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深探“宣州窑”(上)
河底深探“宣州窑”
+
陈 亮
去冬今春,水阳江河道因泄洪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卡清淤,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了大量古陶瓷及其碎片标本。水阳镇附近老百姓知情后便一涌而上,全民参与挖掘“刨宝”,于是乎“全民挖宝”事件顿时炒得沸沸扬扬,全国各大网站和媒体竞相报道。表面看此事似乎有些负面,但对我们这些古陶瓷爱好者来说,却是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随着大量地古宣州窑陶瓷及其碎片标本挖出面世,许多不为人们所知的古宣州窑的重要信息便接踵而来,难识其庐山真面目的宣州窑,终于又掀开了一层蒙在其头上的面纱。这千年等一回的机遇,让我有幸获得不少珍贵的第一手实物标本,为破解某些关键性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媒体的炒作也引起了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重视,据说宣城市、区两级文物部门在现场上采集到宣州窑器物200余件,而且大部分完整或接近完整,期待这些器物能早日整理建档公诸于世;更期待有关专家对这些实物标本进行深入研究,解开更多地宣州窑谜团。
在期待未至时,笔者作为古陶瓷爱好者,也是草根研究者,提前做一点古宣州窑“深探”的尝试,算是抛砖引玉吧。为直观起见,现选取二十余件宣州窑实物及其标本加以深入探讨,这些标本主要属小河口、山岗、东门渡一带古窑址产品,与先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冥器、乐器等,最多的品种是执壶(注子)、碗盘、罐、瓶、狮塑和文房器具等。有的标本直接采集于河底,虽粗者普者多,但精品甚精,其烧造工艺完全符合大窑名窑水准。
执壶或注子选取八件。
图一(1):唐代宣州窑黑釉执壶,高14.5公分,口径6.2公分,底径7.2公分,短颈短柄短流,黑釉偏酱色。此壶是半年前从文房四宝古玩市场一操水阳口音的小贩处购得。其器型、釉和胎质都与笔者在现场采集同类器物标本相同,参考《中国陶瓷史》唐代陶瓷器物演变图,见图一(2):唐代典型器物示意图。
这种盘口短颈、鼓腹、短嘴、短柄的执壶(注子), 当属唐代早期典型器型。从而我们能发现一个重要信息,宣州窑的烧造年代将提早到唐代早中期。就造型而言, 某种器型很少是独立出现于一个窑口里, 往往其他窑口里也普遍存在,同时代的造型, 都具有广泛性和统一性. 尽管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 但同时代流行同样的式样是一个历史定律, 大家都在模仿和追随, 很少器型是某一个窑口里的工匠突然独创出来的, 而是在流行过程中演变生成, 到了具体窑口里可能会发生些微妙的变化。但这种造型上的微妙变化可能是时尚审美上的地方化, 很大程度上更是由当地的胎质原料性能所决定的, 胎不同, 造型工艺就不可能完全一样. 就像面粉可蒸大馍,米粉只能蒸发糕一样。如果两个相邻窑口里具有非常不同的造型工艺,那么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它们原料的差异。这也是小河口古窑址黑瓷、青瓷与繁昌古窑址白瓷、青白瓷的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倘若有疑义的话,建议可对泾县窑头岭古窑址进行考察,因为该古窑址堆积层中同时能发现青瓷和青白瓷、白瓷标本,其青瓷标本与离小河口不远的山岗古窑址精品标本类同,而青白瓷、白瓷标本却与繁昌古窑址青白瓷、白瓷标本基本一致。
图二:唐代宣州窑黑釉窑变执壶,高22公分,口径9公分,底径10.6公分,与图一相比较,颈、身与流略微增高或加长,年代符合唐代早期向中期过渡规律,黑釉釉明如镜,玻璃质感强,有隐约似蓝色火焰的窑变现象。这种蓝色火焰的窑变现象,可以证实釉中含有氧化钴,是青花钴料发色的早期闪现。美中不足的是,壶身有几处窑粘,属轻度砂粘。窑粘是在烧制过程中粘上了窑里的杂质,其形成原因是瓷器在装窑时或因装窑方法不当如窑具倾斜,或因空间拥挤,导致烧成后瓷器与瓷器之间或瓷器与窑具相粘连,可分器粘、匣粘和砂粘等。此壶于年初在高淳古玩店购得,店主介绍说,刚进得一批宣州窑精品,很快被一位南京买家和一位合肥买家分别买走,这件壶如果没有窑粘,你也没机会买到了,问他出处,他反问:不是你们水阳挖河道,到哪里能弄得到这么好的东西?
