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茶会的主题是:92红丝带和90年代中期易武大树茶
2015-07-31 15:10
听说“柴门”有个茶会刚好是在茶语网编辑部所在的大本营重庆举行;喝的是两款难得的好茶:92红丝带和90年代中期鸿庆号易武大树茶;说茶的又是90年代初期就开始收藏普洱茶的资深藏家!
如此热闹!怎么可能少了榜叔!
▎关于“柴门雅集”渊源——
茶香不分家,喜欢喝茶又爱好玩香的朋友,大都听说过“西贡火柴”的名号。
这位早年在越南倒腾汽车生意的“汽车人”,最终却在冥冥中听从了命运的召唤,玩起了沉香。(而事实上,我们今天百度到的关于沉香的基础知识体系,很多都是若干年前就开始涉猎香界的西贡火柴铺垫而成的。)
如今已是香界大咖身份的西贡火柴,身边也聚拢了一帮来自五湖四海,但却志同道合的玩家,因为小圈子自西贡火柴开始,于是自称“柴门”。他们当中有懂茶的行家、也有玩玉、弄香或者瓷器收藏的老手。
于是,“柴门”的第一次非正式雅集,就这么在各种时机的促成下发起了。而据说他们已经约定,“柴门”雅集将会变成一个系列,这次在重庆喝茶,下次说不定就会在你的城市品香说玉了,精彩不断,让我们拭目以待!
洗手、封存手机、入座、静心仪式后,茶会就正式开始了。
▎本期茶会主题:90年代中期纯料与拼配
主讲人:栋宇云飞
普洱茶中的纯料与拼配之争,由来已久,智者早就不去分二者高下,只讲求适者为真。不过,在同时期的经典拼配与大树纯料之间,哪个更适合个人口味,依然可以成为茶会上无限次被探讨的主题。
为此,90年代初期就开始玩赏和收藏普洱茶的资深大藏家,同时也是这次茶会发起人之一的栋宇云飞,带来了两款90年代中期拼配茶和大树纯料的代表之作,供大家一起品评。于是也有了我们今天关于茶的一场漫谈……
第一款茶:92红丝带 (7542)
历史疑问:92红丝带真的是1992年的?
云飞:92红丝带是在90年代勐海茶厂定制的拼配茶。港台商人将其命名为“92红丝带”,一是说它的年份是92年,二是因为茶饼中间加的那条彩色丝带,由此得名。
不过今天,大家对它的实际出产日期其实有一定的争议,也有人考证它应该是1996-1998年之间的一批茶。由于当时的出口记录不是特别完备,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暂时归到90年代中期,也就是说,到现在基本有20年时间。
八九十年代:勐海茶厂的辉煌岁月
云飞:1989年到1993年年初这段时间勐海茶厂出过非常多的精品,比如红丝带、小方砖和被称为88青的7542。这几款配方都是7542。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几款茶代表了勐海茶厂那段璀璨的历史,而且跟当时的茶叶消耗大户——台湾和香港有很大关系。
在80年代中期,勐海茶厂的产品开始大量销往香港、台湾,尤其是台湾开始接受大陆茶。(当然,当时的茶去台湾都是撕掉包装纸,改成白棉纸包装。)到了1989年、1990年台湾有段时间紫砂壶崩盘,价格下降,同期的普洱茶也出现了滞销。
而实际上也是由于茶叶的滞销,当时卖不出去,我们今天才能喝到88青、92小方砖这些优秀的茶。所以现在市场上80年代以上的茶不多,但是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茶相对多,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当时勐海茶厂的老茶人,应该也是充分总结了当年的经验和这几块茶叶生产基地的优势,做出了最适合于他们茶叶基地产品的拼配配方。红丝带是普洱茶产品里茶青相对细嫩的品种。在当年,还没有我们现在熟知的、很多以芽尖为主的产品,那么7542配方为基础的产品基本上算是他们出产产品中比较细腻的那种类型了,而我们今天在喝到7542的时候呢,会尝到一些果香、花香,优秀的拼配带来了很复杂的品饮感觉。
品茶也可以带来“通感”的体验?
