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 2024-08-03 18:43:59 武术自由谈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写在前面:研修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太极入手。无极、太极在孙氏太极拳中是客观存在的状态。打着科学的旗号否定无极、太极的人,大多是那些既不懂科学,又自以为懂科学的人,这类人最喜欢批判无极、太极、八卦、五行,如《科学的内功拳》就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质疑无极、太极、八卦、五行的文章。该书对人体机能的认识角度完全是错误的,结论自然是错误的。当代人若仍以该书为依据质疑无极、太极、八卦、五行就更为陋谬。当代人研究人体的整体机能,至少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中医理论以及经络学。2、坎农生理学的内稳态理论。3、贝塔朗菲的系统理论。4、维纳的控制论。5、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6、皮亚杰的生物学与认知。而不能仅仅停留在300年前牛顿力学的窠臼里去研究人体机能的种种发生与作用机制。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适用的对象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谬论。章乃器的科学知识放在今天,至多是初中物理学的程度,想用初中物理学的知识去解释复杂的人体机能的发生与作用机制,那是异想天开,无异于在内心里把他自己当成上帝了。科学只是帮助我们把握现象的方法之一,顶多是相对于具体经验对象的相对性'真理',科学结论本身并非是真理。科学史早已证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是要被打破的,这是科学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认为无极、太极、八卦、五行是玄学的人,并把玄学与科学对立起来的人,说明他既不懂什么是玄学,也不懂什么是科学,更不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他的认知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300年前康德对科学的认知程度。牛顿力学不是不可以用于武术运动,而是不能用于武术运动的所有现象,这里是需要进行深入辨析的。比如以整体发力为例,作为低层次的调息阶段的整体发力的机制与效果可以借用牛顿力学来解释。但对于更高层次的整体发力,仅靠牛顿力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武术科学化,不能将某些科学定律在没有对现象对象进行深入辨析的情况下,不加分辨的任意套用。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后面的成果总是推翻前面的定律。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打着科学的旗号肆意批判传统文化的借口。作为一个以科学名义的研究者,首先要具备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相对其研究对象的一般的科学知识。如坎农《躯体的智慧》一书,早在1932年就公开出书发行了,而章乃器的科学认知还停留在300年前。这说明他本身就缺失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基本的科学知识,说明他不具备以科学名义研究武术的基本条件。这是一种无论对于武术,还是对于科学都显得轻薄、浮躁的态度,而不是由于科学进步的必然性,而导致出现的错误。深入反思是进步的基础,这是当代研究者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出于构建他的武学体系而建立的三大基础之一,另两个基础是孙氏形意拳和孙氏八卦拳。这个武学体系是孙禄堂先生着眼于对中国武学进行整体建构,而建立的基础框架。这是孙禄堂先生创立孙氏太极拳的立意。孙氏太极拳这个立意是包括武氏太极拳在内的其他各派太极拳所不涉及的维度。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和太极式是孙氏太极拳的根本,在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中对此有明确说明。因此在研修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孙氏太极拳并非是由武氏太极拳演化过来的太极拳术,因为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太极式与武氏太极拳的无极式(武氏太极拳没有太极式)在练法以及相应的功能态上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譬如——从效能基础上讲,孙氏太极拳的效能基础是无极式,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是在临界不平衡状态下通过无思无意的混沌状态来开启人体中和之气这一太极状态。而武式太极拳无极式是通过稳定平衡态下的有意引导之法产生的气感。所以,孙氏无极式的功能态与武氏无极式的功能态是不同的,由此转入太极的功能态及其产生的效能必然也是不同的。关于武氏太极拳对太极和无极式的相关论述在武禹襄拳论、《廉让堂太极拳谱》及吴文瀚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有相关论述。一经对照,即知孙、武两家太极拳各自所建立的无极状态以及太极状态存在着这种质的不同。