发现,更不会被严重惩罚,反而成绩还能高些,岂不是两全其美?在美国,没有人去容忍你的小错误,所以我只能每次选择去做正确的。
即使已经习惯去做正义而艰难的举动后,还是会跌倒。最险的一次,是12年级,已经考上大学后的春天。英语课上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阅读一本很难的书,有四十多页,我一页都没有读。
课前,老师就问我读了没有,我轻轻点了头。
但是,心里有些愧疚,在课堂讨论开始之前,我就走到老师面前和她说,“老师,我没读!” 老师有些生气,但是像大多数美国老师一样,她的生气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于是我就按她说的,自己离开课堂读了一个小时书。
不过,至少心里是平衡的,不知道为什么,还很开心,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
这四年,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学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这种正义做困难的斗争。但是人生之后的路不就是一个个抉择堆积出来的么?是说个谎,之后去用一百个谎去圆,还是说真言,得罪身边的好朋友?这种事情将来必然要遇到,不管选哪个,将来没有人再去告诉你,你要自己去想。而 Honor Code 也就是一个参考,一个做事道理,你尊重不尊重它要看你自己。
对于我来说,Woodberry高中的几年经历至少锻炼出来了我的一个意识:去面对每一个道德上的选择,多思考,尽量去选择正义。
虽然很多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条令,但是我觉得,在Woodberry高中,这更像是一个神圣的东西,虽然也有漏网之鱼,但是显然学生们和老师们都会非常在乎它,也经常谈论到它。
02
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同学大部分都有统一的特质,说白了,就是“我不Care”。这种从容的精神在各方面都有体现。
例如,同学们在抗击打能力方面都还不错,遇到困难时,一般反应就是,“I don’t care”;实际行动上,只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硬着头皮做,另一种是直接放弃。一刀两段,比较简单,不会像有些人一样还要自杀,还要去找心理医生,要自我悲伤、纠结很多天。
在这个学校四年,大挫折小挫折也都经历过,于是也被影响得没有那么在意自己的能力和成绩了;这样下来,有什么退步不会那么自卑自弃,而进步的时候,就反而会特别高兴。
记得游泳时,我不是一个长途游泳运动员,老师突然让我比赛时候游一个500米,我立刻心里就抵触了,但是咬咬牙,还是告诉自己,累了大不了就停下,休息会儿,最后一名也没什么,尽自己努力就行了。
最后也就坚持的游了下来,的确最后一名,八分钟多,但我自己还是沾沾自喜,因为第一次500米在比赛中游完,是个里程碑啊!
还有,这个学校的人聚在一起,也会经常讨论到他们在年级中喜欢和不太喜欢的人,喜欢的,就是体育学习都好、实事求是、待人真诚、谦虚冷静;不喜欢的一般就是那种装逼、虚伪、爱吹牛的人。
相比其它的混校,男女生聚在一起去,讨论就会相对多元化一些,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的性格和习性倒是没有那么的单一。
我自己本来就是有一说一的人,不太爱和那些虚伪、没有自我的人做朋友,所以我在这个学校里虽然挚友只能交到一二,人缘也还不错,没有受排挤。
03
所谓贵人即是在这个学校遇到的几位学生和老师让我受益匪浅。
英语老师Erb利用假期时间帮助我提高英文写作,还让我看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互通性。
历史老师Boesen和他的妻子友情出演我的小微电影《我的兄弟》,并且培养了我对历史的敏感性,和让我了解到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是如何影响社会和文化的,激发了我这个从来对历史不感冒的人在《我的兄弟》中诠释了一个历史引起的思考。
橄榄球队员Mac给我了一个机会去用短片记录他和他爷爷的一段感人故事、从小看很多书的Max在文学、写作和知识获取方面给我窍门。
学校的文化不断地在鼓励你和老师学生们去主动沟通、接触,从他们身上吸取优点,互相帮助。
这几年,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些贵人的帮助我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从学校走出来,我会报答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同时不怕去找更多的人请教,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身份头衔高低而不去与他们交流。不论是司机、清洁工、还是教授、总裁,只要我觉得能在品质和认知上提升我的人,我都会去和他们做朋友。
有人说高中是获取知识的,
是决定人生职业的,
是好好学习的。
我不这么认为。
职业道路是不断跌倒后,
爬起来后探索出来的,
学习知识是当具有学习方法、
能力和强烈好奇心后自然得来的。
上大学了,
之后的路还得一步一步自己艰难的走,
但至少心中有一点谱,
知道什么是好的方法和决策能力
这像是一盏路灯在帮我指路,
不是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作者所有,照片分别来自作者和网络。
作者邓远浩
曾就读于 Woodberry Forest School 高中,七年级开始了他用镜头讲故事的历程。2016年的首部短纪录片“屋檐下的永旺家”在央视少儿频道和今日头条网上播出,在芝加哥、奧斯汀等国际电影节展映,并在Scout国际青年电影节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2017年与洛杉矶 Adolescent Content 广告媒体公司签约成为导演,受邀与欧莱雅中国制作“天鹅计划”公益纪录片,目前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本科。作品集链接:https://tinyurl.com/y7dfwfej
近期部分文章链接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百余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266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