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魏国兵力强盛,为何一直采取防御态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三国时期的魏国,兵力强盛,尤其到了后期,国力优势非常明显。
可是,直到下决心灭蜀,魏国发起的大规模的进攻战都屈指可数。
即使是最后下定决心伐蜀,也是遭到了大多数朝臣,甚至邓艾的反对,最后是司马昭力排众议,才发动灭蜀战争的。
同样的,在西晋建立后,决意伐吴时,西晋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了,西晋君臣还强调,要趁着孙皓在位赶紧灭吴,东吴换了老板就不一定打得过了!
这是为何呢?因为司马家输不起!
魏国内部政局不稳这种不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司马家的地位不稳。
与一刀一枪拿下北方的曹操不同,司马家的事业,是直接在中央政府政变获得的。
司马家获取魏国实际控制权后,各地的实力派态度非常微妙。
淮南战区就不必说了,淮南三叛此起彼伏,牵制了当时司马家主要的军事力量。
其他地区的实力派,尤其是防御北方的幽、青等地的军事实力派,尤其需要好好处理。
总之,已经反叛的要坚决镇压,还没有反叛的要防备,这要耗费巨大的经历和资源。
其二,司马家的领袖更换太快,司马昭早期威信不足,不便轻易委以他人重兵。
司马懿在掌权不久后就去世了。司马师接班也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权臣司马家更换了三代掌门人。
通过政变上台的权臣司马家,要想持续获得士族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笼络人心上,征发兵马、粮草,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发起大规模攻势,不符合士族利益。这使得司马昭的地位非常微妙。毕竟,司马家是权臣,不是天子,他的地位依然依赖他本人和司马家的权威以及士族的支持,没有继承制度的保障。即使是“晋公”这样有法定继承权的爵位,都是在司马昭时期获得的。
可是,个人威信也好,士族的支持也好,都是不稳定的。一旦有人获得机会,就可以挑战你的威信,争取士族的支持。
这点,我们从灭蜀之战就能看得很清楚!
灭蜀战争时,尽管司马昭对于主将人选以及相关防备做了精心射击,依然险些酿成新的叛乱。钟会盘踞蜀地后,马上就策划造反!
钟会是司马昭的亲信。
这样的人,委以重兵都有这样的风险,何况是其他人呢?
权臣的地位一直十分尴尬,强人一旦获得资本,就可以名正言顺挑战司马家的地位
天然军事格局已经形成,不容易打破三国鼎立,建立在天然的分界线上。
水军技术的成熟,使得长江成为一道天然的分界线。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南北对峙的局面多次形成,“天以此江以限南北”,成为北方统治者深深的感叹。
山地战技术的成熟,使得蜀中地区在此后,成为割据的重要基地。“天下未乱蜀未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成为世人对蜀中割据的无奈。
我们观历代北朝平定蜀吴之地,看的不是北方有多强大,而是南方自己犯二不犯二。
此时的魏军,在专业的山地军、水军方面并没有优势。
实际上,若非蜀汉自己内乱,姜维避祸沓中,魏国还真未必能获取伐蜀胜利。
东吴就更不必说了,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祖孙三代都在伐吴战争中吃过瘪。名将陆抗的西陵之战,也表现出不亚其父的才具。要去讨伐他,得思量思量了。
252年,丁奉雪中奋兵,打败魏军。此时的东吴北伐就不要想了,自守尚有余。所以,要打破这个天然的格局,除了做好自己,还得等对手犯二!
这两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一个死结:
司马家的地位不稳固,一旦发动大量资源发起大规模进攻失败(或无功),会严重影响其在魏国的权威和地位。
而蜀和吴,都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大举讨伐,还真的很难保证不吃瘪!
这就是当时司马家(魏国)不敢大举发动进攻的原因。
后主君臣的积极配合,帮司马昭解开了烦恼。不过,司马家的死结很快就被蜀汉君臣解开了。姜维更改汉中防御后又避祸沓中,给了司马昭很好的机会。当时,是否能灭蜀不敢说,但是,夺取汉中,是有极大把握的。
正是司马昭在灭蜀战争中建立的威信,使得司马家有了足够的资本取代魏国,讨灭吴国,终结了三国时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