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 | 消失的俗世生活

古董

转载自公号:日课live

全文共2638字,阅读需要5分钟

回忆得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一是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什么都缩一号,非常精致的四合院,院门上有复杂的砖雕。

清代的清教意识浓,皇城内禁娱乐场所,所以南城,也就是出了宣武门,前门、崇文门,才是花花世界。前门大街以东,也就是现在的崇文区,多匠作。宣武区呢,多戏园子、妓院、商店、茶馆、餐馆、各省会馆;秋决刑犯在菜市口,看杀人是民间的一大节日;民间杂艺在天桥,街角站着职业骂街的,收钱之后叫骂谁就骂谁,语词通俗刁钻,也是一派豪气;古董字画古旧书就在琉璃厂,举人士子穷读书的,搜寻故旧。

所以宣武区可称得上是帝京的驰费之地,天子脚下的温柔乡。

温柔乡里却多豪杰志士。琉璃厂以东,是杨梅竹斜街等八大胡同。烟花巷是最时髦的,妓院是最早安电话的,革命志士在窑子里聚议,电话通知同志,饿了电话叫席,危险由电话里传来,比捕快早一步溜掉,所以有蔡锷与小凤仙的佳话。窑姐儿也算得上革命之母吧。

于是大臣和京官常有在南城另建宅院的,方便娱乐。这样的院落,比内城的正经宅院多人气,我的这个同学家,就是这种性质。我心目中的理想环境,是这种小一号儿的,真正为人活得舒适,而不是为身份地位。不过这些俗世样貌,已经是消失的古董了。

我这个同学很喜欢我到他家,一是我们的家庭都属于新中国的“敌人”,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甚为相得,没有政治的压力;二是他很喜欢向我展示他父母昨夜在床上的痕迹。双人床上,他像军事地图前的将军,讲解战役,我则像个下等兵。因为我父亲是右派,劳改去了,家中并无战役。

“将军”有一天说,“真想结婚了”,听得我肃然起敬,可不知道他看上了谁,因为我们上的是男校。

三呢,是班上有个姓杨的同学,对山水画狂热,用毛笔蘸水彩颜料在任何纸上画贺天健式的山水,说实在,挺好看的。他家里在乡下,上学穿开裆裤,裤腰一折,用红腰带捆住,常被班上的同学笑话,可是踢球的时候,他守门最好,常常用裆就把球拦住了。我也是穿开裆裤的,和他一党,不过我的裆裤是改良式,系的是松紧带儿,坐着时肚子前会凸出一大块。

我们两个常在一起,倒不是裆的原因,而是我也喜欢画画。我画的很杂,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怎么画就怎么画。有一次画了一张花木兰给可汉搓澡,被老师没收了,估计是被老师收藏了,因为找家长谈话后没有还给我。

我们两个都不屑参加学校里的美术小组,坐在那里画石膏,画静物,有摆样子给窗外经过的人看的意思。我们是放学后去琉璃厂的小子。

琉璃厂,是我的文化构成里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后来总不喜欢工农兵文艺,与琉璃厂有关。我去琉璃厂的时候,已是公私合营之后的时代,店里的人算是国家干部职工,可是还残存着不少气氛。
安静。青砖漫地,扫得非常干躁。从窗户看得见后院,日斑散缀,花木清疏。冬天,店里的炉子上永远用铁壶热着开水,呼出一种不间断的微弱啸音。

人和气。熟人进店,店员立起来招呼,请坐沏茶,聊,声音不大不小;一般人,随意检阅,刚有疑问,店员已经到了。我们小孩子,店员是不管的,可是要看什么,比如书搁得高了,店员也够下来递给你。觉得好玩儿的东西,店员就自得其乐讲故事。

我的许多见识,就是这样得来的。玉,瓷器,字画儿,印章。一个小孩子,其实对名家的东西并不当真,而是对喜欢的东西着迷,之后渐悟。

店里的习惯,是培养将来的买主,可是新中国的下一代,是不会买古董了(钱就是一个问题,可当时的东西也不贵),他们是革命的接班人,跟着毛主席,砸烂旧世界,终于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转,一点不假,现在古董又值钱了。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

有一本《金石书画笑史》不妨重印,或什么讲古董的杂志连载一下,一定让看的人心情愉快。

清代古砖值钱,因为值钱,所以官场中送礼讲究送砖。毕沅到江西做官(这官也实在做得是地方),有个知县送十多块砖,派人押来,因为毕沅五十大寿。毕沅当然是欢喜得很,赏了这个押差。押差当然也是欢喜得很,一欢喜就得意,一得意就想奉承。于是表功,说知县怎么怎么不容易,按照旧样仿、烧造、浸色、做旧、养苔。毕沅具体气成什么样,很难想象,因为他素称通博,而且手下有一帮有名的金石考订专家,象宋葆醇、俞肇修、赵魏等等。

