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学会在艰辛中乐观地活着,你就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你呀,拉着顾飞,还有你那些同事,关注一下最近的外滩灯光秀,你们一块儿去看一次,趁灯光秀还没开始之前,人最多的时候,你突然在人群当中,举起你的手,大喊一声:“我是大傻子”,再用上海话翻译一遍……包你以后没有比这更丢人的事了。你干了这次以后,你再干什么事,都不会觉得尴尬了。
这是《生活家》中邱冬娜快要失去工作时,她的妈妈邱晓霞对她说的一段话。虽然是一种打趣,但是却又让人在某种程度上觉得心酸和释然。能够说出这番话的人,必然是经历了无数生活的艰辛和磨难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小时候的我们,总喜欢用“活着”和“生活”来慨叹自己的境遇,认为别人是在生活,而我们只是在活着。我们总觉得生活是美好的,活着是艰辛的。
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在苦难中强颜欢笑,在艰辛中寻求乐观。
坦白地讲,我很羡慕邱冬娜。我觉得她是一个幸福的、不缺爱的孩子,虽然她从小到大只有妈妈一个人陪在身边。
邱冬娜的妈妈从外地嫁到上海,她的爸爸却又早早“故去”,一个外地女人,没多少文化,自己拉扯着女儿,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们能够看到,这对母女的生活是很拮据的,任何一笔花销都得小心翼翼地算计着,为了省下一笔中介费弄丢了便宜的房子,请客吃饭只买打折的棒骨,面试要母女两个换衣服穿,就连平日里的出行也要考虑公交和地铁哪个便宜……
这样的日子,邱冬娜是从小过到大的。就连这样的日子,我们也可以想象,邱晓霞是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换来的。可尽管如此,她们却依旧坚强、乐观、快乐着。“努力把不好的变成好的”,这就是邱冬娜母女的人生信条。
所以,当邱冬娜用200多块钱帮母亲过了一个“富足”的生日,当从没去过游乐场的她体验了那些废墟堆中不一样的游乐项目,她依旧是在有滋有味地生活着,而不仅仅是活着。
谁说生活一定要是繁花似锦的呢?谁还不是在遇到困难时咬紧牙关,在遭遇尴尬时自我安慰,在面对失败时自我激励?
在《生活家》中,温暖正义的王事成因为留有案底而不得不冒用他人的名字找份工作,潇洒帅气的顾飞因为自己父亲的错而一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被称为工作机器人的程帆扬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都那么难,就连家境优渥的大小姐李楚宁也曾因为奖学金的事被排挤……每个人都有着艰辛和不易的一面,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当我们在羡慕别人的物质丰厚时,别人可能在羡慕我们的内心轻松,当我们钦佩别人的事业有成时,别人也有可能在期冀我们的天伦之乐。你能说,哪种生活是对的,哪种是错的?你能说谁的生活就不叫生活吗?
生活本就是有多种形式的,当你学会了在艰辛中乐观地活着,你就懂得了什么是生活。生活中不是只有美好富足,而是即便我们身处困境,也要一心一意度过眼下的每一刻,要相信经过这番困境之后,必能迎来转机。
就像邱晓霞,因为自己没文化,错签了什么借款合同,结果不得不把房子用来抵债,本就拮据的她可以说已经变得一贫如洗了。她并没有消沉萎靡,也没有哭天抹泪,而是打起精神去女儿单位附近找工作,因为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很多人觉得她没心没肺,实际上,她不过是比一般人更多了些坚强和乐观罢了。而她的这份坚强和乐观,也成了她能给女儿的最大的财富。我们可以看到,邱冬娜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时,也有一股倔强不服输的劲头,这无疑得益于她母亲的耳濡目染。
诚然,邱晓霞这如此艰辛的一生,可能的确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和起色,可她培养出了一个比她优秀且坚韧的女儿,她一天天看着女儿长大,看她变得越来越优秀,看她日渐做出成绩,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而邱冬娜,也必不负母亲的苦心。
这就是生活。每个人的生活是不尽然相同的,有的顺遂一些,有的坎坷一些,有的甜蜜一些,有的苦涩一些,可没有谁的生活之路是一成不变不会有任何曲折的。无论我们遭遇到了什么,这条路,终归是要走下去,既然如此,何不笑着去走?
其实,活着与生活,原本是不该有区别的。我们活着,就要生活,不管这生活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呈现的。
而只要生活还在继续,希望就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