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传:我看到,那个逛饰品店的“小女孩”长大了!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嘉南传》正片我是一集没看,但是我看了很多阿婆主的解(吐)说(槽),除了这类古装剧一贯拉胯的剧情和人设,大概就是集中在女主角与剧中其他人不在一个画风里的化妆造型。
我多看了两眼就乐了,这不就是当年流连啊呀呀饰品店的小女孩长大了吗?
△ 嘉南传,官博
△ 嘉南传,知乎@辰鸽墨漓
这个造型的美丑先放一边不论,我们只谈对于当下的古装剧造型的整体走向而言,它是显得有些“过时”的,因为最流行这类造型的时间是2000-2005年这段时间(该时间段只是笼统归纳的“最流行”区间,本文举例会有超出这个时间段的,就不另加说明了)。
当时,如今的考据风、简约风都还没有兴起,但戏曲、港台等诸多印记却已经冲淡,加上整体环境十分关注时尚动态,导致古装剧造型十分求新、求变、求潮。至于副产物嘛,每每盘点雷人古装造型的时候,也大多出于这个时期。
很多时候,那些“雷人”和“经典”会出现在同一部剧的同一个角色身上。因为这些对于造型感受的标签,是我们后来贴上去的,对于当年的设计师而言,他们是出于同一动机去做的。
△ 至尊红颜,豆瓣
当时设计的一个很大特点,尤其是相较于现在来说,那就是不求出处。
还记得《风起长林:我在《琅琊榜2》里寻找明代首饰 | 剧说服饰史》这篇文章吗?现在即便是架空古装剧,也十分愿意花钱去购买一些文物款的饰物,哪怕造型师都不知道它们正确的摆放位置。还有《鹤唳华亭:伪高级剧里那些被“穿越”的文物考据 | 剧说服饰史》,剧组为了宣传,恨不能把整部剧都分裂了,这部分是A朝代,那部分是B朝代,总是就是要把自己包装得颇有文化才行。
但在当时,这些都不在剧组和观众的考量中,他们想的是,要和过去的古装剧不一样。比如,唐代背景古装剧由于《簪花仕女图》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所以总也绕不过去需要模仿画中的高髻簪花造型。于是,我们看到199X、200X、201X这每隔10年的变化。
△ 唐明皇,豆瓣
△ 至尊红颜,豆瓣
△ 武媚娘传奇,豆瓣
2014年的《武媚娘传奇》看起来是最“离谱”的那个,却也是最有内容“背书”的那个,当时谁不说一句“日本的就是中国的”?这话现在听起来可笑,是因为现在是2021年回头去看2014年了,但也有2021年听起来“顺耳”的。
回头去看《嘉南传》,它的“过时”其实就是因为充满了2000-2005年那股世纪初的趣味。我用《至尊红颜》里另一张剧照举例就更明显了。
△ 至尊红颜,豆瓣
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造型是不难看的,当年可能还会有很多人觉得很好看。这个造型的设计趣味就在于,它极大地违背了“古代”,转而去创造一个迎合观众的“古意”。它的“古意”并不来自于它有什么历史背书,而来自于它不像个时装造型。
服饰也是如此。
当时充斥着大量看起来毫无道理的“古装”,对于观众来说它们不是时装,那就应该是古装。但它真的不是时装吗?实际上充满了各种现代元素。
△ 欢天喜地七仙女,豆瓣
△ 刁蛮公主,豆瓣
△ 东游记,豆瓣
△ 天外飞仙,豆瓣
△ 聊斋志异,豆瓣
当时特别的古装,几乎都是这样薄衫飘带木耳边、短裙长靴泡泡袖,羽毛流苏半露肩,贴花粘草挂毛条……这类古装思路,至今隐秘地影响着很多看似有历史背书的古装剧和古风服饰,现在很多日常化的古风服饰其实也不过是在这个范围里打转。(咱就不好点破了,恼羞成怒的人都够搞个运动会了)
回头看《嘉南传》女主角的造型,是不是也这样?