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学》中强调无极式是太极拳的根,因此孙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从根子上——所建立的效能基础上就完全不同。此外,就拳式结构而言,孙氏太极拳的身法、步式是三体式,而武氏太极拳的身法步式是小弓步。身法步式是拳中各项技能形成与发挥的基础,由于孙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所建立的技能基础不同,式中蕴含的劲路、劲意、劲势自然不同。所以,孙氏太极拳形成的技能与武氏太极拳的形成技能同样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最后,在技理技法上,根据孙禄堂先生《太极拳学》中“太极拳之名称”一文,孙禄堂先生对何谓太极、何谓太极拳及其如何体用太极都做了鼎革立新式的定义和立意,其与陈杨武吴等派太极拳不在同一个维度上。相关论述见“《太极拳学》‘自序’与‘太极拳之名称’——兼谈孙禄堂对太极武学的重构”(发表在公众号 “武学与武道” 2020年6月5日),以及“何谓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简介”(发表在公众号“武术自由谈”2020年10月7日)。在这里对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论述了。下面仅就孙禄堂先生对何谓太极、何谓太极拳的定义及如何体用太极拳的原理谈几个要点:关于孙氏太极拳的定义及其技理技法的来源,是孙禄堂先生以自身的技击实践和内修体验为依据,在表述上部分借用了刘一明《周易阐真》中的理论,刘一明不是太极拳家,他在丹修上颇有造诣。孙禄堂先生借用其丹修理论从太极的本体、运化、体用、作用方式与效果这五个方面揭示了何谓太极及何为太极拳,孙禄堂先生揭示道:太极本体——中和之气——亦称先天真一之气、金丹等。运化太极之理——中和。体用太极之道——内劲。太极作用原理——一点子之作用——发生于动静相交处——动静交变之机——体现在圜研相合中。太极作用方式与效能——无屈无伸,不生不灭,不闻不见,感而遂通。在这里,中和之气、先天真一之气、内劲、金丹、一点子等实际上是孙禄堂先生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同一个功能态的不同性状。孙禄堂先生将这个功能态定义为太极。所以按照孙禄堂先生的定义——太极拳就是体用中和之气这一功能态的拳术。尤需注意的是,孙禄堂先生提出的内劲与其他各派拳术所讲的内劲,含义完全不同,孙禄堂先生揭示的内劲是将生理学中人体内稳态这一机制拓展到技击作用的层面。此外,其他各派太极拳皆讲究随屈就伸,唯独孙氏太极拳的作用效能是“无屈无伸,感而遂通”。这种作用效能的不同,显豁出孙氏太极拳与包括武氏太极拳在内的其他各派太极拳在性质上的不同。由此可见,孙氏太极拳对太极及太极拳的立意、定义及其体用原理皆不同于陈鑫及杨武吴各派的拳论,尤其不同于武禹襄从舞阳盐店“找来”的那篇“太极拳论”,与之都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所以研习孙氏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是孙禄堂先生的著作,而不是那篇“太极拳论”。综上,孙氏太极拳与包括武氏太极拳在内的其他各派太极拳不属于同一类拳系。孙氏太极拳是一门作为孙禄堂先生创立的武学体系三大基础之一的全新的太极拳类别。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当年孙禄堂先生在研究过郝为真的太极拳后,并没有传承郝为真的太极拳,而是创立了自己的太极拳。有了上面对孙氏太极拳这样一个基本介绍,我们再来介绍孙氏太极拳的心法。何谓心法?把握孙氏太极拳的心法需要从心法的作用、构成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把握:心法的作用是帮助练习者通过规矩找到太极的状态(功能态)的方法。心法的构成是有层次的,太极拳心法是太极拳理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个理法体系是一个由理法总则、基本要义再到具体的规矩、心法,这样一个由统摄到微观,随着对太极拳体认的深入不断细化的自我建构过程。如何自我建构呢?一方面要以孙氏太极拳的理法总则、基本要义为宗旨、为依据,另一方面需要在前人心法的提示下,随着自己练习的深入自己去细化和提炼。这个细化的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同一对象状态的不断细化的过程,如对同一个桩式、同一个拳式等。另一个是针对不同的对象状态,需要对心法统摄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如站桩有站桩的心法、行拳有行拳的心法、技击有技击的心法等。心法的价值是最终丢弃所有的心法,心法既是一个需要不断细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在不断丢弃的过程,随着身心逐渐步入到太极状态的常态化,所有心法最终都是要丢弃的。所以,心法的价值就是一个拐棍,最终能够丢弃的心法才是有价值的心法。孙氏太极拳的原理及理法总则是:极还虚致中和。由此展开为16字诀:有无不立,有无并立,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进一步细化,又有56字诀,16句要义等。这是孙氏太极拳前人在练拳过程对中和这个心法总则和极还虚这个理法统摄的细化。关于孙氏太极拳的56字诀、16句要义等,因时间关系,不在这里展开介绍。下面以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和太极式为例,简要说明孙氏太极拳如何通过心法掌握规矩进入状态。孙氏太极拳第一个式子是无极式,无论是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还是孙氏太极拳,无极式是同一个式子,规矩一致,状态同一,心法同一。