不过钱泳的《履园丛话》也记了砖的事情。嘉庆年间谢启昆做浙江布政使的时候,因为整治庭院,挖出八块砖。砖上有“永平”字样,于是谢启昆考定为晋惠帝永平年间的古物。得了古董,谢启昆命名自己的书斋为“八砖书舫”,而且设宴雅集,自己赋诗纪之,和诗的多到数十人。偏偏有个人不识相,说这“永平”两个字是明朝永平府烧造标记,古董于是不那么古了。谢启昆气得大骂:“你们这类嗜古家,就会穿凿附会,一块砖也值得深究吗!”

钱泳记的这件事,好象不是在骂人,因为不识相的人也许说的是实话,只是不识相罢了。谢启昆则是将雅趣看得很透,把话兜底讲出来,倒有真意,谁还能再说什么?

认真说起来,清朝在古董的趣味上是很宽的。这和大清律有关。清朝的清教意识很重,规定八旗子弟不可经商,怕受腐蚀。不经商干什么呢?每月领了饷银,多也不多,物价稳定,吃穿够了,于是只好游手好闲,玩笼鸟,玩鹰,放鸽子,遛狗,斗蛐蛐,收鼻烟壶,听戏。

因为听戏,八旗子弟养成为专业听众。听戏真的是听,不是看,眼睛是闭起来的,而且脸不朝戏台,更专业的是钻到戏台下面听。对这样的专业听众,唱戏的怎么敢唱错?

开玩笑的话,可以说大清朝亡于不许子弟经商。一八四0年前,因为瓷器、丝、桐油的出口,清朝是白银入超国,一仗打下来,贵戚才渐渐明白,洋人是要有贸有易。清朝三百年,如果贸易的意识健全,历史会不会另一种样子呢?

我有时候到宣武区游逛,会想,古时候,这里是商业区呀。可是,它怎么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没有了呢?

—— 版权声明 ——

(0)

相关推荐

  • “路转粉”自白:风物人间,粉雪追禅

    风物人间,粉雪追禅 作者:韩红涛 说实在的,我不是雪小禅的"粉丝". 至少到目前为止不是,因为我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一篇文章,只不过因为在新浪微博关注了她的微博,老是看到她微博里发的生 ...

  • 431-北京市(13)塔下新柳添春色

    慈寿塔的雕塑艺术   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到驻地附近的慈寿塔看看.春暖花开,一片祥和气氛,正是: 塔下新柳添春色 塔上风铃送寒冬 慈寿寺塔位于海淀区玉渊潭乡,昆玉河畔西八里庄.名永安万寿塔,俗称慈寿寺 ...

  • 阿城:消失的俗世生活

    古 董 文|阿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一是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 ...

  • 阿城眼中,那些消失的俗世生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一是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什么都缩一号,非常 ...

  • 致我们即将消失的弄堂生活(一)

    1843年,上海开埠,这个当时在中国排名12位的城市从此开始了它在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书写: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到达了它"摩登"的一个鼎盛:超越巴黎,成为"世界第五.远 ...

  • 俗世生活

    俗世生活 好久我都不读麦子 就像好久我不回村庄 梦想都丢在故乡的那边 我渴望过的平静生活 永远离我的目光很远 俗世啊 只有投入无尽的热闹 才有可能 获得向上生长的空间 昨夜我梦见了母亲 母亲是我昨天的 ...

  • 要有饱满的俗世生活热情

    备注"公众号" 01 我身边很多人,都有一种满满的生命能量,有格外厚实的俗世生活欢喜劲头.如烹制一碗自己喜欢的拿手菜,用水果做一个漂亮的摆盘,看一朵花开都能带来莫大的欢喜. 早起做 ...

  • 寺庙里外的俗世生活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 ...

  • 霍金背后的女人|万有理论解不开的俗世生活

    为何我们从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来,离开地面并跳回到桌子上,通常的解释是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述的在任何闭合系统中无序度或熵总是随时间而增加.换言之,它是穆菲定律的一种形式:事情总是趋向于越变越糟:桌 ...

  • 朋友圈消失的个人生活

    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我逐渐放弃了在朋友圈发太多的个人生活. 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保护隐私,其二是避免对比. 先说第一个,关于隐私. 从业互联网以来,我深知在社交平台暴露自己隐私的危害性,即使是 ...

  • 9月过后,烦恼负面统统消失不见,生活爱情柳暗花明的星座

    导语:9月过后,烦恼负面统统消失不见,生活爱情柳暗花明的星座 金牛座                                                                金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