云飞:在讲这款茶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冲泡的重要性。无论是一片好茶,还是一块好香,它的生命有可能形成于至少是几十年之前,而让它生命唯一璀璨的,就是展现在桌子上被喝掉或者点燃的这一分钟这一时刻,所以,我们作为爱茶之人、爱香之人,一定要找到一个最适合展现它优点的那个冲泡方式,让它生命的璀璨之光绽放出来。
所以我们泡茶的时候,基本上要有个大概的节奏,在4、5泡之后,可以休息一下,让这个茶叶逐渐融合,让茶叶完成水分从表面到内部纤维的这种转化,这个时候也要注意保持茶壶内茶叶的温度,因为茶叶一旦凉了,茶的香气口感马上就有一个台阶似的下降。
这个茶大家都喝到了,作为90年代中期的茶,这饼茶保存得确实很干净,台湾自然仓存放后转到北京,在我手上干仓存放了大概7年,所以香气的转化还是比较标准的,存放比较用心,还算是教科书样的干净茶。越往后喝,越有种淡淡的甜味,舌底会生津,这是好茶带给大家的愉悦感。
无论是喝茶、喝酒、闻香,其实大家看重的都是“通感”,就是可以从茶、酒、香感受到别的东西,这种通感很重要,否则的话,好茶叶的汤是甜,但肯定没有吃糖甜。这种甜是多糖带来的另一种体验。我们从甜中又能体会到香气,类似梅子、花果的香气,还能尝到一些复杂的变化,由不是糖的饮料带来的感受,这是茶最宝贵的体验。
茶叶的仓储至关重要
云飞:这款茶我拿到手大概是七年前,是从台湾回流的,那它的这个包装呢,大家可以看到原始包装是包了一层塑料纸,这是他们那边保存比较常见的做法。而在北京存放的几年后才转到我手上,我自己的仓在北京是有冬天加湿的,因为茶叶存放适度的湿度也很重要。以前在北京存茶,要是不人工控制温度,茶有可能越放越干,严重影响转化。需要相应地控制一下它的湿度、温度,尤其是在冬天,要加湿,即使是加湿在北京也很难达到60%的湿度,北京太干了。茶叶的存放温湿度达到一个相应的最佳的区间,这样存放我个人体会效果好些。
说到老茶,老茶要好喝,不光要茶底好,存得好是非常重要的,稍微存储上出点问题,好东西也会变成垃圾,毁可能就毁在一两天。以前有个朋友在海南存茶,本来存得挺好,拉回北京一夜就全部长毛了,这就是说,从一个极度湿润的地方到一个极度干燥的地方,在这种温湿度剧烈变化的时候,茶叶可能产生不良的反应,所以在运输和存储上,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二款茶:97年易武正山大树茶(带金花)
普洱茶也可以发花?!
云飞:今天给大家挑两款90年代中期茶,一是对比同期的大树茶和拼配茶,二是大家要建立一个口感认知,买的时候才大概知道一个标准。
在市场上,由于品牌溢价和炒家追捧,上一款茶(红丝带)价格至少是第二款茶的一倍以上,但是这第二款你不一定买得到——这个茶是纯料茶的代表,我拿到这个茶的时候很惊喜,里面有比芝麻还小的金色颗粒,俗称金花。本来金花是只出现在黑茶里的,但是这款普洱有金花,我觉得挺难得,这次聚会就带来给大家,让大家一起试试。
金花(冠突散囊菌,优势菌种,有养生作用,俗称金花)是黑茶的特征,发花工艺一般也特指黑茶,要养成一个特定的微生物的环境才能发出金花来,湖南农大的刘仲华教授是中国发花工艺的主要创造推广者,大部分发花的技术都是使用他们的技术,而普洱茶是没有发花的。很少有普洱会出现金花(不是霉点,必须分清),一般普洱茶里出金花的话,至少证明一件事情,没有经过高温烘干,它是传统工艺阴干的。
而且金花主要是与存放的环境有关,跟存放年份关系并不直接。这种金花茂盛,茶的香气也会更好。然后大家闻易武茶,我个人体会10年左右的易武茶干茶会闻到类似动物的腥臊味,易武干茶的腥臊味道是特征之一。
鸿庆号:一个老字号的历史掌故
