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奇笔”凭什么笑傲江湖?

傅山系列评传之三
傅山所遗墨宝,弥足珍贵,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他的书法坚苍浑穆,豪迈不羁,潇洒奇逸,气象严严,是他博大宏深的学养和光明峻洁的人格写照。关于他的书法艺术主张,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法本法无法,吾家文所来
首先在学习古法上,傅山反对拟古不化,主张“法本法无法”,认为“古法”也是从“无法”中产生的。不能作古人奴隶。他强调学书要追本溯源,认为“楷法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妙境。终是俗格。”
傅山 杜甫和贾舍人早朝诗、贾舍人早朝大明宫诗
24×64.7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局部
傅山有诗云:“法本法无法,吾家文所来。法家谓之野,不野胡为哉!”“法”,作为一种法则,一种规范,既是科学的总结,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它都是具体的、灵活的,而不是僵死的教条。法为我用,而不为法缚。“法无定法”,是一种锐意创新的精神。
傅山敢于独持异端,敢于冲破传统法网的羁绊而一意孤行。尤其是在书法艺术创作活动中,他能够数十年如一日,以人品修养和渊博知识为原本,遍临百家,转益多师,不囿成法,融会贯通,终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既有书法理论又有书法实践的艺术大师。
傅山反对“奴气”,追求“真率”,鄙视因袭古法,泥古不化的“书奴”,认为只重蹈古人相貌行迹绝没有出息,同时特别强调对传统精华吸收后的灵活掌握运用。傅山主张不到变化处不见妙,变化通融,将古人书法传统的优点与自己书法的特点揉合在一起,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就是个人的风格。
傅山的各种书法作品,无一幅无古人神奇,无一幅蹈古人蹊径。这说明傅山既善于大量地吸收,又敢于大胆地摆脱。没有前者,就不能广博;没有后者,必然陷于桎梏。
傅山 贺枫仲得孙
41.5×79.5cm
山西省博物院藏
局部
傅山书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具备大师的胆魄,敢于并能够突破传统的藩篱而不落窠臼。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传统艺术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更得益于他那广博、深遂的学识修养。纵观傅山的书作,字字得法而又不拘一法,篇篇疏朗而又不松散,朴茂而不塞益,寓大巧于拙,天然趣成,神采飞扬。
今天,我们所需的便是用傅山的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傅山的书法,这才是一条正确的继承研习傅山书法的途径。
2、四宁四毋,率意自由
其次在审美观上,傅山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说。这是对晋唐以来重风韵流美、温文典雅的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在书法美学上作了重大开拓“四宁四毋”说,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巧、媚、轻滑、安排都是历来书家之大忌。
傅山 哭子诗册 选页
山西省博物院藏
傅山提出“四宁四毋”,确实高人一等。他反对巧媚、轻滑,主张形神兼备的刚健美;反对造作安排,主张大巧若拙的自然美;反对奴态、浅俗,主张任情姿性的意境美。傅山基于这种美学思想的支配,其大量的书法艺术作品无不打上这种美学思想的烙印。
傅山之书作,尤其是狂草,敢于打破陈规,敢于“胡乱”,不以“法”行,而由“气”运,浩气呈奇,高风跨俗,线条流走的高速度,点画跳荡的快节律,是完完全全地随着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在剧烈地变化。
傅山 魏碑
晋祠博物馆藏
魏碑作品《青松白松十里稀》是他“四宁四毋”美学思想自然流露的代表作。原碑在山西灵石县内,后移至晋祠。通篇四行大字,三行小宇,肃整庄重,但字却支离率意,古朴丑拙,有的字单独地看并不好看。像“火”字两撇支搓,“扇”字拘板发僵,“身”字形态崎缩不展。但是这些个别的不理想的字,正作了通篇的对比、陪衬与铺垫,而这些字的左右前后均有相救应的笔画与字。
字与字之间,少连属而仪态相偎,若即若离,形松意紧;行与行之间,多揖让而文从理顺,气势贯通,自由驰骋。如“稀”、“堂”、“秋”相形之下,愈显出堂而皇之的骨力风神。在“满不在乎”的率意自由中,我们不但看到他深厚的笔墨功力,更能从中体味到他在不惑之年,对于国家兴亡、个人身世炎凉的情绪。
3、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最后在创作思想上,傅山竭力倡导“主体意识”的表现,主张“作字先作人。人奇宇自古”。从这点出发。他要求书法作品贵在表现人的个性与率真之情笔法、结构和气势共同构成书法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又是书法家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对自然造化之美融入自己思想感情的特定产物。
这其中涵括书法家对客观的认识态度与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及审美理想,而最主要的是基于自己的社会经历形成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与思想品性。
傅山 四体书册 选页
26.7×19.2cm
天津博物馆藏
作书如作人,格调品位全在于自己为人的标准。在傅山身上尤其有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令一些人不敢仰视的堂堂耿介的民族气节。傅山在《作字示儿孙》一诗中写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文章不可补。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一臂加五指,乾卦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腕是取。永真溯羲文,不易柳公语。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这首诗正面提出和阐述“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他认为,“作人”是“作字”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把“人奇”溶人了“字古”之中,强调“作人”的重要性。
他认为,书法不单纯讲究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是表达人的精神气节。他坚持衡量艺术优劣的首要标准是一个人的精神内蕴,并希望通过书法的拙朴之态、自然之势,表现书家的本性和人格。他主张用自然拙朴的具有阳刚之美的书法形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其纯真个性与本真人格。
傅山行草册 选页
29cm×15cm×24
山西省博物院藏
傅山先生胸有道义,又有学问,人品更高。因此,在他的笔墨间,就不但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纯熟的笔墨技巧,而且蕴藏着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
正是由于其生重气节,轻势力;主实用,戒空谈;喜创新,恶保守,所以他的书法重正贵拙,自然天趣,运笔意态求刚而精神贯注,圆转流便而迟速应心,结构不衫不履而超逸有主,笔力雄奇宕逸,咄咄逼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