△ 嘉南传,官博
△ 嘉南传,知乎@辰鸽墨漓
女主身上垂挂的饰物,没有任何一处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更不匹配历史或文化。造型所用的材料,饰物搭配的逻辑,统统“没道理”,它们只围绕着让演员更美、让设计师更出挑这些思路而去完成的。
至于很多人诟病的材料廉价,只是因为实现这些设计从来没有现成东西,用来diy拼接的材料也就只是这样了,这些只是表象。以及,沿用了太多古早设计,这些设计在当年的镜头下、当年的整套服化道搭配下,当然还有当年演员的能力下,遮掩了设计本身轻略感,摆在现在的条件就不一定能灵了。
△ 一代女皇,豆瓣
△ 嘉南传,官博
从装饰逻辑上来说,这样的设计思路下,会产生很多中国古代几乎不存在,纯粹是古装剧造型设计促使下的东西,比如《嘉南传》里那个女主走哪挂哪儿的额前饰物。当然,这也是当年逛哎呀呀、拍古装写真的小女孩们最喜欢的装饰之一。
△ 风云,豆瓣
△ 聊斋志异,豆瓣
△ 仙剑奇侠传三
△ 嘉南传,百度
同样的,还是那个问题,这个饰物除了让演员看起来更好看,其实没有更多的意义了,不是新娘必须的,不是大小姐必须的,不是仙女必须的。但是,最终都在观众心里,尤其是当时的小女孩心里,成为了竞相模仿的对象。
△ 某宝截图
虽然,小女孩似是说的女演员,但她本身不是设计师,即便她有诉求也决定不了最终效果。这个就好比,甲方的要求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乙方是能拿出不同的方案来的。《嘉南传》的造型设计师本身的风格就不是那种“超前”的,相反,他一些看似很“新奇”的设计,比如《锦心似玉:我有我的独特显瘦KPI!》,反而始终在本文所说的这种逻辑里打转。
△ 芈月传,豆瓣
他不是遇到这个女演员才开始热爱如今观众眼里“塑料感”的配件,而是他一直就是这个风格。
“小女孩”趣味里,除了看重堆砌且无逻辑的额饰,还喜欢“垂挂”和“高耸”,看起来会十分“啰嗦”。服装上还喜欢华丽的锦缎面料和飘逸的纱料羽毛皮草,大家回想一下那些让人诟病的影楼装,是不是也是如此堆砌毫无现实感的组合?影楼装本身,也是十几二十年前古装剧的趣味延续而已。
△ 芈月传,豆瓣
△ 芸汐传,豆瓣
△ 芈月传,豆瓣
△ 芸汐传,豆瓣
观众们最大的误解其实是,总以为热播剧的服化道是更精良的,总以为高分剧的服化道是更考究的。我每次看到有人问有什么服化道很考究,就有人抢答《琅琊榜》,我内心的大草原啊!
我也看到了《嘉南传》的造型引发争议以后,有不少通稿发了“不能让造型师背锅了,女配们的造型一个比一个好”的文章。配角造型比主角造型好看,这几乎是国内电视剧的通病了,因为主角被一个个惯得不行、宠得不行,所以那些没有被资本精心挑选、没有被设计师精心眷顾的反而能被衬托出来。这不是《嘉南传》一部剧的问题,当然也不是作为《嘉南传》里任何一个人的托词。
《嘉南传》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些造型好不好看,过不过时,而是这次用得太过无节制,还遇到了压不住这些特点的剧本和演员。就像上面说的,观众误会高分剧服化道考究,观众同样觉得烂片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化道,事实上只是它更容易被看到、被描述而已。
只要再回头去看看前面的举例,就不难发现,这样天马行空的造型服饰主要出现在一些神话鬼怪色彩的故事里,或者偏离我们甚远的时间空间背景。故事的底色需要戏谑离谱,观众才更好接受。另外,“过时”的造型,也更适用于中生代演员,而不是年轻演员。
△ 芈月传,豆瓣
△ 芸汐传,豆瓣
虽然《嘉南传》只是古装言情,观众不会对它服化道的现实性保有很大的期待,但主角身份毕竟是郡主。“小女孩”的幻想里,公主郡主是每天穿着漂亮裙子到处溜达摆手的人,但构成一部有故事情节的影视剧以后完全不是这样了,怎么能用“小女孩”的幻想套用完整部剧呢?
翻剧照的时候还发现,不少看起来是肃穆礼服的装束里,这些“小女孩”的装饰依然没有被拿下来,这就离谱,这是逼着观众去看角色身上的“格格不入”吗?
△ 嘉南传,官博/百度
说了造型设计这么多问题,但本文不是来帮剧组划分责任的,在我看来,电视剧成品就是集体作品,荣誉一起沾,差评一起扛。更何况,流量演员和知名造型师之间,真的很难分谁更有话语权一些。
本文先聊个影视向的,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产物呢?我会另写一篇,敬请期待哦~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