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出一上联 稻草系秧父抱子, 纪晓岚的下联经典至极!
“对对子”在旧时的学校被列为一门基本训练课,称之为“对课”。提起“对课”有不少趣闻乐事。有位先生上“对课”时出一上联:“官门桃李争荣日”,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学生纷纷作答。不料先生又发问:“你们能用三个国家的名称组成一个下联吗?”一学生对曰:“法国荷兰比利时”。
“法国”与“官门”相对;“荷兰”与“桃李”从字面上看都是植物名;“比利时”与“争荣日”对仗也极其工整。这一对句,令人拍案叫绝。这叫做:以巧对奇,脑洞要大,思维要灵活。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清代对联高手纪晓岚。纪晓岚自小就展现出不凡的才华。十岁时就已经把各种习对歌背得滚瓜烂熟,什么“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涧壑对峰峦”。一天,路边的水田里农民正在扯稻秧。
一个农妇想考考这纪晓岚对对子的水平,看到正在系秧的丈夫,当即出一上联:“稻草系秧父抱子”, 纪晓岚用小手指着地上的篮子,对道:“竹篮装笋母怀儿” 。农妇接着又就竹子出上联“未出土时先有节”,纪晓岚对道:“到凌云处仍虚心”,农妇“穷迫不舍”,又出一上联:“虚心竹有垂头叶”,纪晓岚眨了眨乌溜溜的大眼睛对道,“傲做骨梅无仰面花”这真是联语惊人!
不独古人爱好对联,在近代,虽然科举废除,对联依然是课堂必讲内容。 ?鲁迅先生上小学时,也很喜欢上“对课”。有一次寿镜吾先生出了一句“独角兽”,学生中对“两头蛇”、“三脚蟾”、“九头鸟”的都有,唯独鲁迅对的是“比目鱼”。先生称费鲁迅对得最好,因为“独角兽”的“独”可以表数但不是数词而是形容词,而“两”、“三”、“九”则是数词,以可以表数但不是数词而是作形容词用的“比”去对,实在是妙。
先生又说了一句“陷兽入阱中”,鲁迅一听就知道这是下联(因为“中”是平声字),于是说出了末字为仄声的上联:“牵牛归林野”,鲁迅的联语与先生的联语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这叫做:以“工”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