图三:唐代宣州窑紫斑彩水注,高10.2公分,口径7.8公分,底径7.5公分,唇口平底,短嘴作六角形,无柄,施青釉,青釉中间有四处饼状紫斑彩,器型周正饱满且大气。值得重视的是,紫红斑彩均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生成。施了含氧化铜的着色剂,一般会出现两种成色效果,一是开始可能希望它全烧成绿色(绿色是氧化焰气氛烧成时的常规效果),于是用了氧化焰,但在出窑时器物表面呈现了红色,这就是窑变。它不是人为控制的,是在烧造过程中不小心控火,或小心也控不住,受自然力驱使,让氧化焰变成了弱还原,还原焰使之发成红色;二是烧窑时已经掌握了人为控制还原焰技术,生成想要得到的红斑彩。古玩界公认唐代鲁山窑花釉器为“唐钧”,即唐代的钧窑,从图三的这件红斑彩注子来看,窃以为叫“唐钧”更贴切些。由此可推论宋代钧窑出现美丽的红斑并不是孤立的,不是无缘无故突然冒出来的,它有原因,有引子,是否有来自宣州窑的传承和启发?据《新唐书》卷45记载:唐代宣州向朝廷进贡上等“碌青 ”,即孔雀石,当时应是绘画等贵重颜料,成色差的又可用来炼铜,主要成分是氧化铜,属铜绿的结晶体,紫斑彩的烧成,极有可能与用碌青原料相关?
图四:唐代宣州窑青瓷蕉叶紫斑执壶,高23公分,口径10.5公分,底径11.8公分,青釉偏黄,与图二器型相比,口比例略增大,颈和器身比例略增高,符合唐中期向晚期过渡器型。值得一提的是,主题为暗红斑彩绘成芭蕉树状,由10片蕉叶构成,有较强地装饰美感,若与元代景德镇名瓷釉里红彩绘器物放在一起看,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壶为合肥藏家收藏,据说也与本次挖河有关。
图五:晚唐宣州窑青瓷执壶,高14.8公分,口径7.2公分,底7.2公分,器型变化明显,口与颈已拉成喇叭状,壶嘴和柄变长,柄上印有文字难以识别,为典型晚唐风格。
图六:晚唐五代青瓷温壶,为合肥藏家藏品,具体尺寸不详,青釉,壶与碗似乎不在同一档次,壶型雅致且大气,从四瓣瓜棱看,仍属唐代晚期器物,到五代时凡器型有瓜棱者均为五棱,笔者曾详细论证过五代花口碗盘都为五瓣,没有例外。
图七:五代北宋宣州窑青瓷执壶,高19.5公分,口径 10公分,底径7 公分,青釉纯正,口与颈演变成漂亮的大喇叭形,壶嘴、壶柄比例都变长,为典型的五代到北宋时期的器物。
图八:元明宣州窑黑釉执壶,高17公分,口径5公分,底径6.8公分,上半身施黑釉,小口,壶嘴长且有横柄与壶身相连,应为宋元以后的器型。这件壶虽然普通,但它能说明宣州窑宋元时期仍在继续烧造。
罂瓶类选4件。
图九:宣州窑唐代青瓷点彩罂,高37公分,口径17.5公分,底径9公分,腹部有残,盘口大而底足小,颈部紧收,整体线条优美,为一次拉坯成型,可见当时窑工技艺之高超,同时也说明胎土质地的可塑性非常好。
古代窑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明了用转动的车盘来拉坯技术,拉坯的魅力在于,随着车盘的迅速转动,一堆看似松软的粘土会随着手指的挤压和牵引,迅速变成某种器具的形状。泥土被扶立起来,像是向上生长,依靠手的牵引,形成器具的底部和腹部的空间与弧线。手继续牵引,或收或压,粘土极为温顺,按着人的意愿持续生长,终于变成一个惊叹的器坯。只有长久地和粘土接触的匠人才能清楚掌握粘土的属性,知道如何精准地拿捏。在长久的劳作中,这些技艺变成了身体记忆的一部分。笔者参考很多资料和自己多年的研究认为,元代以前南方各窑制瓷所用的瓷土是地表层的粘土或瓷石,有关书上也将瓷石、白坩土、观音土、陶土统称为粘土,种类很多。陶工们一直将制陶用的粘土叫“陶土”,而把制瓷用的粘土叫“瓷土”,两者的主要区别不是“粘”,而是助熔剂的含量,铁,铝等元素的含量多少决定的。商代的白陶用的是瓷土,为什么烧出来还是陶呢?主要还是烧成温度使然,坯体烧至900度成陶,烧至1230度以上则瓷化。
