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67)

原著连载(67)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

[大同社会] 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在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孔子这样描述了关于大同社会的景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说,大道通行的社会,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都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尊敬和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慈爱和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壮年人能有工作和收入,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产货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人们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却不是为了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它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的,是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这个“公”,包括财物公有和权力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唐人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解释说:天下为公,是指天子之位。尧不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以禅让的方式传授给具有圣德的舜;舜也不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商均,同样以禅让的方式传授给具有圣德的禹。这样的权力公有,是财物公有的保证。

二是“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这是“天下为公”的大道得以通行的具体措施。管理社会事务的人员,是被民众选举出来的具备贤德和才能的人。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孔子曾经高度赞扬舜知人善任的品德和智慧,认为舜总是细心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确定人选后又总是经过多方面的锻炼和考察,然后委以重任。他不仅选择了自己的接班人禹,而且还选择皋陶担任当时的最高司法长官。皋陶被我国史学界公认为上古时期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司法鼻祖”,是和尧、舜、禹并称的“上古四圣”之一。

三是“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在“天下为公”的社会里,讲诚信、修和睦是人与人融洽相处的突出体现,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世间的和谐。

四是各得其所的社会保障。正因为人与人之间亲融和谐,因此,人们都能出以公心去待人处事,敬老爱幼,老年人、壮年人、幼小的儿童以及“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和保障。男有所事,女有所归,人人安居乐业。

五是一心为公的思想觉悟。人们都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财富十分珍惜,憎恶一切浪费现象,反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人们尽其所力为社会劳动,把劳动中不能尽其力和只为自己劳动看做是可耻的事。

六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良好,人们有安全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个美好的大同世界景象,既有对原始公有制社会的描述,又有浓厚的儒家道德理想因素,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后世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如维新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以此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开辟了道路。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立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的四个重大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摆在了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不是数字上简单的增加,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事业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科学、全面、协调和均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16世纪的欧洲,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巨著《乌托邦》问世,成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标志。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的“乌托邦”一词,意思就是“空想的国家”。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那么,社会主义是怎样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大工业生产时代,它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加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批判地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发现了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了哲学基础;批判地改造英国古典经济学,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了经济学基础。在这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他们对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加以吸收和改造,从根本上克服了其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要点是:(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2)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5)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就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之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我国古代关于“大同世界”的描述,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就是这个美好愿望的有力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论述,就是对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目标模式的科学表述,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就是为了把这个远大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我们党成立28周年,也为回答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在这篇文章中,他借用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概念,指明了“人类进步的远景”。他说,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要“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领域”。在这里,毛泽东赋予了“大同”全新的含义,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大同境域”。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是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个科学的界定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古代“大同世界”思想资源的继承,又不同于历史上一些思想家所憧憬的“大同世界”。它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描绘的“乌托邦”,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主体是全体人民,根本目的是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二是明确了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大特征”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三是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当前要着力解决好的五大民生重点,这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四是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是目标和过程相统一的基本思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和谐并不是同一,也不是没有反差、没有矛盾。把和谐社会误认为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切实际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具体的、历史的、分阶段、有层次的,我们必须把目标和过程统一起来,不断地化解社会矛盾,积极而又循序渐进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0)

相关推荐

  • 政治革命(下)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多数方面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对立面,因为社会主义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或生产资料所有制.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和个人权利,社会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自由主义 ...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伊始,就有许多仁人志土对其弊端提出批评,并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来代替资本主义.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一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从那时算起,社会主义已有五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2)

    原著连载(82)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笃信好学]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1)

    原著连载(81)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敬业奉献] 中华民族崇尚"敬业乐群&q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0)

    原著连载(80)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诚实守信]诚实和守信是互相联系的.诚实就是忠诚老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9)

    原著连载(79)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明礼知耻]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和他的一个亲属谈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8)

    原著连载(78)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与人为善] 中华民族关于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语出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7)

    原著连载(77)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厚德载物] 是对中华民族崇尚道德.高度重视人的道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6)

    原著连载(76)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自强不息]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之精髓所在,中华民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5)

    原著连载(75)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天下为公] 语出<礼记·礼运>:&q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4)

    原著连载(74)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这里选择心怀天下.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