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输了,《乘风破浪》赢了,国产综艺又用财富密码割韭菜了
《乘风破浪的姐姐》要火了。
豆瓣开画评分8.6。
从讨论度到口碑,这就足以将很多国综原地摩擦。
30岁+女星,大龄的年过半百,最小的也到而立之年。
甚至有博主从玄学角度分析,中年姐姐的春天到了。
在一个白瘦幼为审美标准的年代,《乘风破浪的姐姐》试图为高龄女艺人蹚出一条发光散热的金光大道,着力发现中年女性的美。
每个人的宣言都在试图打破成见。
31岁的张含韵说,“30岁以前,我们的青春/美好,都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35岁的王丽坤说,“你找到那一半也好,找不到也好,都不能过于依附一个人。”
38岁的万茜说:“每个年龄的女生,都有他自己的魅力,我为什么要否定自己。我现在是黄金年代”。
48岁的宁静说,“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一线”。
52岁的伊能静说,“你配合我一下,别让我配合你们,让我舒服的坐行吗?”
经历成为她们的财富,成熟让她们更加独立。
这是《乘风破浪》的价值观输出,高龄女艺人也能充满魅力。
节目组能将这群年龄差颇大的女星放在一块儿,简直就像在养蛊。
宁静就曾吐槽,“这么多娘们在一起怎么办!”
表演环节证明她们将面临一个评价标准混乱,看人下碟的评委杜华。
可以说,在节目中能够引起最大争议的姐姐,杜华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黄圣依、金莎和丁当的评分,因为杜华的存在,让《乘风破浪的姐姐》变成了《迷惑不解的姐姐》。
先说黄圣依,唱跳一般,最能打的地方就是外形,拿到80的高分。
等到能唱能跳的金莎上场,最终只拿到68分。
如果说金莎没有外形条件,那可以将眼角膜捐了,眼睛对这样的人没啥用。队友也都不吝赞美,金莎富有女团气质。
同样让人不解的还有丁当的评分。
杜华认为,能力太强,没有人hold住,不适合女团路线,所以要打低分。
“她是一个很好的歌手,但就是唱得太好了,会显得别人太差了,所以放到团里面的话反而是不和谐的。”
对于这样的解释,节目组都发表免责声明: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
杜华评分的操作,引起网友热议。
更过分的是,在选歌环节,张雨绮王丽坤想要逼着比她们分高的姐姐们让人。
杜华直接点名许飞让位,典型的看人下菜碟。
她为啥不敢点名穿婚纱表演评分虚高的黄圣依?
乘风破浪的姐姐,兴风作浪的杜华。
豆瓣高赞评论中,高呼“出个无杜华的版本”。
杜华的评判体系当然有问题。
《乘风破浪》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推陈出新,要打破女团年龄这一传统,妹妹们有的,姐姐们也能有。
然而,杜华坚持的那套逻辑依旧是传统老旧对女团的规则。丁当被打低分,因为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不适合做女团——这个评价体系实在保守。
拧巴的杜华,还有一个光鲜亮丽的头像,乐华娱乐创始人。
最近几年爆红的选秀节目如《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背后,都有乐华。
杜华有选秀的操作经验,但在《乘风破浪》中却非常拧巴。
这个拧巴与其说是杜华有问题,不如说节目定位本身就有些暧昧。
《乘风破浪》打着团综赛事的旗号,本质上却是明星体验类真人秀,通俗一点讲,这是一档让明星体验女团练习生的真人秀节目。
这些明星不是《偶像练习生》《创造营》那些造星节目,参与者本身就是明星,她们的练习生经历实质上就是真人秀体验。身份不同,决定了两者的受众团体根本不一样,前者培养粉丝,后者吸引观众。
有意思的来了,在《乘风破浪》中,杜华根本没有从团综的选秀思维中跳出来。她带着发掘女团的思维来搞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组给了她一个评委的身份,夯实了这种选秀思维。
杜华的困境当然有她自身的原因,但节目组给她挖坑也是板上钉钉。
尽管观众喊杜华退出《乘风破浪》,节目组也会视而不见。
为啥会这样?
并非节目组不在意观众情绪,而是有了杜华的存在,节目就会有争议。有争议,综艺节目才能被热议。
一档节目被热议,才具有生命力。
这就是国产综艺收割韭菜的财富密码:它们喜欢贡献一个又一个让人迷惑的骚操作,挑拨观众的情绪,激起他们的愤慨,煽动他们的质疑。
另一方面,杜华表现的不专业恰恰是节目组最专业的地方。
这样说未免故弄玄虚。
杜华的存在让人质疑《乘风破浪》的评分体系。如果有一个相当正规和完善的评分体系,对于才能良莠不齐的嘉宾来说,就有一种尴尬的存在。
因为评价体系相对客观,这个分数就更容易被人当真,那些收获低分的明星脸上过不去。
一方面是选秀类要求的评分,一方面是真人秀必备的明星气质,杜华成为两者兼容的缓冲带。
从某种意义上讲,杜华的存在就是在提升节目的讨论度,她成为节目组吸睛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