云飞:鸿庆号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茶号,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在普洱茶高端玩家和藏家那里,又是比较受追捧的。事实上,他们家其实是由两拨人,一拨投资者,一拨原来品牌的持有人,共同组成的。真正组公司是2004年,那么很多藏品,都是他们家(持有人)以前留下来的,所以量非常的小,很多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他们家2005年以前的茶都还不错,因为是麻黑本地人,当时在麻黑地区他们的初制所是比较好的,大家知道初制所决定了一款茶加工的最基础的品质,因为茶叶采摘下来了,几个小时内必须在初制所内开始制作,否则这个茶青会有问题,他们家掌握了麻黑地区相当数量的货源,但是现在光靠宗族关系收货已经不行了,主要还是靠价格高,价高者得,所以后来他们没有货源垄断地位了,但是早期,尤其是2000年到2004年的产品真的是非常精彩。
大树茶之今昔命运的不同
云飞:这一款茶叫易武正山。他们家用的麻黑相对多,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他是麻黑的厂,只有附近这个地方的料比较容易取得,而当时麻黑的价格比茶园好茶的价格还低!是的,在90年代中期,茶园茶的价格要贵,台地茶贵,大树茶反而便宜,因为没人去专门采。
现在大家都推崇大树茶,但现在的大树茶跟以前的大树茶又不一样了。现在大家知道的茶区都是大小树混采混种,所谓大树茶也都是有大树有小树,而且以前这些茶区生意不好,茶叶卖不出去,一年也就采两季,一季春季,一季秋茶,现在春季都分春芽、头春、二春……一年三四回,夏茶也采秋茶也采,今天的大树已经不能跟过去同日而语。
我个人体会的大树茶,在年轻的时候,茶汤入口应该有清澈的口感,就是喝了几泡以后,唇齿间都是很清晰清澈的,跟刚刷了牙一样,尤其舌苔上不能有那种粘稠压舌的感觉,如果觉得喝完唇齿间舌苔像糊了一层东西,这种茶在炒制过程中工艺和选料有问题。
看茶底:辨别真假茶的关键步骤
云飞:大家可以对比看,刚才7542的茶青嫩度要嫩多了,但是古树茶喝完之后那种发散感,回甜的感觉比7542要明显得多,喝口白水一定感觉比刚才更甜。但这款大树茶的变化没有拼配茶明显,这就是各有取舍,单一产区的大树茶在同一泡茶里的滋味变化比拼配茶要小。
喝好茶,当时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马上换差的茶,马上就喝不下去了,其实平时喝,我们会喝得更浓,特点会更明显。另外大树茶里面回甜,大家会感觉集中在喉咙和舌头的后半部分,一般这种基地茶拼配起来,甜度就没有那么深,大树茶喝到最后,喉底一直很甜。
看茶底是辨别真假茶最关键的步骤。大家看茶底是不是湿仓、是不是有作假、年份怎样……大家看茶底多看都能看出来。看拼配茶的茶底,勐海和下关的有不少茶底基本都是切碎的,不是那么完整的叶子,茶底的颜色比较均匀,没有那种很黑的,还比较有嫩度,说明仓储情况较好。大家可以再撕开一些长的茶梗,之间的丝有的可以延长到两厘米,这才是肥厚的好茶,我们十几年前年喝茶都要撕开看嫩度肥厚度,现在没人这么挑了,大家都是听品牌说故事。
我认为几个大厂切碎原料,是出于尽快出味和拼配方便的要求,因为大叶子出味慢,当然也有一说是掩盖配方,但我个人觉得,当年大家还没那么聪明,配方也没那么关键。
——————茶香分界线——————
本来就是因香而结缘的“柴门”,茶会上自然也少不了品香的环节。
五种不尽相同的、被称为极品沉香的奇楠,让大家沉浸在它充满穿透力的香气中。
从下午到晚上,柴门雅集最后在一场夜宴中走向尾声。
这是柴门第一次举办具有丰富体验感、知识性、交流性的雅集聚会,而下一次的雅集又将以一种什么样的主题和格调,在哪个城市举办?榜叔和你们一样好奇。
(以上文字,只代表发言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茶语网立场。)
敬告:本篇文章及图片均为茶语网编辑部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否则必将追究版权责任。
图文丨茶语网编辑部