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洋保贼
打不死的洋保贼
唐白甫
在塘田市、白仓一带,小孩子不听话,坏毛病屡教不改,挨了打还我行我素,大人就会这样骂:太讨厌了,你简直是打不死的洋保贼。
洋保贼还真有其人,不过到底是何许人,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马口上的,有人说是阳通庙的,也有人说是三角塘的。他生活在一百多年前,这个就不必太较真,有一点不容置疑,他是个惯偷,常常被抓,被打得半死。
洋保贼姓唐,叫如九,很少有人知道他真实的姓名。他自小父母双亡,跟着瞎子奶奶过日子。奶奶虽然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但什么也看不见,没办法对他进行管教。小时候,他偷得一个鸡蛋,骗奶奶说是自家的鸡下的,偷得一个瓜,说是自家藤上结的,奶奶信了。稍大,偷得一只鹅,说是亲戚给的,偷得一头羊,说是自己帮人做工换来的,奶奶半信半疑,严辞告诫他做人要堂堂正正,切不可走歪门邪道。再大,偷得一头牛,奶奶问他是哪来的,他吱吱唔唔,奶奶明白了,举着杖就打,却怎么也打不着,气得口吐鲜血。
三番五次之后,奶奶伤心至极,决定将有辱门风的他赶出家门,断绝祖孙关系,并且恨恨地说若再听到他的声音,就撞死在墙头上。
唐如九苦苦哀求,奶奶却铁了心。无奈之下,他嘱托邻居照看奶奶,并暗地向邻居保证提供多于她生活所需的银两,才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做贼虽然羞耻,但迫于生计,从事的人还为数不少。唐如九在这个行业里只是个无名小卒,寂寂无闻。
对河有个姓周的大财主,他有良田千顷,耕牛数百,其中有一头牛犁田耙田都不会,还爱偷吃庄稼,人送一个绰号叫洋保贼。洋保贼只吃不耕,膘肥体壮,重量估摸着有一千五百多斤,脾气暴躁,成年男子也近不得身。唐如九盯上了这头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神不知鬼不觉把它偷走了。
唐如九是怎样把牛悄无声息弄走,又如何把它出手卖给他人,桀骜不驯的洋保贼怎么被制服的?这个令人费解。
经过多方打探,周财主确定是唐如九偷了他的牛,气急败坏,命四个打手抓住了他,将他吊在夫夷河边的柳树上。唐如九供认不讳,说自己骑着洋保贼,夜行七十里,在新宁柳山铺将它卖了。卖的钱除了买了酒喝,余下的分散放在一些穷人的家门口。
周财主觉得他信口开河,命打手用皮鞭将他往死里打,顿时,四条皮鞭此起彼落,打得唐如九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不一会,他的头耷拉着垂下,打手用指头贴着鼻孔试探,大惊失色地说:断气了。
周财主说:“打死贼是为民除害,官方不会追究,把他丢到河里喂鱼。”
可怜命苦的唐如九,满身血污被拖到河岸,然后“扑通”一声,没入水中。
一时间,塘田市、金称市、白仓、黄亭市等地的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件事。只是很少人知道唐如九,误把偷牛人称作洋保贼。特别是他把一头不听话的牛连夜弄到几十里外,被传得神乎其神。
自此后,洋保贼名声大噪。家有耕牛的人,多是些较为富裕之户,他们一听到洋保贼三个字,马上脸色大变,生怕他出现自家的周围,于是纷纷上山砍树,上街买锁链用来加固牛栏,以防不测。
周财主原本以为可以安心一阵子了,没想到,时隔几天,又丢了一头牛。这就蹊跷了,按理说抓住了唐如九,已传得沸沸扬扬,虽隐瞒了毒打至死的真相,但也算得上是杀鸡儆猴,贼人怎么还敢轻举妄动?
到底是谁吃了豹子胆!
让周财主窝火的事还在后头,自此每隔几天,就有他家的牛被偷,甚至还在牛栏柱子上,贴上一张字条,上书:偷牛者,洋保贼。
周财主气得咬牙切齿,命令二十四个精通武艺的家丁,轮流值班,日夜守护牛栏,但凡发现偷牛贼,打死勿论。
果然,两个月来,平安无事,家丁们就稍稍松懈下来。
又有一头牛被偷。
洋保贼,你到底是人还是神?周财主变得寝食不安,派人四处寻找,一无所获,后来仔细一想,耕牛是个大的家伙,偷走了没法藏起来,出手也只能到牛市去,想到唐如九供认的新宁县柳山铺,何不派人前去探个究竟。
去了才知道,柳山铺开了家军用物资收购站。这里人山人海,聚集四面八方前来以物换银两钱票的,他们有的挑着谷物,有的挑着鸡鸭,有的赶着猪羊,也有人牵着牛。场面闹哄哄,也臭哄哄。原来官兵正在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需要大量的物资与食品,收购价格自然高过别处。
家丁给管账的士兵塞了些银两,要来收购肉牛的账薄。翻到前几天,卖牛人一栏里赫然写着唐如九的名字!再往前翻,每一个周财主家丢牛的日子,卖牛人都有唐如九。
这个唐如九,难道没死?或者是有人冒名?
临近中秋,周财主设了一计,对外说给家丁们放节日假,让他们回家探亲,暗地里派多人藏于牛栏四周,果然在深夜里抓住了偷牛贼。这贼不是别人,还真是唐如九!
