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扒窃术大曝光 11种手法防不胜防 有人被逼得顾不上脸面防偷

在旧上海小偷扒窃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11种,今天“爱历史”就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一)吃钢笔:小偷扒窃的目标主要是51型派克笔和原子笔,51型派克笔是1939年派克公司在建厂51周年研制出来的一款钢笔,当年一支的价格就达到了12.5美元以上,因此成为了小偷们心仪的目标。一旦小偷们发现有人将钢笔挂在外衣口袋上,便立马打起了精神。

他们的扒窃方法是,故意抬起左臂,一瞬间的功夫便掩护在左臂下的右手拔走了插在上衣口袋上的钢笔。整个过程极为迅速,被偷者还没来得及发现,小偷早已经混入人群溜得不见踪影了。秋冬的时候,还有不少小偷则是以帽子作为掩护进行扒窃。因此很多老上海人是不敢将钢笔插在上衣口袋的,这也成为了当时分辨新旧上海人的一个标志。

(二)割包:凡是采用刀片割取衣裤口袋或自行车后架上包裹的行窃方式,都称为割包。小偷一看盯上目标,便凑上前去使用刮胡刀轻轻一割,装在口袋里的钱包便落入了他的手中。而偷取自行车后架上包裹的时候,小偷则大多有同伙配合。前面的小偷故意撞一下自行车,然后趁着双方吵闹的时候,放在后架上的包裹便已经被小偷割破,将财物偷了而去。

(三)落地扒:当人们刚从黄包车上下来,将所携带的放在地上,准备付车费的时候,两名小偷,一名负责转移被窃者的注意力,另一名则在身后抓起行李撒腿就跑。等被窃者发现行李遭窃,转身呼喊时,负责吸引的小偷也乘机混入人群跑得无影无踪了。

(四)抛顶宫:其实就是抢帽子,这样的作案方式大多发生在电车上。扒手就站在站台上,当电车驶近的时候,看准坐在窗口的乘客谁戴着一顶新帽子,顺手一摘,戴在自己头上转身从容离开。被窃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帽子被戴在了行窃者的头上,但无奈电车已经驶离,心里虽然想要追回自己的帽子,却又只能自认倒霉。

(五)推黄包车:这种偷窃手法并不是发生在乘客坐上黄包车后,而是在人们匆忙间拥挤着刚登上车子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西装革履者的口袋,扒窃者也穿着西装笔挺。一旦得手后,扒窃者迅速将赃物传递给另一人带离现场。受害人尽管发觉扒窃者的嫌疑最大,但看到他衣服整齐,神气十足的就站在身边,却不敢轻易上手盘查或大声指证,因为赃物早已经转移走了,这样做不但找不回财物反而还要落得被扒窃者一顿臭骂。

(六)跑平地:这样的方式是行人最容易遭到了一种扒窃。因为施行的场所不同,又被分为行风、停风、单跑、并跑等数种名目。“行风”是以抢夺地摊上零星货物为对象、“停风”则是停留在人群中,趁机探囊取物,“单跑”是在人行道上对着受害者迎面而过时伸手进行扒窃,“并跑”是与受害者平行而走时伺机动手扒窃。

(七)闯堂客:遇到老百姓有人家门没有关上时,便趁机闯入。如果屋里主人发觉,则假装问讯,并称道歉打扰对不起,便可安然的全身而退。如果主人没有发觉,便登堂入室将视野范围内能偷窃的尽数带走,贼不走空。

(八)跑电车:在电车上趁人不备时进行扒窃,都称为“跑电车”。钱包到手后,经过几人传递,甚至在电车行驶过程中,也可将赃物传递给路边接应的同党,这样的扒窃手法又被称为“捞浮尸”。在拥挤的电车上用刀片割破乘客的口袋底部,偷取钱包,这样的手法也被称为“漏底棺材”。

(九)跑菜户:当家庭主妇提着菜篮在小菜场,选购一家人所需的鸡鸭鱼肉和果蔬,正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扒手看准值钱的财物,用长钳将菜篮中的鱼肉偷走。这在当时菜市场上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十)调包:当人们在贼摊购物的时候,选好货物包扎好以后,在付钱的时,摊主乘机将包扎好货物的包裹换掉。当受害人回到家中打开一看,包裹里的物品根本不是自己所买的东西,全是一些不值钱的破烂,待你再回头寻找摊主理论时,早已经不知踪影了。这样的方法在过去上海石路(今福建中路)一带经常发生。

(十一)甩包:这是用来引诱那些贪小便宜的人的手法。通常三人以上一起团伙作案,一个人假装遗落包裹,里面有钞票若干。其实就上下有几张钞票,中间全是白纸,但让人看上去感觉是成捆钞票,贪小便宜的人看到后便会赶紧捡起来,想据为己有。这时候团伙另一个成员便出现了,称见者有份,要求平分。

正在争执的时候,假扮失主的团伙成员喘息着跑了回来,故意进行恐吓,称拿取失物是非法行为,非移送警局不可。这时候另一名团伙成员出现来充当和事佬,劝受害者应该“完璧归赵”还得赔偿了事。当时很多店铺学徒刚从银行取款出来,因贪这样的小便宜而损失巨款。

当时上海滩的警察面对数量巨大的偷窃团伙,也大多无能为力。将他们抓起来拘留,即便关上十周,也最多只能留下指纹拍照存档后理个光头释放。这样的惩处对于这些偷窃者来说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有些小偷早已经把进警察局当成了家常便饭。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