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测,到底是什么人间疾苦?

对于很多人而言,大学时期的噩梦,或许就是体测。

文/ Kelly

每年的十月十一月,一年一度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便会如约而至,今年也不例外。
体测名媛拼团衍生文案也就此诞生:
体验项目:体测800米,前面790米你跑,最后十米冲刺我来
拼团要求:身体好高素质的姐妹来,体育生优先。
项目描述:体验重回校园的快乐时光,切身感受体测的紧张与疲惫,操场风景绝佳,少男少女极多,先到先得!
01
大学生的体测焦虑

体测,每年都能引发一些大学生的集体焦虑。光是想想在跑800/1000米时的画面,都觉得有些难以呼吸。

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50米、坐位体前屈、1000米(男)/800米(女)……一个都逃不了。

大多数院校都实行体测成绩与毕业挂钩的制度,让人想划水也没有那个勇气。成绩没达标不能评奖评优也就算了,还要补测那可是又要遭第二次罪。

“体育学渣”们从得知要体测的前一个月就瑟瑟发抖,想尽办法临阵磨枪但效果并不显著,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耐力也不是几天就能练出来的

即使是热爱体育的运动健将们,在众多体测项目前也很难成为全才。50米跑的时候爆发力出众,长跑的时候却脚下灌铅;拥有两条美丽的大长腿令人艳羡,却在坐位体前屈上折戟——因为腿太长了,所以只能推到负数。

体测后,大家的身体状况也总是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学校的医务室也会因此忙碌起来。肌肉拉伤跑吐了之类的都是小问题,令人难过的是,每年都有因为体测而送命的人。

在体测结束的操场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兄弟姐妹相拥哭泣,不是因为获得了多好的成绩,而是终于过了体测这道坎,活下来了!

02

校方努力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想要熬过体测,功夫还是要花在平时,国内的各大高校深知这一点,从近几年开始,也重视起了平时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

清华大学是国内TOP2,在体育方面也同样是佼佼者,近几年关于体育的热度一直都不低。不仅有游泳过不了不能毕业的规定,还狠抓长跑。从1998年开始,清华的体育课就要开始测试长跑,并且是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清华学子因此送清华一个“花名”:五道口男子体校。

南开大学同样也响应了了“阳光长跑”的号召。每个学期,南开学子们都要用“创高”app打卡跑步100公里,并计入到体育成绩当中。

南开大学体育锻炼计分表

因此,“松江女子体育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墩镇体校”(浙江大学)等等花名也应运而生。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代跑代测业务也在此期间风靡了大学校园。一个人跑步的同时,携带着几部室友的手机也是常态;如果学校开启了刷脸,那大家可能横穿操场;如果学校开了GPS限制了时间,那大家也可能找一辆自行车慢慢骑……

03

加强自身锻炼最重要

平时的打卡虽然可以作弊,但是到了体测那一天基本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体测虽然艰难,但是现在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从1985年开始,中国已经完成了七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第八次于2019年开启)。从结果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真的越来越差了。

以肺活量为例,从1985年到2005年,大学生肺活量的均值一直都在下降,2005年后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还不如1985年的水平。

图源:网易数读
“50米跑和立定跳远的调研结果也出卖了大学生逐渐下滑的运动细胞。从数据上来看,1995年后,大学生一届比一届跑得慢,一届比一届跳得近。

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所以,还是应该在平时多多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作息。体测标准的设置自然有其道理,只要坚持锻炼,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体测并不难。

不仅是为了体测,长远地来看,更是为了提升身体素质和形成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END

你觉得大学体测有必要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