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所谓“愤”,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想搞明白而得不到答案的激愤心情;所谓“悱”,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所悟而表达不出来的急迫样子。孔子认为,教化学生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要调动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因此,不到他想求而未得的时候,不去开导(启)他;不到他欲言而不能的时候,不去提示(发)他。注重启发诱导,这就是孔子教化思想的第二个重要原则。
启发诱导,涉及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善于把握和运用时机,在学生处于“愤”的状态下给予“启”,在学生处于“悱”的状态下给予“发”,这体现了孔子对教师主导性作用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能否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说到底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师父引进门,修行在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所强调的“启”和“发”,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又体现了孔子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教和学的过程,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发愤努力相配合、相协调的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没有学生的“愤”与“悱”,教师的“启”与“发”就会因缺乏前提和基础而失去作用。而当学生处于“愤”或“悱”的状态时,得不到教师恰到好处的“启”与“发”、“导”与“点”,他就很难“顿悟”,很难更上一层楼。无师自通者,毕竟是少之又少。
孔子启发诱导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他对时机的准确把握,而且在于他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
一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物之角落为“隅”。孔子告诉我们,如果老师举出某方形物体的一角为例,学生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就不能再重复这种方法了。言外之意,就应该另换一种思路和方法去启发他。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用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就是学习迁移,它指的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影响。孔子很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巧笑倩兮”,是形容少女俏皮而动人的笑貌。“美目盼兮”,是形容少女美丽而传情的眼神。“素以为绚兮”,是形容洁白的底子上画着绚丽的花卉。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诗的原意,而是说:“绘事后素。”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才可以在上面画花。子夏经老师一点就通,于是又问:“礼后乎?”是不是仁先而礼后呢?孔子对他能由论诗而谈及礼,领悟出人有了内在的仁,才能自觉地遵循礼的深刻道理,大为赞赏,并鼓励说:是子夏启发了我呀!现在可以和他讨论《诗经》的问题了(《论语·八佾》)。
二是提出问题,交流探讨。《论语》以少见的篇幅记载了一个“吾与点也”的著名故事,体现了孔子运用问答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在交流探讨中加以引导的教学特点。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坐在孔子身旁,孔子首先以谦虚诚恳的开场白放松大家的心情,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紧接着,提出了讨论的中心议题。他说:你们平日里总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假如有人要请你们出去做事,你们将怎么办?子路表现出当仁不让、敢于力挽狂澜的豪气,回答道:我去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国,三年可使民众有勇气,并懂得道义。冉有的回答是,我去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可使民众富足,礼乐教化要另请君子实施。公西华的回答是,我愿学习礼仪,在有关祭祀或外交的宗庙之事中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在讨论过程中,曾皙边听边鼓瑟伴奏。听到老师让他回答,止住瑟声站起来说:我的志向是,在暮春三月,穿着新衣,约上朋友,到沂水边沐浴,登舞雩台临风,然后咏歌而归。孔子感叹地说:“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子路所答,意在强国。冉有所答,意在富民。公西华所答,意在教化。这三条,都是孔门学问之要义。然而,为什么孔子只说“我和曾点(曾皙)的志向一样”呢?这是因为,孔子是把四位弟子的志向当作互为补充、步步深入的整体来看的。治国之道,必先强国、富民,在此基础上提高其文明程度。然而,最终的目标是要使民众享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曾皙所答,恰恰展现了一幅大同世界中的美好和谐的生活景象,这怎么能不引起孔子的慨然兴叹呢?“吾与点也”,正是这场讨论的点睛之笔。随后,孔子又针对曾皙的疑问,对其他三人的回答一一点评,肯定了他们各言其志的道理,又指出子路不够谦虚,冉有、公西华太过谨慎的不足。这真是一堂精彩纷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启发式教学课。
三是巧用比喻,由浅入深。运用比喻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是孔子的又一特色。他曾经站在滔滔的河水边,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叹,借用奔流不息的江河水,比喻时光日夜不停地运动,使人们对“时光一去不复返”这一抽象的哲理,有了形象、具体、生动、鲜明的感受,以此勉励学生珍惜时光,珍惜人生,发奋努力,自强不息。孔子还用堆土成山作比喻,告诉学生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篑”是担土用的筐子。我们担土堆山,即使在只差一筐土的时候停下来,也不能完成任务,这是自己停下来造成的。然而,就算平地上刚倒下一筐土,只要不停地担土,不停地前进,就一定能堆成山,这是自己坚持努力得来的。孔子借用这样浅显易见的事情,阐发出一个人生的大道理——“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无论是道德的修养、学业的深造,还是事业的成功,都是不进则退。进,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六十四章》)退,则“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然而进也罢,退也罢,不在别人,不在外部因素,关键在于自己。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当代教育在组织形式、教学模式上虽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孔子关于启发式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没有过时。我们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就必须大力深化教育改革,改变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积极研究和创新启发式教育,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