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完结

一、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记得四年前初识幸福进化俱乐部和永澄老师的时候,听他的第一节课,时间管理,PPT中就有一页放了这样一本书。他当时介绍的是自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明白有个人管理这么一说。出于好奇,当时我是下载了电子书回来读,但是时至今日,好像当时读了些什么,怎么读的,有什么样的体会,现在完全不记得了。今天当我打开纸质书的时候,我发现这本书于我来说,完全陌生,这让我感到很不爽,想想看,如果读完的书,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半个字都没有留下,还怎么谈指导生活,改变行动。所以,这让我更加坚定写读书笔记的决心。我想这也许也是一种自律,读完书花些时间思考,花些时间记录,未来再花些时间分享,花些时间整理,那将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

时隔四年再读这本书,感觉可以读进去了,也很容易理解文字背后作者的深意。说明自己的阅读内力确实提高了。希望通过这本书解决个人成长中的自律问题。因为,虽然自己了解了个人管理、时间管理、任务管理这些概念和方法论,但是对于自律这件事来说,做的并不好,拖延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生活中也有逃避问题的现象。所以,我想解决这些问题,方法之一就是阅读这本书。

二、作者想解决哪些问题?

封面和封底都说这是一本心灵读物,目的是分享一种心智成熟的方法或旅程。人生就是一场旅程,有些人至死也没有活的明白,当然,绝对的大彻大悟似乎也不存在,但起码通过阅读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在离开时至少能更通透一点。

成熟是人这一生无法拒绝的,要么被动长大,要么主动成熟,积极主动这个元规范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20岁以前基本上是青春作主激情无限,不会想到要成熟,20岁到30岁之间,初入社会,立足未稳,忙于打拼,沉醉爱情,还未及想明白,就已经结婚生子。过了30岁,突然发现人生的方向,生活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也许以前也不少,但这时我们对问题的敏感度提升了,想过好这一生,追求和欲望也越来越多,同样伴随而来的还有焦虑与恐慌。所以,30岁读这本书也许正当时吧。

第一部分谈自律

如何才能解决人生遇到的问题和痛苦?

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想知道,前段时间看哲学史,哲学家一直想探寻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也想找到打开人生幸福的钥匙,但是,N多年过去了,哲学还是无能为力,自己被自己搞的精疲力竭。科学也只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工具,一定程度上帮助世人看清这个客观的世界,对于主观世界,帮助无多。心理学异军突起,和医学一起治愈心灵的创伤,这是否就是主观世界的实用主义呢。作者本人是医学心理学专家,看他是怎么说自律这件事的。

人生苦难重重,这个是前提。问题不断出现,人生就是不断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要想彻底的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唯有自律才是良药。

自律是什么: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从字面意思看,自律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承受,是一种积极的挣扎。

自律有四个原则:
1. 推迟满足感:这是自律的核心。用容易理解的话说,推迟满足感就是先苦后甜。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尤其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能够做到推迟满足感,将对今后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往往会犯一个SB的错误,有些问题明摆着存在,但是我们选择忽视,这就是一个不愿意推迟满足的心理,因为选择忽视可以获得当下的安逸,但到了问题不得不解决的那一刻,往往让自己搞的非常狼狈。拖延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没有推迟满足感。

2. 承担责任:无论是选择忽视还是选择逃避,本质上是不敢或不愿承担责任。这里有两个概念,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自我评论很低。人格失调症:不愿承担责任,把错误归咎于旁人。人人都有这两个症状,只不过有人轻有人重而已。当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3. 忠于事实:很多人不成熟,是因为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有问题,总是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 。怨天尤人,抱怨不断。他们选择不愿接受事实,也不会主动反思,面对外办的质疑和挑战,故步自封,用谎言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4. 保持平衡:不管是对自己苛责,还是对他人强求,都不是自律者,只有在这两者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才有可能获得自由。承担你该承担的责任,放下不必要的包袱,不要为不该的承担的责任买单,轻松上阵,率性而为,学会放弃,拒绝盲目的执着。