前面讲了孙氏太极拳的心法是针对状态和规矩的。关于孙氏无极式,孙禄堂先生在其《八卦拳学》第6章中对无极式的状态、练法、规矩、心法都作了详细论述:“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静为无极体,动为无极用。若言其静,则胸中空空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也。若言其动,则惟顺其天然之性旋转不已,并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也。然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惟此拳之形式未定,故名谓之无极形式也。此理虽微,但能心思会悟,身体力行到极处,自能知其所以然也。”(见孙禄堂《八卦拳学》)孙禄堂先生这段话将孙氏无极式的状态、练法、规矩、心法都包括了。孙禄堂先生给出的练习孙氏无极式的状态是:“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孙禄堂先生给出的练习孙氏无极式的规矩是:“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那么如何掌握这个规矩?孙禄堂先生给出的心法是:“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通过什么来体会“两足如立空虚之地”呢?孙禄堂先生又给出一个进一步的提示:“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见孙禄堂《太极拳学》)由上知,练习孙氏无极式时,通过“两足如立空虚之地”、“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这一心法,掌握该式“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这一规矩,进入“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这一孙氏无极式的状态。因此,心法一定要与对象的状态与相关的规矩贯通一体,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孙禄堂先生在其武学著述中是将这三者放在一起进行论述的。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孙氏无极式的这个心法与孙氏太极拳的理法总则——极还虚之道有什么关系?练习孙氏无极式时“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这时身体重心自然落在两足跟的交点处。于是身体重心此时是处于临界不平衡状态。即重心落在将要丧失平衡的临界点上。这个临界点就是“极”点。为什么说这个临界点是极点呢?因为如果身体重心在这个点的前面,则身体就没有处于完全直立的状态,而是微微前倾。如果重心在这个点之后,则身体就必然失去平衡,无法站住。所以,这个点就是极点。这时身体在极点的状态下进入——“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这样一种虚无状态,再通过虚无状态进入虚灵中和的太极状态,呈现的正是极还虚致中和的“极还虚之道”这一理法总则。所以上面讲述的孙氏无极式的心法正是“极还虚之道”这个理法总则针对无极式这个具体对象的具象化。在孙氏太极拳中,不仅无极式遵循此理,其他各式无论体用皆遵循此理。那么孙氏无极式要站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即站到何时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太极式?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身体要出现无极的状态。即“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只有当出现了无极的状态后,才有可能进入到太极的状态。第二,由无极状态进入太极状态的那一刻,就是由无极状态中产生“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太极拳学》“太极学”)的那一刻。那么,进入太极的状态是个什么状态呢?此时周身内外无极之气,无须意念引导,自然收于丹田一点,“两足如立空虚之地”。周身全体透空,感觉身体没有了。如果慧根一般,通过无极式不能自然进入太极状态,那么就需要通过太极式的引导,从无极状态中进入太极状态。如何引导?第一要了解太极式的状态——周身内外“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将周身无极之气收于丹田。第二要了解太极式的规矩——塌腰、提肛、舌顶上腭。转动时“周身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之意”。第三要研悟太极式的心法——“起点之时,心意如同人在平地立竿,将立定之时”(《形意拳学》“形意太极学”)。“心意如同人在平地立竿,将立定之时”这个心法所对应的是“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的太极状态,这是由无极转太极的起点。判断通过太极式是否进入中和之气的太极状态,有两个关键要点:作为外形动作,身体转动时,身体重心始终落在两足跟相交处,头、身、足的转动要协同一体,如同一扇门的转动,周身没有先后之分。作为内里消息,无极式产生的混沌之气在转动过程中自然汇聚于丹田处,在这个过程中无须用任何意念来引导,而是纯于自然产生的效果。这个过程即进入太极的状态。转动完成后,即进入行拳过程的太极一气运阴阳的阶段。有人认为无极式就是在行拳最初开始时一个静心、集中注意力、进入练拳状态的预备动作,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练习。