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346课:写在书籍或文章后面的文字为啥叫“跋”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足”部的三个字:跇、蹎、跋。这三个字中,“跋”字现代汉语较为常用,是本课的重点汉字,需重点记忆,标题中的问题答案,也详见第三个字“跋”字条。1、跇。读y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跇,述也。从足,世声。”形声字。本义是超越。一般版本的这个“述”字,是抄本之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述,当作(辶戉),里边是个“戉”,不是“术”。《玉篇·足部》:“跇,超踰也。”比如《史记·乐书二》:“骋容与兮跇万里。”裴骃《史记集解》引如淳曰:“跇,谓超踰也。”说汗血宝马奔跑起来很轻松就超越万里。
此外,跇还有跳的意思,出自《广韵·祭韵》:“跇,跳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2、蹎。读diā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蹎,跋也。从足,真声。”形声字。本义是跌倒,颠仆。王筠《说文句读》:“《玉篇》作‘颠跋也’。蹎跋即蹎沛,双声连语;然亦独字成义。”《广韵·先韵》:“蹎,蹎仆。”比如《荀子·正论》:“蹎跌碎折,不待顷矣。”杨倞注:“蹎与颠同,躓也。”“躓”字我们前面讲过了。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让三尺高的人去驮泰山),跌倒在地,粉身碎骨用不着等待片刻。这个字要认为它是“颠”的本字。
蹎在本义之外,还用作方言,指奔走,跋涉。比如洪升《长生殿·觅魂》:“因此上不辞他往返蹎,甘将这辛苦肩。”用的就是这个意义。
(一)bá。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跋,蹎跋也。从足,犮声。”形声字。本义是仆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跋,经传多假借沛字为之。《大雅》、《论语》颠沛皆即蹎跋也,《毛传》‘颠,仆也;沛,拔也。’拔同跋。”
(1)踏草而行或越过山岭,比如跋山涉水。如《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因为许国)大夫跋山涉水追赶我,知道他的来意我心中忧虑(因为许穆夫人急着回卫国)。
孔颖达疏有补充:“正义曰:《左传》云:跋涉山川,则跋者山行之名也。言草行者,跋本行草之名。故传曰:‘反首茇舍以行,山必有草,故山行亦曰跋。”跋本指在草丛里行走(行走艰难),但山必有草,所以山行也叫跋。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里也用。(2)踏,踩。《尔雅·释言》:“跋,躐也。”比如《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这个例子我们上一课讲“躓”字时已经举过,这里不再详说。(3)扭转。《汉书·扬雄传上》:“拕苍豨,跋犀犛。”颜师古注称:“跋,反戾也。”什么是“反戾”呢?如马正在前行,拉紧缰绳让它往回走,就叫反戾。比如《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胡三省注解的很详细:“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辔,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迴走。”李建成、李元吉发现情况不对,勒马回转东宫。
(4)火炬,火把。《小尔雅·广言二》:“跋,本也。”《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郑玄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孔颖达疏:“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旧时没有蜡烛,称火把为烛,火炬燃尽化成灰时,那个代替烛芯的东西,叫跋,也叫“本”。这个意义,跟下面要讲的文体“跋”相关。
(5)足后。《篇海类编·身体类·足部》:“跋,足后为跋。”这个意义也很重要,跟下面要讲的文体“跋”也相关。(6)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篇海类编·身体类·足部》:“跋,故书文字后曰跋。”这个用法实际上是上一个用法“足后”的引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跋,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乐律一》说得清楚:“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画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掇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至综其实则有四焉:一曰题,二曰跋,三曰书某,四曰读某。……跋者本也。因文而见本也。”跋总共有四种说法,但都是写在书籍和文章的后面,跟上面两种用法相关。跋这种说法也用于后人对前人篆刻作品的补款,比如唐醉石给赵之谦“为五斗米折腰”刻的跋款,如图:
(二)bèi。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䟺”(具体可见《说文》“䟺”字条,这个用法现在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