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花开】灵魂无桎梏,驾梦藐波澜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界·戒·借
1、界
年终又至。年与年的界。二零一零年是虎年了。还有几天,牛年就过完了。日历虚弱的薄度,透露了岁月的有痕。还有什么能够留得住?
想到这个字——界。
是的,分界的界。人生,无久不在的界限,因此而隔开,成为片段。
楚河汉界。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而现实,无论高官达贵,还是凡夫俗子,行事种种,无形中都有着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分明就是“界”。
界那边、界这边,泾渭分明。划分的如此清楚,让人一目了然。想要背叛,都不可。
莫非,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天然?在四季晨昏的更叠中,界确实可以如此解释。
然现实生活中,界又并非如前所述一种。界,比如行事、爱恨、好坏,分明是后天的一种定义。角度不同,界自不同了。
是以,在二零一零到来之前,这小小的分界处,写下些记住与期待的文字,为我走过的光阴,作证。
2、戒
欲是一种贪婪。可惜,虽不好,人人皆有。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不由得想到一个字——戒。戒者,修身养性必备也。
甲骨文的“戒”字中间是一把长戈,左右两侧是两只手,合起来像两只手紧握长戈,以防来敌。戒,警也。“戒”的本义是“防备”、戒备。由“戒备”引申为“警戒”,这个意义后作“诫”。
戒是一种人为的约束,戒是一种对自己诸多欲望的控制,戒更是人行于世的法则。若百事不戒,随意而行,这世界就会混乱不堪,人与人之间,也会争吵不休、战争不断了。
所以,戒是一种红尘世间的必然,是人们为了更好生活而设定的自己往里面钻的良性圈套。
戒的正统解释是这样的:止。戒律也就是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佛云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在佛教中,“戒 ”为梵语,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好习惯称善戒,坏习惯称恶戒。
记得最深刻的一个词,是佛家的“清规戒律”。亦有其根源。戒,原系佛陀住世时,举外道所作之非行来教诫佛教徒者。适用于出家、在家二众。据此,则戒与律本应有所区分,但后人往往将此二者混用。一般谓戒为三藏中之律藏所说者,以戒为律之一部分,而以律为诠说戒之典籍。
戒指,是我钟爱的装饰品。一直喜欢钻戒,应了那句话: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个戒指的戒,我甚是偏爱了。
云云若干,笑问自己,可曾戒得否?亦想问问朋友,戒得几何?
3、借
伸手与人要,这个动作,很容易理解,就是“借”。借是种我不喜欢的行为,与人借钱借物,皆为我所不喜。然人生存于世间,不可能不求到他人。所以,借也就天经地义的存在了。
借,是种自己能力不及时,需要帮助的求援行为。借是一种承认自己能力上的示弱,也是种休养生息的不二法门。
手心向上,伸出去的时候,我们就要在将来为我们的行为买单。这种借,藏褒藏贬,成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行为之一。
我以为,不到万不得己,还是不要与人相借。自己安排好生活才是上策。纵使非借不可,也要有借有还,才不失为君子。借了之后,还要领情,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他人无偿帮你的,能借给你某物,也是人情,不借,亦是本分。不要为此耿耿于怀。
但是,换个意境,借得清风明月,这可不干他人事了。自得其乐,为人生至真至美。一个借字,借出了情趣,妙哉!
借或不借,也不是死定的,斟酌而行,量力而行。融洽才是一种心灵的宽泛。因此,借要有所思量,没有谁欠谁的,有些人喜欢去借,借而不还,且不感恩,这种万人烦,人见人避,不借的话,也没什么。
2009.12.27
END
曹辉的书:
作者简介:曹辉,笔名清秋、水笑。私人公众号为万树花开。喜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发表多篇作品。喜欢诗词、散文、小说、人物传记等。出版散文、心理学书籍等7部。
文章诗词除注明外全部为曹辉原创。
万树花开(曹辉) | 有诗性、有恬淡、有深邃、有浅俗;文艺的、思想的、理性的。
这世界太浮躁,于是我选择读书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