唐代时还没有用两元或多元瓷土来配方的工艺技术,属一元胎土。一元胎土中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多或少)在高温反应时,那些变成莫来石部分的“骨架”难以形成致密坚硬的胎体,如果接胎的话,胎体在熔融状态下,下部分承受不了上部分的压力而会产生沉降性形变,外壁明显突出后成了难以弥补的缺陷。单纯性软的高岭土,撑不起骨架,易变形,故不可单独做瓷胎,只有硬软适中筋骨好的瓷土,方可其大用。从宣州窑所处的地理环境看,宣城自古矿藏资源丰富,至今宣城南边和北边还各有一条明显的非金属矿代,北边一条串珠式从郎溪、狸桥、卫东、东门渡一直到繁昌柯家冲;南边一条从宁国、水东、到泾县窑头岭一带,两条矿带其它资源不说,仅观音(高岭)土、瓷石和粘土的分布质量差异很大,观音土、瓷石等粘土内含杂质不同,颜色也有红、砖红、灰、白等五花八门,适合各种粗精档次瓷器的配料,也适合多种釉色瓷器配釉;质细色白胎可能用的是上等观音土,窑址附近至今有不少观音土尾矿存在,加之淘练瓷土时用了分级水洗的工艺,水洗纯净后的原料比一般的要多出几倍的成本,做出的高档器物自然价钱贵,只能供给非富即贵的上层社会,而绝大多数产品应是面向平民大众,于是价廉而实用的普品或粗品数量会很大,胎土粗糙欠水洗,很多器物为缸胎,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裸露窑址表面的大量普品和粗品而忽略了精品器物的存在。其实我们没看到的宣州窑东西太多了,随着外地藏家的精品不断被发现,结合本次河底的新挖掘,精品的精美程度远超想象。宣州窑有自己的特色,在当时并不输给同时代的越窑和长沙等窑口,切不可看轻宣州窑的烧造工艺水平,不能低估宣州窑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现实中的各个窑口都有不同档次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任何一个窑口都以大量的普通实用器物为主体, 一些美仑美奂的器物, 在窑址以外数量被放大,古代瓷器的生产和销售道理跟现代瓷器的生产销售并没有什么两样, 主要的是餐饮和普通日常用品器物, 而装饰品、艺术品在比例上要少很多。
图十:唐五代宣州窑青釉酒瓶,高29.5公分,口径5.5公分,底径5.8公分,通体施青釉,双唇口沿,应该为便于酒瓶封口。
图十一:宋代宣州窑青釉两系瓶,高14.5 公分,口径4.2 公分,底径5.5 公分,虽青釉大部分脱落,然型制奇巧,瓶身有六瓣瓜楞,属北宋造型。
图十二:明代宣州窑素胎酒瓶,高14.5 公分,口径4.5公分,底径 4.5公分,为酒瓶,素胎无釉,似紫砂器,储酒效果好,长年不腐。
这种烧废的酒瓶、酒坛在狸桥、卫东一带古窑址堆积层中数量极大。《大明会典》记载:“嘉靖七年奏准:宁国府原造送南京光禄寺酒瓶,内一十一万五千个,令仪真厂带运至光禄寺。又一万五千个,照旧解南京光禄寺各供应。”明嘉靖年宁国府(宣州)进贡的酒瓶到底什么样?目前就已发现的情况分析,只有这种瓶最接近答案。
(作者系宣州区农委纪检书记,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