这四个原则其他就是指导着我们的任务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等。可以说这是影响我们做决策的四个黄金原则。也许有些概括,但细想来,还是非常落地的。比如,对待另人的赞扬,过份在意,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成为一种压力和负担,不在意一时的得失,一人一言的好坏,内心平静,忠于自己的真实的状态,放下所有外在的一切,练就内心的强大,一切痛苦,都只不过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虚无而已。

第二部分谈爱

自律这么难,动力从何而来,答案竟然是:爱。
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爱是什么,很多人搞不清楚。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爱是一种意愿,目标是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通过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他说的这种爱是广义上的爱,但谈的还是针对人,而非博爱。与恋爱有所区别,恋爱更多的是激情,而爱则更为平淡。

人们常常以爱的名义,要么强加意志于他人,要么牺牲自我,无原则无底线。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纯粹的爱。牺牲自我的爱,中间往往夹杂着恨,夹杂的要求回报的欲望。注意欲望与意愿是不同心态的两个词。

爱到极致自我界限将会消失,这是自然意义上的消失,不带任何目的性,不求回报。完全的从自我角度出发,千万不要以此标准来要求他人。比如对他人的依赖,对父母的依赖,对恋人的依赖,要求他们要像自己一样不设界限,可以任意突破,不给对方自由。

当恋人走向婚姻,随着生活的琐事不断增多,夫妻之间激情渐渐褪去,开始关注责任的平衡,妻子就得要做饭带孩子,丈夫就得要挣钱养家。越来越多的事情变得理所当然,分工明确,泾渭分明。即使一方做出了牺牲,多承担了,也会在潜意识中蕴藏着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而这种潜意识会影响双方的言语和行为,不自觉的流露出情绪。

真正的爱需要学会关注,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并且充分投入,主动承担风险,敢于对感情做出承诺,但又时刻保持独立性,不要过份依赖,给彼此更多空间与自由,保持特性与情操,这样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和美满。

第三部分谈成长与信仰

每个人都拥有一张看待世界的地图,并以此作为达到目标的导航。只有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不断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才能修正我们的地图,获得更加精准的世界观。

但人不是超人,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过去的经验会限制对世界观的完整认识。如何更新和升级自己的世界观呢?作者提到,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一味的排斥和摒弃,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更不能固步自封,不愿走出舒适区。

第四部分谈恩典

初看到恩典这两个字,说实话我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在这章说了什么,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熵。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会自然地从有序状态向混乱状态,从分化状态向均一状态转。宇宙秩序处于持续不断的崩解之中。这种不再发生分化,没有秩序的状态称为:熵。

与之相对应的,进化的过程则是不断秩序,不断分化的状态。心智成熟路上最大的阻力就是熵增。而懒惰就是人性的熵。什么也不做,让生活变得混乱是人性的原罪,是熵的力量。所以,想要克服熵增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力。

人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病态的,一个是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都有向往神性的本能,达到完美境界的欲望,同时,也都有懒惰的原罪。无所不在的熵的力量,试图把我们拉回到人类进化的初期,因为那里有娘胎,有奶嘴,有心随念转的自由。

作者谈恩典,说是意识之外的力量,如潜意识、他人和其他神秘的渠道。我想这就是对抗熵除了爱与自律之外,其他力量之源。当我们不以为然,不珍惜自己当下的一切,拒绝,不接纳,那么,我们就丧失了这些力量。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有更大的舞台,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那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比如美国队长,钢铁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这些力量就是一种恩典,是我们对抗熵增的力量。

三、本书的书写逻辑是啥样?

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走上心智成熟之旅。而心智的成熟最强的表现就是自律。可以对自己对他人承担责任。而不是任由懒惰这种原罪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我理解是教你如何对抗熵增,从而达到心智成熟,内心宁静的状态。

基于这条线,作者先谈自律,接着谈自律的动力,那就是爱。然后又谈世界观、人生观,前三部分可以说是内圣的力量,最后又谈到恩典,如何获取外在的力量帮助我们达到成熟的状态。

脉络不复杂,作者对人性的理解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对爱的描述,常常能让自己对号入座,我们生活中不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四、看完对我有何帮助?

