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二手衣物创作,她让照片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选自《风》,2000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芬兰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拥有看似永恒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艺术文化,但芬兰也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它的身份认同感还处于较为新生的阶段。
芬兰艺术家瑞塔·派瓦雷恩(Riitta Päiväläinen)把芬兰自然风景和当地人的衣物、布料以一种独特的美学方式结合起来。在她的作品中,芬兰的严寒气候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些被人丢弃的衣物在冰天雪地中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观众也可以从中解读出开放性的故事。
选自《蓝色森林》,2004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对于瑞塔·派瓦雷恩来说,风景不止是物理环境,还暗示着情绪。作品中出现的衣物和布料都曾被人穿过、使用过,和人的身体发生过亲密的接触,在它们身上,有生命存在过,也有故事发生过。作品中包含着一种主观的、不确定的直觉,正是这种解读的模糊性让她的作品充满生命力,需要观者在观看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想象。
瑞塔·派瓦雷恩1969年出生于芬兰的马尼卡,取得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的学士与硕士学位。她在欧洲和亚洲举办过一系列个展和群展。
她的作品被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芬兰摄影博物馆、瑞典国家艺术委员会等知名机构收藏。
选自《河流的音符》,2013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与瑞塔·派瓦雷恩对谈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你的作品不仅是简单的风光摄影,自然景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瑞塔·派瓦雷恩:对我来说,自然景观是具有私人性、主观性的。我出生在芬兰中部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没有超市和电影院,也几乎没有和我同龄的孩子。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在茂密的长满青苔的森林里漫步、爬树、搭小棚子、滑冰……我用心感受过秋叶腐朽的味道,刚飘落的崭新积雪,雨后田野中弥漫的雾,从盛开的鲜花和候鸟的叫声中辨认季节的变化……我儿时所经历的这些瞬间,仍然生动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种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芬兰的自然景观之于我,更像是个人潜意识的“心灵风景”。
选自《河流的音符》,2014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你为什么会选择二手衣物和布料作为你的创作素材?
瑞塔·派瓦雷恩:说起衣物和布料,就会想到我的母亲。以前,我的母亲会给全家人制作衣服。除此之外,我对日常生活中围绕着我们的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历史也很感兴趣。我们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什么是值得被记住的?我是一个经常“回头看”的人。
对我来说,衣物是一个人的痕迹,它们记录着某人存在过,以及生活的方式。衣物的磨损和褪色,也正因为它们曾经承载着生命。然而,一件没有主人的衣物也意味着消失、死亡。所以对于一件衣物来说,“人”的元素既是在场的,同时又是不在场的。
当然,我们无法得知衣物背后的人的真实故事,但它总会暗示着一些东西。这些衣物曾是人的贴身之物,与人们的关系如此紧密,这让我想讲述一些潜在的故事,来唤醒人的记忆、感受与情感。
选自《结构》,2005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你在作品中将这些衣物与风景融合在一起,你想要表达什么?
瑞塔·派瓦雷恩:我对这两者之间的“对话”很感兴趣。我很喜欢一句话:创造是以一种个人化的、主观的方式,将旧的、熟悉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以创造新东西的过程。在这个系列作品中,不局限于画面本身,我在探索更深层的东西。这存在于观众的想象中,根据观者个人经历和记忆的不同,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些影像可以展示不同的情感特质:喜悦、悲伤、忧郁、恐惧、困惑,等等,这不是我提前预设的。在大自然中创作,意味着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元素—雨、风、光的变化,都在影响着一个场景的氛围。我只需要在拍照的当下保持敏感的心,我的创作原则很简单:相信直觉。
选自《庇护》,2019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我认为你的作品包含着一种叙事的感觉,一种隐晦的暗示。
瑞塔·派瓦雷恩:我希望我的影像保持开放性,不想过多地限制它的意义。例如,我不使用与宗教或文化有关的衣物,也不使用有商标的衣物。我希望影像只提供某种暗示,而观者可以自由地想象他们自己的故事,这才是故事或者寓言带来的效果。影像如果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感到好奇,或是给人带来某种感受,或是让人提出问题,才是成功的作品。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你在创作的时候,会先选择拍摄的衣物和布料,还是先选定某处自然风景?
瑞塔·派瓦雷恩:没有特定的顺序。有时我买好衣物或布料,然后去找适合拍摄它们的场景,有时反过来。我的创作一般会持续3-8周,我会开车载着想要拍摄的衣物和布料,所以有时候也要看我当时手边有什么材料。当然,在不同的季节和光线中,自然风景也会不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选自《伪装》,2005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你认为这些影像具有芬兰气质吗?
瑞塔·派瓦雷恩:芬兰人,尤其是生活在芬兰北部的人,与大自然有着紧密的关系。与欧洲许多国家相比,芬兰的历史和文化还比较年轻,而与自然的联结更加强烈。一般说来,芬兰人喜欢独处,有些忧郁气质。
我相信环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远超越我们自己的感知。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有灵魂,甚至石头。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仍然想保持这份童心,赋予万事万物以灵魂。所以,我想我的作品会有一些非常基本的芬兰气质。
选自《伪装》,2005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冰还为你的作品注入了新的灵感,你通过冰冻的方式,将衣物塑造出立体的造型,你是如何去做的?
瑞塔·派瓦雷恩:需要事先进行一些规划,至少要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户外去冰冻,这样衣服的造型才会冻得比较牢固。首先,我将衣服完全浸泡在水里,拿出来之后在里面放置塑料支撑进行塑形。
在这个阶段,我通常会继续在衣服上浇水,加强它们的冰冻效果。转天早上把这些冰冻的衣服放进车里,运到我想要拍摄的地点,开车过程中不能开空调加热,否则冰冻的衣服就会融化。我通常会提前选好前往的地点,但也会随机应变,临时改变计划。最好的方法就是听从自己的直觉。
选自《冰》,2001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你创作了这么多系列作品,你对自己有什么新的理解?
瑞塔·派瓦雷恩: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跟随别人。我经常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意识流”,它包含着我们基本的自我认识:是什么让我们快乐、悲伤、兴奋、恐惧……它一直与我们同在,而我们总是可以回溯它,探索它,更深刻地认识它,它的恒久带给了我们稳定与希望。
选自《想象中的会面》,2005年。瑞塔·派瓦雷恩 摄
瑞塔·派瓦雷恩,芬兰摄影师,个人网站是 www.riittapaivalainen.com
摄影 / 瑞塔·派瓦雷恩(Riitta Päiväläinen)
文/阿拉斯戴尔·福斯特(Alasdair Foster)
编译/赵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