把他绑得更结实,吊到树上。周财主怒喝道:“上次打得你断了气,怎么又活过来了?!”
唐如九哈哈一笑,说:“那次偷了你家的牛,连夜赶到柳山铺卖,你想想,整宿没闭眼还不又累又困?瞌睡得厉害,在皮鞭抽打中睡着了,一晃一晃的,就像睡在摇篮里,醒来时浑身是水,我还以为自己尿床了。”
周财主听他这么说,气得龇牙咧嘴,从家丁手里夺过皮鞭,狠狠朝唐如九身上抽打,每打一下,嘴里就骂一句:“打死你这个洋保贼,我就不相信打不死你这个洋保贼。”
打累了,才叫家丁们轮番上前。这一次,没有鼻息了还抽打了半个时辰。
大家身上溅满了血迹,也累得有气无力。天渐渐黑了,家丁问周财主是否将唐如九丢进河里。周财主说:“就让他在这里吊着,看他还能怎么的。”
第二天一大清早,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树下,只见一根绳子孤零零地挂在树上,唐如九已不知去向。周财主目瞪口呆。为探究竟,派出几个家丁四处寻找。傍晚时分,家丁向他汇报说:源头大院子有个有钱的主,姓陈,他家昨天晚上丢了五只羊,有人说是洋保贼偷了,又卖到了新宁柳山铺。
居然还有这种事,周财主一听,两眼翻白,往太师椅上仰身一靠,口吐白沫,吓得众人慌忙上前拿捏按压,好大一阵子才缓过气来。
打这之后,洋保贼的名声,如雷贯耳。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是疯传的话题,都是有关他偷牛的事儿。洋保贼变成了能上天入地,能起死回生来去无踪的江洋大盗。
原来,唐如九被奶奶逐出家门之后,没有地方住,就在大山里找了个岩洞,碰巧里面还住着个猎人。在这一带,打猎的人多数懂些梅山奇异之法,比如闭气功,会这种功夫的人,不进气不出气可憋半天。再比如水药功,不管受了多大的的伤,只要口里含着水一喷,表面伤口会立刻愈合,内伤哪怕动了筋骨,也很快恢复正常,还有比较厉害的缩骨遁地甚至隐身之法。唐如九遇到的这个猎人,是梅山派顶尖高手,他把自己平生的绝学全部授给了唐如九。
从此,无论是哪家的牛被偷,人们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洋保贼。唐如九背黑锅的事时有发生,有好几次,被偷走的善良人家的牛又完壁归赵,这是他在从中干涉,在为自己洗白。甚至还有传言,洋保贼曾经下过狠手,教训了来自外地的同道人。
到了春节,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洋保贼不知去向,销声匿迹了。好长一段时间里,再没有耕牛失窃的情况发生。
有人猜想洋保贼要么是积聚一定的财富,远走他乡了,要么是在作案中失手,被人秘密关押或者弄死了。大家提到他,褒贬不一。家道殷富的人,松了口气,再不用太担心自己的牛被偷,而一些穷苦人,在早上起来,门口不再出现散碎的银钱,心里有些憾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洋保贼渐渐地淡忘了。
两年后,塘田市街上,有时在白仓街上,会出现一个蓬头垢面的叫化子,他只有一条腿,拄着拐杖,挨家挨户乞讨。见他的模样十分可怜,无论生意人还是路人,都愿意解囊相助,或给点米面,或施舍些钱币。
终于有人认出来,他就是洋保贼唐如九。
洋保贼落到这步田地,是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的。原来,有一次他偷了杨田李家的一头牛,在新宁出售时,被一队官兵押走了。官兵并不是抓贼,而是他们的将领听说洋保贼身怀绝技。时下朝廷与太平天国起义军大战正酣,节节败退,除了太平军骁勇善战,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消息灵通,对官军的行程了如指掌,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官军对太平军的情况知之甚少,处处挨打。
官军让唐如九偷窃太平军的情报。
这对洋保贼来说是小菜一碟。太平军在别的地方势如破竹,所向无敌,而在湖南地带却举步维艰,损兵折将,几次派兵偷袭遭全军覆灭。这与唐如九不无关系,太平军将领石达开大怒,出动精兵,终于将他捕获。
本来,唐如九对太平军犯下的罪行,斩首几次也不为过,但临刑时,他大叫自己只是个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从小只知精忠报国,不谙朝庭腐败,加入官军也是迫不得已。家中有个瞎子奶奶,无依无靠,等他赡养。
太平军饶他不死,但活罪难逃,他们砍断洋保贼的一条腿喂了野狗,再将他抛弃于荒郊之外,以解心头之恨。
骨肉亲,血浓于水,对于落魄到这个地步的唐如九,瞎子奶奶后悔自己当初过于狠心,让他回了家门,但坚决不允许他再做洋保贼。唐如九含泪答应,并愿意恪守孝道。
于是,在众人眼里,多了一个缺腿的叫化子。跛子在邵阳县一带叫拜子。那些不懂事的儿童,见到这个又脏又丑的拜子,走路拄着拐杖一弹一跳,都感到非常新奇,他们老远跟着走,嘴里唱道:
作者简介:唐白甫,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三角塘老屋院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