这本书很早就听过,一直没有认真的看。在读了50本书之后,自己对于阅读的方法更有心得,经历也更加丰富,比四年前看此书,多了些感悟。看完这本书,对我的行为产生了如下影响:

1、生活更加自律。比如阅读、早起、早睡、积极习惯这些事,每一项都需要自律,而推迟满足感是非常好的心理暗示。比如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追《人名的名义》,如果每天晚上12点以后第一时间看完,肯定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用推迟满足感的方法,完全可以安心睡觉,第二天早上下载下来,利用一天中空闲和低效的时间来看,既获得了休息,也给第二天带来了很美好的期待,会给出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愉悦感。

2、感情更加稳固。关于爱的定义和对爱的表述,让我对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感情有了新的认识。不要以自我牺牲的心态来对待家庭和爱情,付出与回报不是对等的。即要保持独立又要换位思考,给彼此更多的自由,有些事不强求,不用把道理讲的一是一二是二。善于自己的理性大脑来照顾爱人的感性。

3、教子更有方法。推迟满足感这一项就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从小可以培养她这方面的习惯,一定会对心智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五、如何评价这本书?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细细的品味。按照二八原理,本书最精彩的20%应该是自律和爱。我非常认同这这两个部分的观点,在以后生活中也会积极的实践。

推荐指数:4星。

六、作者还推荐了哪些书?

没有特别的推荐。

(0)

相关推荐

  • 做不到自律?这四个原则可以帮助你

    导语:我们要学习观察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要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作为思考对象,这就是打开心智的窍门. 自律有多难? 说起自律,可能大家都被这个词所困扰.越自律越自由:自律会让你拥 ...

  • 太好啦!又是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

    太好啦!又是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 文|李宾之 本学期,我们共读的书目是<少有人走的路>,封面上写着"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心灵读物""心智成熟的旅程 ...

  • 心智成熟之路

    前些天翻阅了一本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一位在心理咨询方向从业者.作者提出,心智成熟之路是一条鲜少有人走的路,只有少数人才能抵达.读罢令我感慨万千, ...

  • 《伤寒九十论》完结

    脾约证(八十二) 一豪子郭氏.得伤寒数日.身热.头疼.恶风.大便不通.脐腹膨胀.易数医.一医欲用大承气.一医欲大柴胡.一医欲用蜜导.病家相知凡三五人.各主其说.纷然不定.最后请予至.问小便如何.病家云 ...

  • 伤寒九十论

    作者:许叔微述朝代:宋年份:公元960-1279年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 ...

  • 资料|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号白沙,又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市)人,宋代杰出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集贤院学士, ...

  • 《伤寒九十论》阳明当下不当下,下后也不要急着滋补

    <伤寒九十论>阳明可下证(六) 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曰:"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 病家曰:& ...

  • 《伤寒九十论》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桂枝加附子汤证(二)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三) 麻黄汤证(四) 大青龙汤证(五) 阳明可下证(六) 阳明蜜兑证(七) 肾 ...

  • 《伤寒九十论》其九

    汗后劳复证(七十三) 有人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宛然复作.断之曰.劳心所致也.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营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其劳.庶几便愈.医者在座.难之曰.虚则补其母 ...

  • 《伤寒九十论》其八

    伤寒胁痛证(六十四) 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可忍.或作奔豚治.予视之曰非也.少阳胆经.循胁入耳.邪在此经.故病心烦.喜呕.渴.往来寒热.默不能食.胸胁满闷.少阳证也.始太阳传入此经.故有是证 ...

  • 《伤寒九十论》其七

    刺阳明证(五十五) 庚戌五月.李氏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浑身疼痛.脉浮大而紧.予投以麻黄汤.数服.终不得汗.又多用张苗烧蒸之法.而亦不得.予教令刺阳明.少间汗出 遍身.一时间.是夕身凉病退.论曰.刺热 ...

  • 《伤寒九十论》其六

    发黄证(四十六) 五月.避地维扬东面里沙中.一豪子病伤寒八九日.身体洞黄.鼻目皆痛.两膊及项头腰皆强急.大便涩.小便如金.予诊曰.脉紧且数.其病脾先受湿.暑热蕴蓄于足太阴之经.宿谷相搏.郁蒸而不得泄. ...

  • 《伤寒九十论》其五

    发热恶寒证(三十七) 人患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予以三服桂枝投之.遂愈.仲景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宜桂枝汤.论曰.仲景云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