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了2000多年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的真实用意是啥?

焚书坑儒,我们在学生时期的课本上有了解到就是秦始皇以暴力的手段,将对他有意见的儒生坑杀。为了堵住民众的悠悠之口,让民众将无用的百家思想的书全部销毁。侧重表达秦始皇残暴的一面。秦始皇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千古一帝,其历史功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历来评价褒贬不一,基本上是贬大于褒。今天我们来说说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事件

焚书坑儒因为教科书上将其连用,所以很多误认为是一件实情,但是其实是单独的两件事。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召集大臣们喝酒其中有70位博士也应邀参加。宴会上,一位大臣就对秦始皇拍马屁,夸赞秦始皇的功劳,统一了六国的丰功伟绩。秦始皇听了自然是满心欢喜。

但这个时候站出来个泼冷水的,他叫淳于越。

他对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横加攻击。他说,不行分封,难免有一天要被大臣篡位,以此来挑拨秦始皇与大臣的关系。他要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并在政治上提出一切都要'师古',并以周为复古的样板。秦始皇把他的意见交由群臣讨论。丞相李斯当即对这种谬论给以有力的驳斥。李斯指出:历史是发展的,上古三代有什么可以效法的呢?时代不同,治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李斯还一针见血地揭发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是扰乱民心,开历史倒车。如果不禁止这种行为,势必造成君主的权势下降,而臣下结党活动蔓延,统一可能被破坏。针对儒生及诸子在政治思想上制造的混乱局面,李斯建议: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李斯的建议,是一个实行封建文化专制的主张。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付诸实行。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坑儒事件

再来说说坑儒事件。发生在焚书事件的后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那个时候秦始皇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以卢生为首的方士在秦始皇面前忽悠,他声称自己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灵药,那正和秦始皇心意,想也没想,就给了这些人一大笔钱去寻找灵药。

但是其中帮忙寻找灵药的方士卢生和侯生收了秦始皇的钱,不仅没有积极的寻找灵药,反而还在背地里黑他,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根本听不进去忠臣的金玉良言。像秦始皇这样的皇帝,自己根本不能为他找灵药。此番言论慢慢传开,而这两人也就携款潜逃了。

秦始皇听闻此事之后,恼羞成怒,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便派人揪出其中的元凶,抓了一大批人。在经过严加审讯之后,460多名儒生供认不讳。最后,这460多人全部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

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看到父亲的做法,心中惶恐不安,便向秦始皇上谏。现在天下才刚刚稳定,这些儒生都是以儒家的孔子作为榜样。但是父亲这样对待读书人,可能更会使这些标榜仁义的读书人所诟病。

而此时的秦始皇自然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毕竟热衷于追去长生不老药,却被骗。便让他和蒙恬上前线抗敌。

焚书坑儒的真实用意

而整个事件被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完整的记录下来。从史料的真实性来看,司马迁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全是可信的。

焚书,由李斯提议。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那么,李斯的建议仅仅是自己的空言,有没有前人的借鉴呢?答案是有的。在秦朝建立之前,影响力最大的事件就是商鞅主持的变法。

商鞅对秦孝公提出了统一思想的焚书政策,但是秦孝公并没有将其采纳。而此时李斯所提出的主张是有前人提出来过。

李斯为什么要坚决的反对淳于越,实行焚书的政策呢?淳于越提出的主张是废除郡县制,实行分封制。但是淳于越提出反对的声音,郡县制已经从秦始皇推行这项政策的第八个年头了。可以推断郡县制在历史上已经推行近一个世纪之久。

而分封制和郡县制孰好孰坏,早在秦朝建立之初,李斯和王绾进行过争论,但是秦始皇采纳了郡县制。

这么看来,秦朝建立实行的郡县制完全是历史所推动的结果。淳于越再一次表示反对,是旧事重提,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淳于越为什么突然提出反对呢,其中的所蕴含的深意,如果不是当时的人,是很真正揣摩其中的用意的。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借鉴周朝的历史教训来看,虽然打败了商朝,但是其后裔武庚还是发动了三监之乱,周朝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得以解决。

而秦朝建立,虽政治上统一了,但六国原来的势力仍蠢蠢欲动,准备翻盘,思想上难以达到统一。所以说要想完全控制六国,不仅是从制度上,更重要的还是思想上控制群众。所以李斯才表示反对,并且还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秦始皇真的把所有的书全部销毁了吗?

其实从当时的执行效力来看,这项措施推行下去,完全销毁是很困难的。后世像宋代的史学家郑樵就认为,秦始皇根本没有完全的将六国的书销毁。反倒是到了汉朝时期,一些经文经学者将原来的著作给糟蹋了。

再来说坑儒这件事,秦始皇干的完全是没错的,错的也仅仅是情急之下将自己的儿子扶苏给撵走了,这才让胡亥有了可乘之机。

而坑儒的真实性,也还有待商榷。不管有没有被澄清。就其当时的真实状况上看,“焚书”和“坑儒”,完全是秦始皇为了维护大统一应该采取的政策。再看看清朝的文字狱,尤其是康乾的文字狱,那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留下千古骂名,给人看为大暴君,其实是冤枉秦始皇了。这个数字事实上是非常小的。在长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杀人成千上万的事情多不胜数。但是,这件事情最大程度上得罪了文人儒生集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尤其是读书人更不好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