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坐错车狠踹母亲数脚撒气,白岩松参与评论!育儿路上,心软是害,狠心是爱

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捷尔任斯基
▲ 图片来自Unplash
孩子打你,你会怎么做?
近日,播播老师看到一段令人诧异的视频。
一位妈妈,身上背着大大的双肩背,还背了一个斜跨包,负重满满。
不仅如此,她两只手还各拎着一个行李箱,其中一种手除了拿行李箱外,还拎着两个大包,隔着屏幕都感觉累。
她旁边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两手空空,本可以帮她分担一下。
可这个女孩非但没有帮她,还一直用脚踹她,因为妈妈坐错了车。
▲ 图片来自网络
视频一经发出,刷爆朋友圈,众说纷纭,有人指责孩子不懂事,也有人批评妈妈教育方式有问题:
慈母多败儿。
从小到大,溺爱造成了今天的结果。
自己惯的孩子,别人还不敢说,就看着吧 。
看到这个真的为这个妈妈担忧啊!回家好好教育吧!
▲ 图片来自网络
白岩松也忍不住评论道:
绝不是生理当了父母,我们就是天然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大行当。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所承担的责任,起码51%控股。
不要总是埋怨别人,先改变自己吧,否则熊孩子会越来越多。
▲ 图片来自网络
的确,育儿路上,不仅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学习。
虽然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标准答案,但父母却有等级可分!

三流的父母,总是挺身而出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
有一次,他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见证了什么叫做“不可思议”。
因为食堂给孩子的饭里有许多锅巴,引起了众多家长的不满,怒发冲冠的跟老师理论:
“我们自己吃些苦也就算了,就希望孩子过上好日子,你们倒好!这种东西,怎么能给孩子吃!吃坏了怎么办!”
随后,便开始喋喋不休的争论和控诉。
在觉得孩子受了委屈后,家长们习惯“挺身而出”,恨不得马上飞奔到他身边,保护他,安慰他,否则就会充满心疼和愧疚。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有的家长,更甚,还会因为替孩子“出头”,作出过激行为,害人害已。
▲ 图片来自Unplash
在江西,一位学生向家长告状,自己在学校因为调皮被老师打了,家长听后气愤不已,极为恼火。
当天中午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木棍赶到学校,把老师打成重伤。
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位家长也因此获罪,被管制二年。
类似这样的新闻事件,也是比比皆是。
凡事都挡在孩子前面,为他出头,看似是在爱他,实则是在害他。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的干预,现在看似会让孩子无忧无虑,但长大后,就会让他尝尽苦头。
在成长中,孩子总要学会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要设置好自己的“边界线”。

在为孩子“挺身而出”这件事上,要在进退之间,张弛有度。

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 图片来自Unplash
 二流的父母,不放手
播播老师有一位同事,在她儿子刚升入高中时,一直情绪低落,愁眉不展。
原因是她儿子所考入的学校,离家比较远,需要住校。
她很舍不得,担心第一次离开家的儿子,住不惯集体宿舍,担心他洗澡不方便,担心饭菜不合他胃口。
所以,在孩子入学之前,她就焦虑不已,吃不好,睡不好,比孩子还要紧张,还一个人偷偷去学校看了好几遍!
开学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她又是帮忙铺床,拖地,打水,又是各种嘱托。
直到学校开始赶人了,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还忍不住哭了,当晚彻夜未眠。
再见到她儿子,已经是一周后,经历过军训,他变得又黑又瘦,同事心疼极了。
所以,她就萌生了给孩子转学的念头,想换个近一点的高中,这样孩子就可以每天都回家住,她照顾起来也方便。
后来,她果真给儿子转学了,转学后,儿子可以每天回家,但她还和以前一样焦虑,因为她发现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儿子并没有成长。
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经历过种种尝试,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但不舍得放手,是家长的“通病”。
▲ 图片来自Unplash
播播老师邻居的儿子,今年35岁,去年年底结的婚。
本以为成家立业后,可以自立门户了,可夫妻俩却因为疫情影响,双双失业在家。
老两口用一辈子的积蓄,给孩子买了房,办了婚礼,现在又要负责夫妻俩的衣食住行。
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力更生呢?老两口的回答是“舍不得”。
在孩子小时候,他们就将他捂在手心里,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还不忍心拒绝他的任何要求。
这样的“溺爱”,将孩子养成了一个“巨婴”,不仅花钱无度,还受不了任何委屈,一有不顺心就辞职在家,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有句老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一些。
但这种爱不是事无巨细,事事都管,而是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
正如一部很暖心的片子中,一位父亲说的那样:“我不想转身,但我知道必须转身。”
爱,要有分寸,别太满。
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人生,才有更好的未来在向他招手。
▲ 图片来自Unplash
一流的父母,给孩子狠心的爱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那些孩子经受的磨炼,都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剂良药。
网上曾有一个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有个女孩,是个抗压性和韧性都很强的人,在职场中很受欢迎,更是团队的主心骨。
每次遇到棘手的项目,她都能在别人的抱怨和叹息声中,想出对策,大家对她的评价都是“很抗造”。
这和她童年的经历,脱不开干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自己上下学,哪怕刮风下雨,父母也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接送她。
从初中开始,她就独自住校,遇到事情更要靠自己。
有一次她感冒了,打电话给妈妈,想要回家休息两天,但她妈妈拒绝了,叮嘱她别忘了吃药,多休息,多喝开水,就挂了电话。
后来,因为换座位问题,她和同学发生了争执,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到学校,替孩子“做主”,她却“孤军奋战”。
事后,她委屈极了,跑到寝室后面的角落里,嚎啕大哭,赌着气一个月没和家里联系。
她一直觉得父母不爱她,还一度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
后来,爸爸无意中提起,她感冒那次,妈妈挂了电话哭了很久;
她和同学发生矛盾之后,从来不求人的妈妈,偷偷来到学校找到老师,希望老师可以多关注她的情绪。
他们只是希望她多经历一些磨炼,可以坚强些,别一遇到事,就想着后盾,父母终究会老,不会为她遮风挡雨一辈子。
▲ 图片来自Unplash
著名作家契科夫曾说:“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就的将是锋利的尖刀。”
都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那些经受过的困难,体验过的磨炼,将会成为一个人宝贵的财富。
在孩子成长的路,总会遇到坎坷,做一对“狠心”的父母,让他们“负重前行”。
这样,他们收获的将是荆棘过后的无限光明,风雨过后的晴空万里。
▲ 图片来自Unplash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只有经过逆境的磨练,才是成就坚强的性格。
而有的家长,却恰好相反,因不舍得放手,不忍心孩子吃苦,将他们养成家里的“小霸王”,外面的“胆小鬼”。
虽然,没必要为了受委屈而受委屈,也没必要为了吃苦而吃苦。
但遇到问题时,舍得放手,多给孩子们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未尝不可。
让孩子“苦”一时,是为了不让他们“苦”一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