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 三十五、张汤的结局

当酷吏遇上酷吏

元狩年间一系列的风云变幻,张汤都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对于汉武帝来讲,他对张汤的感情非常的复杂。一方面他非常喜欢张汤,这是汉武帝手中最称手的兵器,指哪打哪,只要汉武帝想害谁,张汤总能找到法律依据去办好这件事。而且张汤胆大,管你是陈皇后还是淮南王,统统下得去手。另一方面张汤事情往往做的太绝,闹的是天怒人怨。历史上以人缘差而著称的晁错,都没搞得像张汤这样民怨沸腾。只要张汤在一天,朝廷的形象就好不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矛盾,所以汉武帝把张汤升到了御史大夫位置上就打住了,没让张汤再进一步担任丞相。

像张汤这样的酷吏,被皇帝弃用是早晚的事,关键是什么时候弃用,这就是个学问了。由于张汤太好用,所以他长期不倒。不像义纵,刚进入中央就被斩首,这就是屠夫跟杀人不见血的区别。

元狩五年,丞相李蔡自杀以后,汉武帝为了平衡关系,把太子的老师庄青翟请出来当丞相,这让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当丞相的张汤对庄青翟恨之入骨。虽然庄青翟是丞相,但是他本事并不比李蔡大,所以朝中事物,还得张汤操办。比如说这样一件棘手的案子,非张汤不能办理。

元狩六年,朝廷的疯狂敛财被专管经济的大农令颜异看出了真相。过去朝廷的真相帝汲黯被调任淮阳太守,很久没人敢站出来戳穿朝廷的财政阴谋了。这位大农令颜异,是孔子爱徒颜回的后人。颜异继承了祖上的耿直和节操,他作为一个专管经济的官员,看透了汉武帝发行大面值鹿皮币的真相。这种巨大面值的钞票在市场上根本没法流通,汉武帝发行这玩意儿,还得要求诸侯进京祭祀必须奉上鹿皮币包裹玉璧。所以诸侯不得不用大量可以流通的货币去兑换不能流通的鹿皮币,这就是赤裸裸的抢劫,比充了四十万话费还尴尬。颜异觉得朝廷此举,实在是有些不顾脸面了。他又不是汲黯,不敢上来说汉武帝抢劫。所以颜异侧面迂回简单提了一句,说诸侯来京祭祀用的玉璧不过价值三四千钱,而包裹玉璧的皮币却价值四十万钱,本末倒置啊。

汉武帝一听,不高兴了,这事你自己知道就完了,干嘛要说出来?你的立场呢?你的官性呢?你不讲政治啊。但是这事人家颜异说的没错啊,就算汉武帝要找颜异的晦气,也没有理由啊。不过不用担心,交给张汤办理,一切包汉武帝满意。

张汤毫无理由的抓捕了颜异,并对颜异进行了突击审讯。

颜异对突然到来的执法人员非常不满,问:为啥抓我?

执法人员:你,谋朝篡位!

颜异:你信吗?

执法人员:你管那么多干嘛?先跟我们走,罪名再商量呗。

颜异就不信这个邪了,自己从不犯罪,还能被颠倒黑白?于是跟随执法人员去接受张汤的调查,这一查,有意思了。

颜异不愧是颜回的后人,秉性像极了颜回。为官以来不贪污不受贿,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皇上和朝廷一直教育人民要变成这样的人,可惜却没给这样的正直人士留足生活环境。不过颜异的档案之清白,令以擅长给人构陷罪名的张汤都束手无策。这就尴尬了,皇上的指标都定下来了,必须得给颜异定个反朝廷的罪名。张汤想破了脑袋,终于给颜异想到了一个罪名。这一招,在足够白素贞修炼成人两回的时间之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这一招是什么呢?张汤经过反复审理,既然颜异材料清白,那就给颜异安上个反朝廷的罪名。你有证据吗?有啊,虽然颜异没有任何反朝廷的举动和言行,但是我保证,颜异一定是把对朝廷的刻骨仇恨埋在心里,他在心里反朝廷。这叫腹诽!翻译成白话文是无言行反革命。

颜异不服啊,你会读心术是怎么着?凭什么说我腹诽朝廷?

张汤表示那不管,你的眼神都出卖了你!

颜异案是继周亚夫阴间谋反案之后,第二大冤案。大汉朝少有的好官颜异,就这样被斩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当独裁头子倒行逆施的时候,造成的后果严重与否,完全看他身边的那个狗腿子是如何把非法变成合法。只不过张汤不懂的包装,所以老百姓不觉得他是个不容易的好人。

张汤办了颜异案,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连颜异这样的操守都能被张汤构陷成死罪,那其他那些的罪过张汤的人,只能等着悲剧发生的倒计时了。既然死路一条,那不如放手一搏,跟张汤拼了。满朝文武,几乎都是张汤的仇人。首先发难的是御史中丞李文,李文和张汤素来不和,于是暗地里组织了张汤的黑材料,上书给汉武帝弹劾张汤。汉武帝看也不看,这没什么可看的。张汤的种种不法都不用别人去查,汉武帝随手写写,都够好几捆竹简的。张汤是个酷吏,干的就是不法的事,用得着你们弹劾?就因为张汤身负种种不法,所以汉武帝用的才放心。张汤得病,汉武帝亲赴府邸探视,像世人展示皇上对张汤的信任和恩宠。