这个认识对不对呢?即对,又不对。对与不对的分界就是看你站定无极式时进入的那个状态,是不是孙禄堂先生讲的孙氏无极式那个状态。如果你每次练拳时,一下子就能进入到上面孙禄堂先生讲的无极式这个状态,那么对无极式就没有必要作为桩式来练。如果你没有进入上述这个状态,那么孙氏无极式就需要进行专项练习。这是因为太极状态是由无极状态演化来的,如果没有进入到无极状态,就不可能进入到太极状态。因此,后面的行拳也就不是对太极一气的运化。所以站在孙氏太极拳的立场上,这时无论你后面走什么架子,都不是在练太极拳。那么在进入太极状态后,如何通过太极一气运阴阳呢?在初习阶段,以形调息,即通过身体重心与周身的起落开合进行调息。这时周身内外的基本状态是——于浑圆一气之意中蕴含六合整劲之势。相应的规矩是——顶抽沉提、起落开合、浑圆对应、螺旋伸展。相应的心法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一气贯穿、整肃通散。上述规矩与心法不仅是对应由太极一气运阴阳这个起点的状态,而且是贯穿孙氏太极拳行拳始终的。以上对孙氏无极式、太极式的原理、状态与练法作了一个初浅的介绍。■ 武术自由谈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赞 (0) 相关推荐 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 写在前面的话-- 讲武术历史,孙门外的人恨我. 讲孙氏拳练法,孙门内的人恨我. 但讲真话就不能妥协,就不能去照顾别人的感受. 考中国武术史,如果没有孙禄堂,中国武术既谈不上"学'更谈不上&q ... 孙式太极拳及其道功 1919年前后,孙禄堂先生(1860-1933)创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是一个集大成的武学体系,可谓综合流派,沉思精酿:参武当,访少林:采形意,合八卦,证太极:据易品道,推陈出新,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 孙氏武学“数理”论(上) --"孙禄堂<拳意述真>探微"系列之一(总第十一) 关于拳意之道,郭云深先生曰:"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数理兼该,顺其人动作之自然,制成法则,而人身 ... 太极拳的入门是“无极”|具体表现在哪里? 太极拳是当今被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健身方法,其强身.健体.修心的运动方式,不限制年龄.不限制场地.不限制时间.甚至不限制身体状况.太极拳原理基于太极阴阳学说,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 ... 2021年, 太极拳养生表!照着做健康一整年! 前半生拼精力,后半生拼身体. 去年一场疫情,炸出一个扎心的真相: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在疾病面前,一切平等.病毒无情,却"欺软怕硬".越是免疫力差的人,越经不住折腾. 此时才发现--健 ... 童旭东: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 写在前面: 研修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太极入手. 无极.太极在孙氏太极拳中是客观存在的状态. 打着科学的旗号否定无极.太极的人,大多是那些既不懂科学,又自以为懂科学的人,这类人最喜欢批判无极.太极.八卦. ... 孙式太极“八法”述要(上)——孙氏太极拳的多种掤法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太极拳,古称十三式,因其由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法和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构成而得名.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法,习惯上简 ... 形意拳杂谈:内劲是什么?孙氏形意拳的无极式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内外相合,拳从虚空中发. 白日练拳,凝神定志,拳也能打得规矩分明,有章有法.但细究起来,内外相合我做到了吗?我自认为没有做到.因为每一个起钻落翻,我都有意识在做,尽可能符合拳术规矩:至于发劲练习,我都 ... 孙氏太极拳97式拳谱 孙氏太极拳97式招式 一.01.起式 02.懒扎衣 二.03.开手 04.合手 05.单鞭 06.提手上势 07.白鹤亮翅 三.08.开手 09.合手 10.左搂膝拗步(左式) 11.手挥琵琶(左 ... 「名拳名家」孙叔容孙婉容孙氏太极拳传统98式全套演练 孙叔容老师简介 1918年10月12日生于北京,逝于2005年5月.孙存周之女,幼承家学,得祖父.父亲教导,获益良多.1953年即随父在北海公园习武授徒.63年其父去世,改往北京月坛公园定点义务教拳授 ... 吴氏孙氏太极拳炮锤拳八卦掌四大学海灯法师面前显身手 吴氏孙氏太极拳炮锤拳八卦掌四大学海灯法师面前显身手 UC头条:孙剑云先生谈孙氏太极拳盘架之要 点击加载图片 学习孙氏太极拳,在技术上首先要了解掌握孙式太极拳走架的意义.要求和特点. 孙氏太极拳盘架的意义,是通过孙式太极拳架这一运动形式,使习者从中体味周身内外的虚实转换.开合鼓荡.动中求静.变中 ... 孙氏太极拳十六种拳劲 剑云老师教拳时一般很少谈拳劲.笔者曾向老师询问拳劲,剑云老师说:"形中.气正.意真.神圆有了,诸多拳劲就可以自然产生出来.功夫不到,规矩没有稳固到身上,找劲是舍本求末.规矩已经稳固到身上了, ... 孙氏太极拳内家教学(孙剑云) 孙氏太极拳内家教学(孙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