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比洪秀全还要贫苦,为什么能抵挡金陵小天堂的诱惑?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中国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而在元朝和清朝之间的则是明朝,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朱元璋是经过苦战才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的。而在晚清时期,有一个表面上跟朱元璋很像的人存在,那就是金田起义的发起者,建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朱元璋和洪秀全的表面相似之处

从表面上来看,朱元璋和洪秀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面临的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朱元璋面对的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而洪秀全面对的是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满洲人建立的清朝,这两个朝代都是马上得来的天下,骑射非常的厉害。

其次两个人都定都南京,而且都是以南京为大本营进行全国的统一战争;只不过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失败了。

第三就是两个人都面临内部的政治敌人,洪秀全的政治敌人是东王杨秀清,朱元璋的政治敌人则是韩林儿,洪秀全面对的是有实力的杨秀清,而朱元璋面对的是没有实力但是却占据大义的韩林儿,两个人都成功解决了各自的敌人。

第四他们都是通过宗教来发动起义的,朱元璋利用白莲教,洪秀全利用的是拜上帝教,也就是修改后的基督教。不得不说宗教的号召力很强,但是后遗症也非常的厉害,朱元璋和洪秀全都深受其苦。

仅从表面看,两个人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却失败了,这意味着成功不仅要看表面功夫,还要看他们的内功。

朱元璋和洪秀全的本质不同

朱元璋和洪秀全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结局却不同的重要原因。

首先他们参加或者发动起义的原因不一样,洪秀全出生于耕读世家,可以说家庭条件应该还算不错,虽然算不上地主,也也是中农富农的级别,至少家里可以供他读书。

洪秀全自从就在私塾读书,熟读四书五经,村中的父老都看好洪秀全能够考中科举,光宗耀祖,但是洪秀全屡试不中,三次参加童生不中,第四次参加院试不中,这个时候的洪秀全已经三十多岁了,于是他对科举考试失望了,加上他曾经在考试的时候大病过一场,于是他决定传教,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反观朱元璋,说他是八辈贫农都不为过。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名字带着浓浓的乡土风味,朱元璋是他参加起义后自己改的,朱元璋小时候过的日子简直是非人的生活,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先后死亡,原因就是瘟疫和饥饿,为了活命,朱元璋当了和尚,在皇觉寺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始终还有口饭吃,到了大饥荒的时候,皇觉寺的和尚也都要出去云游化缘,正是这一举动,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

在朱元璋云游化缘的三年,他走遍了淮西,接触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是这样的生活让朱元璋变得更加的残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这就是朱元璋和洪秀全的本质不同,他们对于起义的动机就不同,朱元璋是对元朝充满了仇恨,是元朝统治者害的他家破人亡,他参加起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命,还为了达到自己报仇的目的,而洪秀全是由爱生恨,本来洪秀全想通过科举成为清朝统治的一员,但奈何清朝没有接纳他,因此洪秀全由爱生恨,这才想到了起义。

两个人的性格也不同,朱元璋坚毅果断,能吃苦耐劳,同时见多了人间百态,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他认定的事情一般都会想办法去实现,从他后面的施政来看,朱元璋是一个自律的人,因此他才能在没有宰相的情况下一个人坚持处理朝政。

而洪秀全则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成为人上人,成为统治者的一员,并没有像朱元璋那样为老百姓着想。这也是洪秀全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洪秀全并没有得民心,哪怕仅仅是表面上的民心。

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动机和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积极进取,朱元璋奉行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虽然取得了金陵并作为大本营,不过洪秀全并没有急于称帝,而是低调的慢慢发展,而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就宣布称帝,自称天王,定都南京,建立了太平泰国,从此就开始了享乐。

在对待人才上,朱元璋和洪秀全虽然都多疑,但是朱元璋用人不疑,就算有问题也是事后处理,而洪秀全则是用人的同时又猜忌,翼王石达开的出走就是证明,因此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而洪秀全除了跟自己共同起义的人之外很难吸收到人才了。

当然,洪秀全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平分土地的施政方案,同时禁止鸦片买卖,在外交上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

用一句不太好听的话来说,洪秀全无论是在成就还是思想上都无法跟朱元璋相提并论,洪秀全只是站在了风口上,风停了,也就掉下来了,没能变成展翅的大鹏鸟。

更多干货资源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