皇上不处理张汤的案子,并不是这个事件的结束。张汤是谁?能被人白告一次刁状?那不能够。所以,张汤指使手下鲁谒居弹劾李文,给李文安了一个死罪,报仇成功。

张汤雷厉风行的报仇,让汉武帝措手不及。整李文一顿就好了,干嘛杀人呢?于是汉武帝问张汤,为什么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会有人弹劾李文呢?汉武帝不是随便问问,因为他在问之前,已经调查清楚了。

张汤觉得不妙,大家心知肚明,就是我设计报复。皇上既然这样问,张汤顺口答道,可能李文得罪以前的朋友了吧,所以人家举报。汉武帝没有回应,但是对张汤的不坦白很不爽。真当皇上是傻子?鲁谒居怎么会是李文的老朋友?

紧接着,又有人弹劾张汤了。这次弹劾张汤的是个身份尊贵但是没有实权的人物,此人是汉武帝的亲哥哥赵王刘彭祖。自从汉景帝时代诸侯王失去了军政大权,这位赵王殿下就一门心思赚钱。他老人家立志要当个钢铁大亨,于是靠着在赵国大炼钢铁赚钱。但是到了元狩年间,朝廷进行改制,把盐铁酒的经营权收归中央。张汤收赵王的铁矿、铁厂时,跟赵王起了冲突。赵王是谁也得罪不起,但也不想吃这个亏,于是上书汉武帝,说张汤和鲁谒居氏是老交情,而张汤还亲自给鲁谒居做足疗,说明这俩人搞事情。

这种弹劾毫无作用,收了赵王的铁矿,那是汉武帝的意思,张汤这事办的让汉武帝很满意,所以汉武帝不会治罪张汤。赵王见告不倒张汤,就弹劾鲁谒居密谋大事,图谋不轨。汉武帝怎么也得给亲哥哥一个面子,于是把这个案子交给廷尉处理。当时鲁谒居病死,由于这事牵扯到鲁谒居的弟弟,所以廷尉逮捕了鲁谒居的弟弟进行调查。

但是,廷尉可不敢审这个案子,毕竟跟张汤有关系。所以廷尉请来张汤亲自审理,这样大家都好交代。张汤心说别让人说闲话了,假装秉公审理,查无实据不就完了。所以张汤见了鲁谒居的弟弟,假装不认识,然后进行了简单的问询。

张汤的心黑手狠是出名的,所以张汤的表现,让鲁谒居的弟弟认为张汤这是要置他于死地。于是鲁谒居的弟弟在张汤走后,举报张汤和鲁谒居密谋陷害李文,图谋不轨。汉武帝一看,张汤还能擦干净自己的屁股不,怎么摁下葫芦起来瓢啊?这个案子,交给右扶风减宣处理吧。

减宣这个人有俩显著特点:其一他跟张汤不和,其二他是个酷吏。那你想吧,这哥们接了案子,那是兴奋不已。有了那么多前辈用鲜血铺平的道路,减宣在处理这案子的时候,先不动声色,慢慢调查构陷,看看怎么给张汤按上一个死罪,所以这个事就放那了。

张汤倒也不怕,他的罪名如果都拿出来较真,够枪毙一天的了。什么样的罪名他都不怕,关键是皇上的态度。眼下斗争的重点是太子党的无节操崛起,霍去病也不能白死。太子的老师丞相庄青翟,是汉武帝和张汤共同的敌人,只要办了庄青翟,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时候,一个离奇的案子恰到好处的出现了。这案子呢,是汉文帝的陵墓被人挖掘,丢失随葬冥币若干。汉朝人都知道,这几位汉朝皇帝里边,最薄葬的就是汉文帝,挖掘他的陵墓偷冥币,也是醉了。有那功夫去挖周朝古墓好不好,哪有去挖戒备森严的本朝皇陵的?不管怎么说,据说皇陵被挖,在强大的民间互相揭发检举网络中,犯罪分子并没有抓到。那么谁来对这件事情负责呢?张汤和庄青翟约定,一起去请罪,意思一下。这种事都是惯例,哪怕地震了,丞相都得请罪,皇上安抚一下,再向老天爷请罪。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应对规矩,面子上的事。

