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怎样才能实践「一万小时理论」?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个小时」理论,这个理论依据来自英国神经学家 Daniel Levitin 的研究。

他认为人类需要1万小时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1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01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练习。

简单计算一下就是:如果每天练习四个小时,按一周五天计算,那么一周四十小时练习时间,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五年时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更让人惊喜的是,不过五年时间,就有希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甚至是大师!

等等,话说我们至少从初中开始,每天平均学英语的时间都不下2小时,经过了初中,高中,大学这十年,貌似我们大部分人还是英语不过关啊?

这不科学!难道一万个小时理论错了吗?

02 1万小时刻意训练=足够时间×足够强度×专业指导

对于这个问题,畅销书《引爆点》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过一本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他特意提出「不是1万小时的训练,而是1万小时刻意的训练。」

什么是刻意的训练?怎样理解这句话?

比如你学乒乓球,每天练半小时,坚持20年,不说你能否成为国手,你能够成为普通人里面的高手吗?

相信你都觉得很难。为什么?

——因为你练习的时间太短了,你的肌肉和神经还没有对你新掌握的技能形成肌肉记忆。(科普一下,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那么是不是坚持足够时间就够了?也不对。

想想我们自己打一小时的乒乓球和教练训练我们打乒乓球有什么区别?

我们打乒乓球,往往是几个人轮着打,就一两个球。新手打乒乓球,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捡球。

但是教练带我们打球,往往是带着一盆子乒乓球,一个动作,给你发四、五十个球,很快就能让我们动作在短时间内强化定型。

所以光有时间还不够,还得有足够的训练强度。

否则按我们的打球方式,只能在捡球时把小腿跑粗了,怎么可能成为乒乓球高手?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很多朋友问我,秋叶大叔,我已经坚持学PPT一个月了,怎么还是进步不大?不能像他们高手一样做出好看的PPT?

每天只练1个小时,这绝对不是要成为专业人士的姿势,起码在一段时间内,你要每天投入三四个小时,还要保持足够的训练强度才行。

那是不是做到这两点就行了?

——还是不行。

继续回顾一下乒乓球练习,打野球的孩子即便每天认认真真做高强度的练习,你们认为他们能打过专业教练训练出来的选手吗?

打野球的孩子往往一开始就上台打乒乓球,进步非常快,而在专业教练训练下的孩子,往往一开始不允许上台,只能颠球,练习步法还有最基础的挥拍动作,就是挥拍,而不是打球。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都知道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的选手往往因为基本功扎实,动作到位,反而能轻松超越打野球的孩子,而且把他们越甩越远。

对乒乓球这样的技能来说,肌肉记忆如果动作不对,其实并非好事。比如说你的拉球动作一旦动作不规范,也会因为你的错误重复而形成肌肉记忆,很难纠正。

再比如说秋大的普通话,就是肌肉记忆的恶果。想要改变真的好难啊。

所以刻意训练必须包括一个环节,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否则你练得越苦,可能错得越离谱。

所以在体育领域,优秀运动员第一反应,得找一个好教练。

好教练能提供的价值是什么?是反馈。

刘翔找孙海平练跨栏,孙海平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刘翔的动作,然后为刘翔提供反馈,确保刘翔能够及时纠正自己跨栏技术动作里面不合理的细节。

到了顶级高手阶段,教练得和运动员长期合作,他得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他的选手,才能依据历史记录有效指导,对吧?

谈到正确的反馈,一个反例就是中国男足,一直在被各种外行指导,就是不尊重专业人士的建议,请了外教也是一堆人指手画脚,能不败吗?

但是,好老师不一定是个冠军选手。教练未必要是在专项技能上比你强的人,因为要成为顶级高手,还是需要天赋的。教练的天赋是为你提供正确的反馈,而不是证明自己也是一流选手。

讲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就开始理解了,为什么我在某个方向努力三个月了,依然没有效果?

