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墩的“上苏州”之说
【往期回读】
竹墩的“上苏州”之说
小纪镇 花善祥
作者花善祥:小纪镇竹墩村人,老文艺工作者,现任小纪镇文联副主席,在报刊发表过多篇小说、剧本、新闻等作品。
我们竹墩老一辈人总喜欢把睡觉称为“上苏州”,把大小便称为“解手”。至今喊母亲不是喊妈妈和娘,而是喊“姆妈”。竹墩方言中多少还看到吴语的影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老一辈人说,我们是从苏州阊门迁移过来的。很久之前,苏州有花姓兄弟俩从阊门来到竹墩,以大土墩为界,老大居大墩南头,老二居大墩北头,插草为标,占为民地,造田耕种,繁衍子孙。因此,有首顺口溜说道:“竹墩千百余家,八百姓花,没有姓花把姓花。”照这样说来,竹墩好像是从苏州移民过来的,在这之前竹墩根本没有姓花的,然而史料告诉我们:在西汉之后,竹墩就形成了集镇,即使宋代的战火也不至于把古镇烧光焚尽。似乎可这样推测:宋代之后,竹墩衰落变成了农村,人口稀少,土地广袤。洪武大赶散时,竹墩便成了移民的落脚点,这也合乎情理。
据《明史》卷二记载,自洪武三年起,朱元璋为改变家乡的荒凉景象,用行政手段从江浙等地移来大量富贾,并招诱流亡农民垦荒屯田,免税三年或永不起科,还迁徙长江下游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及杭州的无业农民到淮河流域开垦。由此可见,竹墩花姓的祖先极有可能来自苏州一带。
先辈们离开美丽富饶的苏州城后,落脚到江淮繁衍生息,现实里回不去了,只好在梦中与故乡、亲人相会,久而久之,我们这儿的人就把睡觉称作“上苏州”了。而“解手”之说是这样的:明朝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们捆绑起来上路,捆绑两条胳膊叫大绑,捆绑一条胳膊叫小绑。不仅如此,怕他们带绑逃走,还把捆绑起来的人用绳子连在一起,才押解上路。许多人连在一起,要动都动,要停都停,对押解的官兵来说,自然省事,却苦了被捆绑的移民。最麻烦的是大小便。一个人要大便或小便,首先得报告,说:“报告大人,请让大家停住,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小便。”到后来,报告简化成几个字了:我要解手。听着也能明白。直到后来定居下来,这个说法也成习惯用语了,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上苏州”之说并非空穴来风。2012年4月6日,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开馆仪式在苏州金阊区山唐街正式启动。数百名来自扬州、泰州、盐城等地的江南人后裔齐聚于此,一场庄严肃穆的朝宗仪式让他们有了回家的感觉。有关专家根据多方考证得出“苏州阊门是‘洪武赶散’移民集合、出发地”的结论,这个结论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认可。金阊区文史专家徐文高介绍,600多年前,迁徙的苏州百姓正是从阊门码头集中登记造册,编队登船,被迫迁徙到江淮流域。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考证,在今扬州、江都、泰州、泰兴、海安、东台、兴化、高邮、宝应、盐城等二十多个县市都有明初移民分布。由此看来,竹墩的花姓家族祖先来自苏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寻根纪念馆朝宗阁展馆一楼展厅,有十七本厚厚的宗谱,还有引人注目的七条皂荚。徐文高介绍,皂荚来自盐阜青墩,六百多年前“洪武起散”时,一位从苏州迁走的张姓祖先落户苏北,为纪念故乡,临走时带走了一棵皂荚树,然后在新家栽下。皂荚树在江南随处可见,在苏北里下河是罕见的树种。无独有偶,我家的东隔壁是花为淦家,他家东门口有一颗又高又大的老皂荚树。小时候,我和花为淦看到树上挂满了皂荚总想摘几个玩玩,但是树干太粗,无法爬上去,就用竹竿打,竹竿太短也够不着。于是,灵机一动拾地上的碎砖瓦片朝树上砸,碰巧能砸下几个。大人们摘下皂荚洗蚊帐和被单,公社兽医王安邦每到皂荚成熟时,总来摘一大包。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皂荚的药用价值。但是,王安邦为牛治病的本事方圆几十里名声很响,他家是祖传兽医。现在才恍然大悟:用皂荚治耕牛腹泻。我想,那棵古老的皂荚树可能就是花为淦的祖先从苏州带来的。在竹墩庄上有十多棵皂荚树,原竹墩中心小学有一棵,秋天时节,小学生都爬到树上摘皂荚玩耍,古称小东巷的河边也长有皂荚树,但是除了竹墩庄上其他地方鲜见。
竹墩花姓族人称祖籍阊门实是误传。据专家学者考证,阊门是移民集合地、出发地。明初从江南迁往江北的人口,大约有四十多万。这么多移民不可能全是苏州人,更不可能都是阊门人。这些移民应该来自苏州及周边的松江、嘉兴、湖州和杭州。
阊门临近京杭运河,是古代江南最主要的码头之一,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从江南去江北,阊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出发地点。而这样由官方组织、发放凭照川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组织者自然要先集中被迁之民,登记造册,编排队伍。由于阊门所处的交通位置优越,官方也就应该很自然地在阊门附近设立专门机构,办理有关移民的一切公务。而阊门外有寒山寺等几座大寺院,有条件接待安置来自苏州松杭嘉湖五府众多的被迁移民,阊门一带也就很自然地成为移民的集中地。由此可见,竹墩花姓祖先来自苏州一带的说法较为客观。
来自江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