结果没想到,庄青翟跪下请罪的时候,张汤不仅没有一起请罪,还弹劾庄青翟,就是他祭祀皇陵的时候,扰乱了人家的安保秩序,这才把歹人放进来,丢失了冥币。

庄青翟顿感尴尬,这时候已经请完罪了,再说这事不赖我,肯定不行了啊。于是汉武帝借机把庄青翟下狱,交于张汤处理。

庄青翟下狱,引发了不小的政治动荡。卫氏外戚不能坐视不理,但是要从张汤手里救人,还没有人成功过。这时候,庄青翟手下的三个长史,在卫氏的支持下,站出来跟张汤死磕。这三位都不是无名之辈,头一个是朱买臣,曾最高做过主爵都尉,但是被张汤陷害,成了相府长史。朱买臣是主父偃、晁错那样的人物,岂能善罢甘休?这是个机会。第二个叫王朝,跟马汉没有关系。王朝跟少翁一样,属于齐地的术士。结果得罪了张汤,没混出来,由右内史降成了相府长史。边通,是个生错了时代的纵横家,最高做过济南国相,结果得罪了张汤,成了相府长史。这三位斗出道比张汤早,还都早早的做到了两千石的高官,结果都因为得罪了张汤,成了相府长史。这事不算完,张汤有事没事就去跟相府三长史商议朝政,完事之后再推翻三长史的意见,代行相权。张汤没有别的目的,就是玩他们仨。

这三位长史凑在一起,背后再有卫氏撑腰,那就厉害了。要是比玩人、构陷这一套,朱买臣是行家。要是玩阴谋诡计心理学,王朝是行家。要是起草文书诱供骗供,边通是行家。哥仨联合起来行动,比李文、赵王那样单独行动自然厉害的多。张汤这个人,看上去很清廉,仿佛家无余财,但是这哥们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清官。张汤主抓经济,因此跟商人们打得火热。大商人田甲和田信都跟张汤关系极好。张汤有政策,商人有手段。官商一勾结,财源滚滚来。三长史出手第一件事,就是拘捕了以大商人田信为首的一干企业家,经过紧急审理,三长史把案卷上交给汉武帝。

官商勾结这事,汉武帝本来也不想管。多大点事啊,因此就像当初李文弹劾张汤那样,把张汤叫来简单聊聊,顺便提醒他赶紧去擦干净自己的屁股。汉武帝对张汤说,长安的商人消息灵通。朕想要抬高哪种货物的价格,商人们就囤积哪种货物。你说他们怎么会知道朕的想法?

按说到这时候,张汤往地下一跪,大大方方承认,汉武帝也不会为难他。但是张汤还跟上次一样,假装不明真相,说肯定有人泄密。汉武帝一看,小样,你这是叫板啊。就让张汤回去,然后准备组织一下张汤的黑材料,想要对张汤下手。这时候减宣瞅准时机,把调查鲁谒居的罪状上交汉武帝,里面果然有张汤的罪行。

汉武帝见张汤这人太不自觉,而且构陷庄青翟的罪名还没坐实,自己先引火烧身,于是列举八条大罪,交减宣审理。论断案,张汤是前辈。所以在抵赖这个环节上,一般的酷吏都不是张汤的对手。经过审理,张汤的八条大罪皆不成立。汉武帝一看,科班出身的就是厉害。既然一般的酷吏办不了这事,那就请出一位不一般的酷吏办这个案子吧。谁不一般呢?此人就是和张汤齐名的赵禹,科班出身。

赵禹和张汤同时出道,合作制定过不少法律和规定。真要让他办理张汤的案子,那是大汉朝两个绝顶的法律高手对决。张汤狠,赵禹阴。再加上赵禹为座上官,张汤为阶下囚。赵禹稳赢不输。但是赵禹不忍看到张汤落得个灭族的下场,于是一不上刑,二不审理,而是跟张汤聊了点掏心窝子话。

赵禹说:老张啊,你怎么突然就看不清形势了呢?你办了那么多灭人三族的案子,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你得罪人多了,现在皇上要办你,你不认罪就没事了吗?皇上的意思是,你自己解决吧。

张汤沉默,自己解决?那就是自杀呗。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自杀,总比被严刑拷打,受尽折辱后辈灭族好吧。张汤向赵禹讨来竹简笔墨,给汉武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奏折送出去,张汤在狱中自杀。

张汤在折子上说:臣张汤小吏出身,蒙圣上不弃,位列三公。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臣责无旁贷,理应一死。但是,皇上要知道,害臣的,是三长史!

张汤死了,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但是,汉武帝又极其讨厌这种被利用的感觉。因此,汉武帝又导演了一出戏。张汤是个贪官,但是他不把钱放家里。汉武帝释放了跟张汤有关的商人们,然后塑造了张汤这个清官的形象。清官总能博得大家同情,害死清官的三长史,不好意思,用你们的脑袋给清官陪葬吧。

三长史死后,在狱中的庄青翟吓破了胆,于是在狱中自杀,省去了汉武帝的一个大麻烦。

张汤害了一辈子人,最终被人害死。张汤当了一辈子酷吏,结果死在了酷吏手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伴君如伴虎。但是一个颜异倒下了,朝中再无颜异。一个张汤倒下后,却崛起了好多张汤。然而日子还得过,朝廷平静了之后,汉武帝的重点,还是得放在挣钱上。这回怎么赚钱?下节再聊。

点击查看

《楚河汉界》《无冕女皇》《代王时代》《风景独好》《汉武沉浮》

讲述学校欠大家的历史

打赏一块钱也是你对知识的态度

而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笑谈中

微信号 : kxiaotanzhong

新浪微博:@依然笑谈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