第一,时间投入不够;第二,训练强度不够,第三,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

反正我个人是深刻理解了:全世界的学习者为什么都喜欢找名师。

比如我们教别人做幻灯片,只提供教程是不够的,我们坚持提供不同的教学示范和习题案例,这就是好老师的作用。

03 1万小时=阅读时间+拆解时间+练习时间

要理解1万小时理论,不能只知道1万小时,还有理解,到底什么样的1万小时才是真正的1万小时。

有的朋友以为所谓1万小时,就是要不停训练1万小时,这显然是不对的。

还是聊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吧,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要不要学习一些关于乒乓球的理论知识?要不要看看高手录像反思自己的动作?要不要观摩一些高手训练并和他们交流心得?要不要安排一些比赛检验训练效果?

甚至在进行乒乓球训练之前,运动员还得花费大量时间热身,做完训练还得做一些辅助拉伸动作放松身体,请问这些是不是应该计算是1万小时以内?

其实这些都是进行专业练习的一部分。

所以我说1万小时要包括你为某项专业技能付出的阅读、思考、交流、拆解、练习的全部相关时间。

而且对很多技能训练而言,仔细观察拆解模仿高手动作,比自己盲目多花时间在训练上要重要得多。

教练可以反馈你的动作失误,但是具体怎样做,除了教练指导,肯定离不开自己的思考和摸索。

理解这一点,有什么价值呢?

那就是,我们可以把生活或工作中的很多碎片时间都用于专项技能训练,而不要简单以为这1万小时都必须是大块练习时间,这样我们突破专项技能的可利用时间就大大丰富了。

另外我说的阅读是广义的阅读,看书、看视频、看别人的实操、和人交流都可以纳入阅读的时间。

我个人还认为,拆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得读懂别人做每一件事的细节,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持续的记录才能发现。

比如我们学PPT,你不能只看到别人的PPT好看,你得一样一样分析在一页好看的PPT背后,他选择了怎样的排版方案,选择了怎样的素材风格,在字体、形状、图片、图标、图表、配色方面做了怎样的细节设计,从而使得一页PPT变得与众不同。

如果我们能把别人的技能细节给拆解出来,我们就能更快进行专项练习,在某个点先追上高手的水平,再强化自己其它短板,这样就把一个大的技能练习,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技能练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另外拆解除了包括对高手的拆解,也包括对自己练习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我把这个动作叫做「复盘」。没有复盘总结这个动作,人的进步是很慢的。

所以我觉得一万小时分配应该是阅读30%,拆解30%,练习40%,总体效果反而比一味练习更好。

04入门只需100小时,熟练1000小时精通3000小时,专业才10000小时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觉得1万小时是个大挑战。

你想啊,学一个技能要1万个小时,每天4小时,5年业余时间说没有就没有了啊。这辈子我能学几个啊?

1万个小时真正秘密——绝大部分技能,不需要像我们以为的一定要练到专业级别才行。

大部分技能:

入门只需要100小时

熟练只需要1000小时

精通只需要3000小时

专业大概需要10000小时

问题是大部分人对技能的练习,一直停滞在入门到熟练的阶段,根本达不到精通,更谈不上专业。

不理解?想想那些小时候就被送去弹钢琴的孩子,他们中有多少真正能把钢琴弹到精通?能熟练的都很少,大部分都半途而废了!

专业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如果你要没有点天赋,我看10000个小时也救不了你。

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在移动互联网上随便关注几个自称爱学习爱阅读的分享微信,每天都是各种大神分享。

我读书的时候,一个人要被称为大神,那真是极难的。而现在,一个人随便搞出一点成绩,就可以被夸张宣传成大神,其实我们只是碰到一个刚好把某样技能练到精通的人士而已。

但这样的人,水平已经超越我们普通人两个阶段,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已经是大神了。

我们很多技能只需要修炼到比一般人强,达到精通这个层面即可秒杀普通人,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坚持做到熟练。

而要做到比普通人入门水平高两个档次的精通水平,在很多领域,只需要花3000小时就够了!你足以凭借这样技能在某个领域,或者在职场傲视群雄啊!

更何况对普通人而言,是否一定要追求「工匠精神」,做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才能叫学有所成?

