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32)
原著连载(32)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历史脉络
(三)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3)“国学热”的兴起和儒学的复兴,不是少数几个人促成的,而首先是反映了民间的需求。
---1978年7月18日,《光明日报》史学版头条用通栏标题、四分之三版面,刊出上海一名年轻的哲学老师陈增辉的文章——《孔子教育思想试评》。此文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要辩证地看,如“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论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这篇5000余字的、现在看起来观点并不新鲜的文章,却引起了敏锐的驻华记者的关注。日本共同社驻京记者福原当天发回一篇报道称:“‘文化大革命’后第一篇正面评价孔子的文章出现了”。自1970年代中期、孔子的声望在中国落到了2500年以来的最低点之后,这是一个新现象,一个民族对先贤的评价开始一点点复苏。
---从1977年到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女编辑王志宏,被抽调参与“文化大革命”后第一版“拨乱反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孔子重新评价部分的编写。1978年3月的全国通用初中历史教科书第一册中,“孔老二”这一侮辱性称呼不见了,关于孔子的章节,标题很谨慎:“孔子的反动思想”。 1978年12月底全国初中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关于孔子的章节,标题去掉了“反动”二字,改为“孔子的思想”。从报纸到教材,几乎都在同一时期重新对孔子定位,一个冰封的时代开始回暖了。1992年,王志宏主编的全国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孔子已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还增加了画像、语录等诸多正面肯定内容。
---1978年8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历史研究》编辑庞朴的《孔子思想再评价》一文。该文提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也要全面看待,不能全盘否定。这篇文章随即引起很大反响,可谓学术界全面地重新评价孔子的标志之一。此后,重评孔子的文章,在各类杂志上、研讨会上越来越多地涌现。
---1980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三年来的孔子评价》,以1978年夏季为界,把“文化大革命”后的孔子评价分为两个时间大体相等的阶段。文中说,“敢于重新提出学术上的是非,把孔子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明白说出自己的观点,是评价进入第二阶段的特征。”
---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设立具有招生计划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国学院,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之后,许多著名高等学府和一些省区市的高校,也设立或准备设立类似于人大国学院的教学研究机构。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成为国学教育、研究和对内、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由此引发了遍及全国的《论语》热。据报道,《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出版后两年多时间,已多次印刷,包括盗版书在内,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百家讲坛因持续讲述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已成为收视率一直位列前茅的名牌节目。近年来,以孔子、《论语》为题材的书籍、连环画、影视作品、讲学活动层出不穷。诵读中华经典活动从小学到中学,从城市到乡村,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