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体位摆放
通常是向对侧旋转45度至60度。这可以使得术侧下颌骨移开,颈部得以拉伸,有一定张力,解剖层次更清晰,并使得颈内动脉得以轻度延展并上抬,接近术者。如果旋转不够,则下颌骨有一定遮挡作用,局部皮肤及深层软组织松弛,不易进行显露。而颈内动脉位置也更深,操作困难。
虽然颈部旋转对手术有上述益处,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旋转。颈部旋转超过60度,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增加了颈内动脉显露(如颈内动脉位于颈外动脉内侧时),但伴随着颈部面神经下颌缘支及颈支,舌咽神经和副神经损伤的风险。最需重视的是,某些中老年患者因颈椎疾病造成颈部活动受限,而在全麻后颈部肌肉失去了保护功能。如果旋转角度过大,可能会造成颈椎损伤的严重后果。为此,术前观察患者颈部活动程度对于术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颈内动脉位于内侧的特殊情况,应结合术中对H颈动脉鞘的牵拉达到充分显露。此外,通过临时调整手术床向手术对侧倾斜的角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术者操作。
一般我们会在患者头部旋转满意后垫头圈,然后将手术床头板后仰20度,手术床整体头高脚低15度。后仰可以使得下颌骨上抬,骨性操作空间更大;软组织显露范围更加延展,颈动脉更浅,便于手术操作。
我们会在患者颈肩连接部位,即肩胛骨内侧部分下方垫薄枕。如果没有合适厚度的薄枕,也可以使用折叠手术巾起到同样作用。将此处垫高,会进一步增加颈部手术区域的延展性,便于操作。这里比较容易引起误会的是错将肩峰垫高,即垫在了肩关节下方。这种操作不仅不会增加颈部延展性,反而会减小颈部操作空间,造成手术不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