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了一生,依旧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海廷克与马勒《第三交响曲》的情缘
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的保留曲目虽极宽阔,马勒却无疑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马勒交响曲成为贯穿指挥家职业生涯的主轴曲目,最后一轮演出当中,海廷克选了马勒《第九交响曲》。我清楚记得,2018年,他指挥的“马九”是彼时最轰动的音乐会,国内也有不少乐迷前往欧洲聆听。
然而,纵观海廷克的马勒演绎,他投入最多的未必是“第九”,而可能是《第三交响曲》。指挥家多次灌录该作的唱片,除了指挥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全集之外,每每有契机重录马勒,他最不会漏掉的,就是“第三”。当然,这样的热爱也保持到了最后。
就在那轮“马九”成为话题的不久之前,海廷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现场演出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录音(Br Klassiks发行)是最醒目的新片之一,《BBC Music》也将其选为2017年的年度唱片&最佳管弦乐录音。
伦敦爱乐是海廷克长期合作的乐团之一,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家Murray Khouri回忆,“马三”是这位指挥家最擅长的一部马勒交响曲。虽然已经指挥过那么多次,在演出的过程中,海廷克依旧会被音乐感动得流下热泪(Khouri将大师的马勒与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录音推为首选)。
印象中,加上17年BRSO的演出,海廷克指挥该作的录音正规发行的好像就有五版。不料去查了之后,发现至少有七版之多!
首先是60年代指挥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录音室版,也就是Philips全集中的录音;之后是1988年的影像版,同样指挥音乐厅管弦乐团;第三,就是传奇的圣诞音乐会系列中的马三,似乎一直仅收入在套装唱片中;第四, 1990年指挥柏林爱乐的重录版本。
这套“重录版”,其实是当年海廷克准备与柏林爱乐合作,为Philips重录马勒的全部交响曲。可惜,彼时古典唱片业的颓势已彻底显明,某些项目无法支撑,居然连Haitink+BPO这样的王牌组合的全集都戛然而止。差不多同时期的1991年,该组合还推出了影碟版马三,也就是第五次演绎。
第一款马三的录音完成之时,海廷克正走向事业高峰,而BPO版全集中断之际,也正是指挥家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曾几何时,为几大唱片公司缔造招牌名演(Decca的老肖、EMI的莫扎特、瓦格纳歌剧),更成为Philips一张王牌的海廷克,在往后的岁月竟同大品牌渐行渐远。
进入新世纪后,这位指挥家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乐队自主品牌的目录上。最为重磅的成就之一,即是2006年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灌录的马勒“第三”。彼时,CSO的自主品牌推出该组合演出的马勒与布鲁克纳交响曲多首,据说也有灌录全集的可能,后来依然未果。就在这批唱片推出后不久,海廷克带领CSO第一次访问中国,演出布鲁克纳“第七”与马勒“第六”。
那一轮CSO巡演,风头之劲,前后几次BPO、VPO的演出都难与之相比。显然,大宗师本人的魅力占了一半以上。海廷克出身于音乐世家,他来上海演出时,方知其子也在上海工作,却无关音乐,而是耐克公司的一员。那次马勒“第六”的现场让我领略到另一层面的音乐演出,至今回忆起来,仍感到惊心动魄,如在眼前。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指挥CSO演出马三、马六的唱片我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听得完全投入——得其仿佛,若有所失。