我觉得未必,而且在很多领域,你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已经足够用了。太高甚至有可能高处不胜寒,群众看不懂。

比方说欣赏艺术作品,很多群众就是看不懂大师的作品。真正顶级艺术家往往和普通人现实的审美水平是脱节的,我看过很多抽象派大师的油画作品,老实说我没看懂,还是看裸女像不像真人,这种比较符合我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审美水平。

理解秋叶大叔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就至少帮你节约了7000个小时啊。

现在问题来了,只需要3000个小时就能精通一样技能,你要不要考虑选择一种实用技能强化一下?

05学第二门技能往往不需要10000小时

现在流行做斜杠青年?就是一个人要为自己打上多个标签。

比如秋叶大叔的红颜知己萧秋水现在是这样介绍自己的——知识管理/畅销书作家/新媒体专家/摄影达人/旅行达人... ...

比如秋叶大叔可以这样介绍自己—— 知识型网红/PPT达人/新媒体达人/创业导师/畅销书作者/500强内训师... ...

杠杠多了,果然好吓人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要学多样技能,那每样技能需要3000小时,时间还是不够用啊!怪不得说每个人的欲望都跟不上自己的能力。

那像秋水老师这样的人,是怎样突然学会这么多技能的?

突然?当然不是突然,不过秋叶大叔发现很多技能的基础练习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学习第二个技能的时间,并不需要那么多。也就是说你可以迁移你的过去的能力点给新的能力。

一个乒乓球运动员,要练习羽毛球的话,肯定比普通人上手更快,因为很多基础练习其实都差不多。

不过并不是所有能力都可以迁移的。比方说你数学好,可能导致你的思维习惯很容易迁移到物理和化学,但未必适应语文,反过来也一样。

这就启发我们,在训练专项能力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在专项技能里面我们学到哪些更基础能力点,这些能力点也是其它领域技能的基础能力点。

那么我们就可以优先发展自己在相关领域技能的专业能力,又可以大大节约时间,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从外行到内行的跨越。

要做跨界人,其实最好的策略是横向跨界,每次跨半步。

秋叶大叔就是半步跨界的典型,我真正擅长的是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然后我进入PPT领域,只需要弥补PPT设计的短板,然后从PPT设计结合我过去的教学经验,我转入在线教育领域,每次都是在前面基础上多走半步。

萧秋水教主核心技能也是从写作开始,逐步学会总结,然后延伸到写解决方案,自然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然后钻研知识管理又不得不接触到知识的分享和传播,这又自然跨到新媒体运营,新媒体一旦玩起来,各种技能多少都需要,她现在把新媒体和摄影、旅游结合起来,又刚刚好。

我认为在文学方面,韩寒一开始也是是典型跨半步的,先是写作文,后来是写小说,再变成写剧本,又经常上节目知道了在镜头面前做访谈的技巧,再客串一些电影小角色,最后干脆玩个大的,拍个电影。现在回头看,韩寒去拍电影,其实跟他以前的积累的技能是很相关的。

人做的大部分事情其实都是有相关性的。一样能力打通了,就不是叠加效应,而是触类旁通效应,可以让你快速延伸到更多相关技能领域。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为专业人士,需要1万个小时刻意练习。但我们也可以选择练到精通就好了,3000个小时就够了。毕竟要成为顶尖的万分之一,你需要投入的时间可能比前面投入所有时间都长,还不如再花同样的时间,再练3样新技能到精通。

一旦你在某个领域练习出精通级的高技能,这样的跨界技能多了,你就能从整体上看到更多学习模式的套路。知道如何在学习一样新技能时把复杂能力拆解成小能力,每次跨半步界。

这样你就有了提前规划的概念,就知道什么地方该加速,什么地方该减速。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可以提前规划的,可以预判风险的,是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加速你习得技能的时间。

我们说要触类旁通,但大部分人的问题是,根本没有一样技能先做到精通,你到哪里去谈触类旁通?

好吧,理解这五点,相信你对一万小时理论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了吧?

敲黑板:想要提升Office技能,但又还没开始行动的小伙伴一定要开始规划自己的一万小时了!相信你会成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