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南下
随着全国大陆解放,党所面临的是城市的管理、群众的安抚、秩序的规范和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战场”。为了在这一全新的战场上高奏凯歌,党中央从1947年起,就开始作出了从解放区选派年轻干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几年间,数十万北方老解放区的青年干部加入南下大军。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苏北(驻地泰州,半年后迁扬州)、苏南(驻地无锡)两个省级行署区。南京是民国首都,国内、国际地位举足轻重,确定为直辖市。1952年11月15日,撤销苏南、苏北行署区,恢复江苏省建制,省会临时定在镇江。1953年1月,撤销南京直辖市,并入江苏省,并将省会设在南京市。1952年初,老爸和一批苏北老解放区的年轻干部接到调令,南下支援省建工作。老爸虽只有高小文化,但经十来年从事党的工作,已能流畅地读书、看报、写总结、做报告。那时在党内也算是个有文化的小知识分子干部了。又具有多年对敌斗争经验,经历了土改和农村基层经济建设和组织建设,政策性较强,年龄是三十刚出头,被选派南下参加省建工作,确实是"组织需要"。
1949年8月上海解放,百废待兴,中央高瞻远瞩地决定由陈云同志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次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创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保险公司进行改造。新中国成立以后,原来官僚资本的中国保险公司被新政权接管,由中国人保领导。
1949年9月25日至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北京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会议明确组建中国人保公司,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实行总公司和人民银行各地分支行的双重领导。急需大批专业业务人员和忠诚于党的干部。经过短期培训,老爸具体被分配到新组建的中国人保华东区公司苏北分公司(扬州)工作。老爸对金融工作,保险业务,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一 一窍不通。他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但领导对他说:保险是一个新阵地,对我们党的干部来讲,谁都不懂。但不懂金融,还不懂管人吗?党是派你去占领这块阵地的。于是,老爸被任命为苏北分公司人事科长。半年后,苏北、苏南合并为江苏省,南京也撤销了直辖,并入江苏省,成为省会。老爸就任江苏省保险公司首任人事科长,成为新中国保险行业的第一批管理干部。我们家也就随着老爸,从涟水搬到扬州,又从扬州搬到南京。那时我们家五口人,爸妈带着我和两个姐姐。至今还记得我们家搬到南京鼓楼附近的聚槐村11号大院,住的是一幢多边形的民国建筑,三层青砖小洋楼,我们家住的一楼是一个带内走廊的两室一厅大套间。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4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条件下,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1956年冬季接到中央精简机构的具体指示:规定江苏省编制员额至少缩减10%~15%。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坚决落实:贯彻的力度很大,决定全省行政编制减30%“。具体要将精简的省级机关的科局长和县级干部直接下放到乡,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将原乡干部的60%~90%动员回到社里,以充实与加强基层对生产的领导;对不适宜担任乡和社工作的干部,动员处理回家从事生产。此次大规模精简机关人员的工作,由党委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具体负责承办。老爸是省保险公司首任人事科长,公司调进调出的每一个人的手续都是经他手办理的。每年都要对干部进行考核,任职已满5年,对公司的人头十分熟悉,工作驾轻就熟。老爸十分清楚这次任务的艰巨性。干部下放,史无前例,尤其是要从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下放到陌生的乡下,去从事基层的农业生产领导,心里都没数。公司从领导层到机关各科室人员难免人心惶惶。裁减30%,就是有1/3的人员要被下放。谁走谁留,首先由人事部门拿出意见,在江苏省保险公司,戴科长操着生杀大权哪!时间紧,任务重,排队摸底,难度再大,人事科还是按时排出了谁去谁留的人员名单。老爸拿着名单向公司党委汇报时,把自己的名字加在了精简人员的第一名。老爸对公司党委书记说:"我是老党员,公司组建前在区里工作过多年,有经验。党现在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大家不熟悉,我必须带头响应。"书记眼圈红了:"老戴,你……"有人事科老科长带头,省保险公司确定的精简下放人员没有二话好说,人人都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而且说走就走,人走家搬,没有一点拖泥带水。1957年5月,老爸这个1942年就当乡长,1948年当区长、区委书记,组建公司前已当了4年多区委书记的老书记,到省里又工作5年后,响应中央号召,带头回乡任淮阴县文科区委副书记。这种不计名利地位、个人得失,坚决服从党的需要的事例,在省级机关成为精简下放工作的范例。至1957年9月,全省共下放干部70324人,其中39005人直接回到了生产岗位。至1957年底,全省机关干部精简下放工作顺利结束。老爸任副市长期间,曾在淮阴最有名的新半斋饭店请过一次客。我之所以记得这次请客,是因为客人是一位穿着军服的中校军官和他的夫人。这位中校军官与我老爸见面时,很正规地向老爸敬了个军礼,说:"老首长,这么年了,真想你啊!"……我是个崇军尚武的男孩子,很惊讶这位解放军叔叔怎么会向老爸敬礼,还称老爸是老首长呢?事后得知,这位中校军官抗战时是老爸的通信员,当年是老爸送他到主力部队去的。经历打鬼子、打老蒋南征北战,解放后所在部队留驻青岛,他在一个团里当参谋长。此次是回乡探亲,顺道来看望老爸。这让我对老爸顿生深深敬意。因为当时我刚读完《林海雪原》,对杨子荣和203首长少剑波由衷崇拜。少剑波是团参谋长,老爸当年的通信员也是团参谋长。团参谋长还要向老爸敬礼,称老爸为老首长。老爸真了不起啊!
(全文完)
附注:老爸在淮阴分管水利,1972年冬在扒河工地与民工一起在河堆上吃午饭时,被一口米饭噎住,端着碗在工地来回走动,想把噎住的米饭撞下去。民工们都笑他,他也不好意思地笑自己。 后来吃饭老是被噎,不得不到医院检查。一查已是贲门癌晚期。不得不离开他一直挂念于心的水利工地。经江苏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未愈。于1977年11月26日逝世,享年59岁。骨灰始存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祭祀大厅,后与老妈回归老家涟水县蔴垛乡小马庄合葬于六塘河畔。1959年兴办大运河整治工程,因淮阴市城区房屋密集,里运河断面狭小,无法扩建,改从淮阴市区南侧开挖新河,西起杨庄,东至淮安,并在淮阴老船闸南侧的新运河上兴建淮阴船闸,于1961年建成。
这期间正是老爸在淮阴市副市长任上(分管水利),上图是老爸到杨庄活动坝检查工作时的留影。
戴庆中,网名:朽木。
江苏省淮阴中学1968届高中毕业生。
1969年当兵。1972年10月在《解放军文艺》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之后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多种文艺作品。1988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