快用到十年,才将那现场的声音从自己脑中挪开,虽依旧清晰,却不至于笼罩当下的聆听了。李欧梵先生极为肯定海廷克与CSO的这款马三录音。他曾长期在芝加哥生活,聆听索尔蒂的现场,认为巴伦博伊姆接手之后的CSO渐渐陷入颓势。听了这款马三,则惊叹其开篇震天动地,仿佛索尔蒂与乐队的黄金时期再临云云。
诚然是了不起的演出,很长时间里,“第三”是马勒交响曲中我自己比较隔膜的一首,海廷克这张却能够常听。而当自己渐渐理解这部作品之后,收获自然又有所不同。
后来大宗师离开CSO,乐队自主品牌的唱片骤减,也换成以穆蒂为中心。十多年后,指挥家居然第7次发行了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唱片,真爱莫过于此。
海廷克自己表示,同乐队深入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正确的声音并非他事先想好,而是在同乐队的磨合中寻得的。乐队中的演奏家也回忆了大师是如何用眼睛指挥,给自己支持和带领。有时读着读着,就想起了克列姆佩勒表示他能够完全用眼睛指挥的事。
对于海廷克演绎“马三”的光辉历史,我自己最熟悉的仍是CSO版,也正是它引导我爱上这部作品。海廷克在其中,将自己渐入后期,炉火纯青的宗师境界,同乐队超级高能的英雄本色相调和。或许你能在他的录音目录中找到更为朴素、更为欧洲风味的演绎,但这款录音是无可替代的。
CSO的马勒传统主要是索尔蒂建立的,他之前的莱纳也功不可没。尽管莱纳不是最热情的马勒推广者,却仍留下《大地之歌》与《第四交响曲》重要的早期立体声录音。索尔蒂的情况就不说了,巴伦博伊姆接他的班,在马勒方面无所拓展。
因为巴伦对于马勒的许多作品其实持怀疑态度,他在自己的书中对此直言不讳,是难能可贵之处。海廷克恐怕是CSO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担任首席指挥仅仅五年时间,不挂音乐总监之职。
乐队自主品牌诞生之初,正是这位首席指挥缔造了第一批杰作。待到日后,以发行新总监穆蒂的演出为主,CSO自主品牌能否延续之前的辉煌则是一个谜了。海廷克来华演出期间,接受访谈时被问及离任CSO的事情,他表示不想要过长的任期,因为每位指挥家的保鲜期其实是有限的(大意)。所谓知所进退,可能莫过于此。
说回这款马勒《第三交响曲》,指挥家对于CSO超级乐队的特质做了最充分的发挥,完完全全是“蒸馏”出最后一滴精华,尤甚于他们合作的布鲁克纳。第一乐章中,CSO独有的那种又震撼、又圆润,还又透明的铜管音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还有乐队整体的持续高能,世间恐怕难有另一个交响乐章,像“马三”的开篇那样彻底地考验一支乐队的能量与持续力。
海廷克挥出了现象级的强度,同时却不再追求索尔蒂式的光彩与通电般的刺激。表现中间乐章的复杂性,指挥家尽显其敏锐的节奏控制,将乐队的超级能量运用得有的放矢。当然,开篇的震撼性确实太强,那种震天动地的特质,绝非停留在单纯推高力度,炫示铜管技巧的表层,而是海廷克真正推出乐队的潜能,以呈现他在原作深处发掘的灵魂。
指挥家为CSO带来很多欧化的东西,当然不只是他,从巴伦的时期就开始了,很多是弦乐的改变。海廷克自己原本演奏小提琴,对弦乐音响自然有心得,他呼唤CSO的超强震撼性,同欧化的美声相结合,而直追索尔蒂时代并非过誉。
纵然有压倒性气魄的开篇,海廷克CSO版“马三”的高峰还是被忠实地置于末乐章。表现马勒笔下最独特的长线发展,及那种不断上扬的音乐意境,海廷克首先在结构层面展现出至为高迈的眼光——对于横向之“线”的铺展,纵向细节的关注,以及二者如何放入节奏、律动的“空间”以呈现持续的进行,三方面“动态黄金比例”的综合才体现出那纯青之境。
CSO的绝代超技,融合欧化审美后的力量感,固然超群绝伦,但在那样的基础上,都仅仅是外添的。那种不强调什么,却又使一切沛然流露的境界,终归是技巧的基础越高,就越震撼人心。海廷克在“马三”的终曲部分,对一支超级乐队的调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毕竟,这是让他在指挥了一生之后,依旧感动得热泪盈眶的乐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