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历代定窑与仿定窑特征
收藏定窑不困难,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具有定窑特征的碗和盘,鉴定定窑却很困难,有些藏品具有大部分定窑特征并且到代,但是总有一两个地方不对。问题出在就是定窑本身,从唐代开始到金末结束,各时期的产品特征就不同,再加上当时的类定窑(也叫定窑系)以及后代的仿定窑,不迷惑才怪呢。
一、河北曲阳定窑
20世纪30年代,叶麟趾先生到曲阳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了曲阳的定窑遗址。1957年代故宫博物院经调查,证实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为北宋定窑遗址。1985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发掘了958平方米的面积,1986年再次发掘1409平方米,1987年又发掘了3450平方米。基本上确定了定窑创烧于唐,衰废于金、元时期。根据遗址以及出土文物的考古结果,定窑烧制分成7期。
1、唐代早期:
主要依据窑址中挖掘及采集的瓷片,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类,造型不规整;
胎体:粗松厚重、含有大量杂质;
釉色:黄釉、褐釉和白釉;
釉质:粗劣、施釉不均,呈色不稳定;
纹饰:素面无纹;
特色:外黄釉、内白釉。
2、唐代中期:
主要依据窑址中挖掘及采集的瓷片,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钵、罐、执壶、三足炉、盆、盏托类;
胎体:杂质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原料含铁量高,胎色多为浅灰或者灰白色,仍旧需要使用化妆土来提高釉面的白度;
釉色:白釉为主,灰白、白中泛清、乳白以及纯白各色都有。极少量的黄釉;
釉质:质量比早期有明显提高;
纹饰:素面无纹;
特色:碗、钵类圆器全部是白釉。
3、唐代晚期、五代:
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碟、杯、壶、盒、盏类;
胎体:洁白坚硬,瓷化程度高,胎体较薄;
釉色:白釉为主,白中泛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