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偶尔﹚翻翻之夜读三国--忠义之叹
关羽大忠大义,这咱论不了,《三国演义》中还记载着两个小故事,独立成章,又很感人: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中突然插入了一段小故事,说他小,在回目中就没点到,去掉也丝毫不影响什么,加在那里都可以,大意是,孙权弟孙翊被下属所杀,其妻徐氏又被胁迫从贼,徐氏假意应承,秘招孙翊心腹孙高、傅婴伏于密室,诱捕二贼,孙权至,取徐氏归家养老。
《三国演义》经毛氏父子评改,语言跌宕起伏,就是这么短的故事,也写的引人入胜,人物极具个性色彩、活灵活现。遗憾的是,徐氏通篇无名,看来那时对妇女就有了偏见,但同时我又怀疑那时的妇女再嫁等与后世不同,曹丕乘乱纳甄氏,曹操幸邹氏,赵范为其嫂樊氏作媒赵云,所有的女子都是氏,甄氏丈夫尚在,邹氏丈夫书上不显,连曹操都说真吾儿妇也。但到书的后半部司马懿杀曹爽,爽从弟文叔之妻,截己耳,断己鼻,我最早知道这个故事乃是有人来证明其守节,现在看原文,与守节就有点大相径庭了,截己耳,倒可解释守节(看上面的,也不能这样解释),断己鼻就绝对不能这样理解了,因为她泣曰: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截己耳为节,断己鼻为义。这真有点乱糟糟的。
另一个故事就稍微有点复杂了,而且回目上也有,在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中马超将投降的韦康全家四十余口尽斩,韦康参军杨阜之姑时已八十二岁,深责之,同谋者赵昂忌惮其子跟随马超,其妻王氏厉声斥之并尽将首饰资帛亲往军中,赏劳军士,后杀马超全家,及至马超杀昂之子,杀杨阜之姑,杀昂全家老幼,阜宗弟七人皆战死,阜身中五枪,曹封其关内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忠为义,杀身成仁,都落了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
仍然是妇女通篇无名,人活一百,形形色色,有徐氏王氏的英烈,有甄氏邹氏的逆来顺受,世界是个大舞台,人们都是演员。要说怎样演都是一生,主流的意识形态教育我们,杀身成仁,义薄云天,这几个人就是顺着这个,豪气干云霄。在这里,或者一切评论都成了多余,都是多么的苍白,唯有为忠义之事赞叹。
忠义相连,其实“忠”和“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被郭沫若成为“南缘北梦”的《再生缘》中,作者写了一个奴仆江进喜,他的主人陷害别人时,他出手相救,这就是“义”,但另一方面说明他对主不“忠”,但当他主人得到应有下场倒台其他人作鸟兽散时,他又挺身而出,为解救主人多方奔走,这应该算“忠”,所以这个“忠”和“义”是个很复杂的东西,那在自己对忠义的理解。
蔡邕哭董卓要说不能算是忠,也无所谓义,连他自己也承认,尚知大义,但就是想哭,你哭哭就罢了,象现在人在心里家里虚拟的网上发发牢骚,没人知道算了,偏偏又伏尸大哭,这就很难理解了。不过可能,纣王死,也是会有人伤心的,最少伯夷叔齐是不高兴的,而且因此饿死了呢?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前有张辽数其三罪、三便,无非一个“义”,一个“忠”,三罪、三便不说,这三事是那三事呢?其一,降汉帝,不降曹操,这就是他认为的“忠”,这不是图形式,不重实质吗?曹操很直接“汉即吾也”,一嘴啃住豆馅。其三“一知道下落,将万里寻兄”,还是一个“义”字。
关羽说的很清楚,26回,刘备写书责备他背桃园结义之盟,关羽就说“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
忠义之士不会违背良心,不会惧怕死亡。
央视版的电视剧把“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江上行》的插曲放在单刀赴会时。
所以关羽把这两个字阐述的淋漓尽致,人们把他抬举出来做为代表,再经历代的不断强化完善,俨然是个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